配色: 字号:
中考化学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9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原卷+解析版)
2021-05-31 | 阅:  转:  |  分享 
  
专题0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考向1



【母题来源】

【母题题文】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是,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答案】



【试题解析】A、反应后甲、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乙、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戊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由题意不能确定物质的种类,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B、戊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故B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4.8g:2.3g=48:23,故C正确;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44:27,即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44:27,故D错误。故选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查学生对对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类型物质的分类及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关系。这道中考题为一道难度较大的题

【命题方向】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定律之一,对该知识点的考查不是内容的复述,而是注重知识的的运用和理解,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反应类型的确定、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对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微观解释理解到位。

【得分要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运用的技巧;比如根据质量的改变判断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的种类和数量判断反应类型等的技巧是得分的关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考向化学方程式书写



【母题来源】2019年

【母题题文】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OH)2+Na2CO3=2NaOH+CaCO3↓

B.H2O2=H2O+O2↑

C.NaNO3+KCl﹣=NaCl+KNO3

D.Fe+3HCl=FeCl3+H2↑

【答案】



【试题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A正确;B、过氧化氢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故B错误;C、硝酸钠与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D错误。故选A。

【命题意图】

【命题方向】是命题的热点。

【得分要点】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3.4gX和8.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Z和另一种产物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X Y Z ——氢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A.物质X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物质W一定含有氮元素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乙可能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之比为9:1

D.丁一定是化合物,甲、丙可能是单质

.【】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CrS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2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CO

B.NaOH+H2SO4═Na2SO4+H2O

C.CaCO3+2HCL═CaCL2+CO2

D.C+2CuO2Cu+CO2↑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

A.B.C.D.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反应物中硫的化合价是______,该反应前后不变的粒子是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2FeO4+10H2O===4Fe(OH)3↓+8KOH+_____↑

10.【】将3.0g丙醇(C3H8O)和6.4g氧气反应,生成3.6g水、4.4g二氧化碳和xgM,则x的值为_____;氧气和M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若该反应无M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题0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答案与解析



1.【】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3.4gX和8.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Z和另一种产物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X Y Z ——氢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A.物质X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物质W一定含有氮元素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

【答案】C

【解析】A、通过分析X的微观图示可以看出,X是氨气,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A错误;B、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所以物质W一定含有氮元素,故C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故D错误。故选:C。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乙可能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之比为9:1

D.丁一定是化合物,甲、丙可能是单质

【答案】C

【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丙是反应物。A、该反应的生成物为甲和丙,反应物是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之比为2%18%=1∶9,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丁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甲、丙是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单质,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单质,不符合题意;B、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单质,符合题意;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CrS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2个C,18个H,4个Cr,37个O,4个S,而生成物中出现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2个C,18个H,13个O,;由于化学方程式中是2X,所以通过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2个Cr,3个S和12个O,故X的化学式为:Cr2SO4)3。故选C。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2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故A正确;B、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则甲是化合物,故B正确;C、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反应是甲生成丙丁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故D正确。故选C。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CO

B.NaOH+H2SO4═Na2SO4+H2O

C.CaCO3+2HCL═CaCL2+CO2

D.C+2CuO2Cu+CO2↑

【答案】D

【解析】A、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方程式为:2C+O22CO,故选项错误;B、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选项错误;C、生成物书写不完全,氯元素书写不正确,未标气体符号,正确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选项错误;D、该方程式应用的原理正确,化学式书写正确,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故选D。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

A.B.C.D.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分解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2H2O2H2↑+O2↑

【解析】(1)根据反应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图可以看出,反应前的物质中共有2个“”原子和4个“”原子,而生成物中只有4个“”原子,缺少2个“”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D。

(3)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反应物中硫的化合价是______,该反应前后不变的粒子是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4原子()2SO2+O22SO3

【解析】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1)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前含硫的物质为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由于氧显-2价,则推出硫的化合价为+4价,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不变的粒子是原子;

(2)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2FeO4+10H2O===4Fe(OH)3↓+8KOH+_____↑

【答案】3O2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6个氧原子、4个铁原子、20个氢原子、8个钾原子,反应后有4个铁原子、20个氢原子、20个氧原子、8个钾原子,少了6个氧原子,空格处应为3O2。

1.【】将3.0g丙醇(C3H8O)和6.4g氧气反应,生成3.6g水、4.4g二氧化碳和xgM,则x的值为_____;氧气和M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若该反应无M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4g4:12C3H8O+9O26CO2+8H2O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M的质量,然后结合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之积的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求出化学计量数进行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值为:3g+6.4g﹣3.6g﹣4.4g=1.4g;通过分析可知生成的M是一氧化碳,所以







若该反应无M生成,则该反应是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3H8O+9O26CO2+8H2O。

































11













献花(0)
+1
(本文系YUNZHONGFE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