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仁转众”的流浪大师

 跨界通元 2021-05-31

2019年的网红关键词少不了:“流浪”。

在当下社会“人的意识”流转不住的大潮中,我们有幸认识了一位“网红”大师。在众人追求“网红”,网上也不乏“网红”的网络时代,这位大师的出现,如我所说,可不是简单的“网红”。说他是历劫修真的“大师”,也许,这话连沈巍先生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从形象到背景均让大众颇感兴趣的人物。

我在想,大师这些年的经历究竟带给了大众什么?

大师被关注的缘起很简单,其貌不扬,乃至“龌龊”不净的形象,一开口却引经据典,《论语》《左传》,孔孟老庄,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有思想,有见地,以道理说人,以和善待人,“落拓”外表掩盖下的“干净”,如丛石乱棘下流出的清泉,潺潺向前。他以分拣垃圾为职业,有一份低保似的照顾性“病退”工资,没有像样的属于自己的固定家庭,哪里无人问津,哪里将就暂住。

世间如旅,人生流浪。他有乐趣吗?有的!闲暇时,他爱阅读爱看书。在城市地铁站,在店铺门口,在路边林下,随处有空闲,随处阅读。他全部生活的时间安排,一是分拣垃圾,一是阅读。拥有简单、平凡、平安的生活,心灵有所“专注”,这是大师的本质,也是他能带给大众的并被大众所能接受的形象。

大师,是个普通人,普通的人生背后有他悲剧性的一面。

他是个普通人。他坦言,在地铁站里看书,也有在上下班“白领”族面前作秀的成分,他的本真用意,一是锻炼自己“不为外境所动”的心境,一是提醒大家多看点书。他读书有乐,他愿“以己之乐”能化“乐人之乐”,他是个不失善良的普通人。

他是悲剧的。沦落街头,像个地地道道的“傻子”“疯子”一样的拾荒汉,蓬头垢面,不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不注意保持普通人所具有的最起码的形象尊严。但与其他拾荒汉不同,他不以拾荒卖钱为目的,以分拣垃圾“节约环保”理念作为自己行为的注解。他从小就喜欢看书,他的命运有令人感到悲催的缩影,“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看书,但是家里兄弟姊妹众多,父母没有钱给我买。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捡废品卖钱,那时候猪骨头都有人要,被用来熬成骨胶,我把分类好的垃圾拿去换买书的钱。长此以往,我就养成给垃圾分类的习惯,也见不得浪费,分好的垃圾能卖钱的卖钱,能吃的就吃,能用的自己用。”这是网上搜寻到的沈先生原话,我不愿作任何修饰改动,也不作任何评价,在甚深悲悯中,只能对“命运”的沉重保持敬畏与肃穆!

我不知道大师读过哪些书,交过哪些朋友。四书五经,《了凡四训》、《菜根谭》、诸葛亮、陈安之,好像在他的谈话中都有说过。既然在现实中难有可以与之交流的人,何不如于书籍中访友。西汉名将周亚夫、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孔子,孟子······,这些都是通过读书存活在他心灵中的人物,由此可以窥见一斑,一个常自觉自愿与圣人、贤人在心灵上有交流的人,无论他的地位、境遇处于何种状态,他的心灵世界一定拥有纯粹不俗的空间、时间。回顾我们身边的世界,千变万化的高科技发明创造,工业信息化催动快速向前发展的物质大生产,如魔幻化般地冲击着人们思想深处的灵魂。当“诱惑、浮躁”降临,面对错综负责的人性熏染,难择善恶的众生相,沈先生为自己、为世人保存住了一份执着的、纯粹的:“平凡、平安、平和”,处“众人之所恶”的角落,锤炼出具象化的“专注”神采。

面对如今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大众的身心太需要有所“专注”和有所“安顿”。难怪乎,大师在网上的出镜,外表形象上物质的穷困潦倒与语言谈吐折射出来的思想丰富,形成强烈反差,刺激了人们固有的视觉听觉认同规则和思维逻辑秩序,大师很快被一些人所簇拥,所追捧,所跟风。

我不想简单的看待这一切,也不愿简单的看待这一切!

我不是专业的网上“写手”,我没有专业创作的激情和勤奋,但大师的存在让我忍不住拿起纸笔,要写下一点文字,不如此一吐为快似乎不得释怀。我曾读过一段《楞严经赞》:“发明见性,真示缘尘,若能转物即能仁,离诸自观心,妙觉常春,五阴本来真。”我不确定自己对这段经赞的理解深度是否合乎经义,也不知道这段经赞文字,会有多少人、会如何去理解,但我联想到脑海中的沈大师“现象”,忽尔之间心有所悟,“仁者,大师”,“大师,仁者”,大师的存在以及因他存在引起的社会连锁现象,让人心有所动。冥冥中,大师示现于当下社会的影响力已在无形中“转”了很多人,影响到很多人,我为之动笔,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也已经“转”了我,所幸之,我没有盲目跟“转”,在沈大师“现象”中保持一份独立思考,大师让我有幸在这一时刻成就了自心中的的“仁者”。

回顾当初第一波、第二波围击簇拥到沈先生身边的人群,也许那是大师“历劫修真”的初转、二转,我相信,乃至三转,四转,这样的“能仁转众”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波及更多有缘人士。

一段时间,大师开始“周游”世界,不管其活动背后那些组织者安排者是何用意,幸好,以我所察,大师本性善良、随和,本自具足的正善真美,给所到之处、所遇之人,带去了欢喜,也带去了平安、平和、平实。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大师常为他人如此宣示住世福音。

名与利,怨与恨,色与欲,在沈大师心中已无太多挂碍。多年的平凡职业,低微收入,大师在现实生活中亲证对身外红尘的“看破、放下”,专注纯粹的心性修为,该是大师收获的时节了!

大师,于潦倒流浪的世间法眼中,杀境成仁!

为安世间,大师辛苦!

又是一段时间,如今已到2021年,曾经网红过的流浪大师已是宣布“退网”。据说大师网红直播赚了上百万,据说网红后的大师受到无数人的追捧,也受到来自网络的谩骂、诋侮。面对镜头,大师怕说错话,面对“网暴”,大师无以奈何。这包罗万象的网络固非“大师”心中的久住世界,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何去何从,知道自己的需求所在,选择所在,向往所在,大师选择急流勇退,不失真诚。对于大众来说,也不必深究流浪大师何去何往,大师现象是网络世界特定时空中的一个“元素”,这样的“元素”出现,在“从众热媒的世界”永远都不会缺少。然而,于我心而觉,这世间又有多少“流浪大师”流落在世界各处护持着众生,他们顺应世间善生、善现,又顺因缘而善逝。

流浪大师“现象”过后,但愿常能听闻心中余音:

大师安好!愿大师慈光,常住世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