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

 滚滚车轮y 2021-05-31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增肥穴,脾胃病必选穴,-中脘穴
中脘穴是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中脘穴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穴名由来
中脘。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定位
仰卧位,脐上4寸,腹正中线,剑突下与脐窝连线中点取之!
主治,循经考穴编,中说:中脘穴主治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主治:
消化不良,消瘦!增肥 增肥!
缘由
消化不良肠胃病,引起的消瘦。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气、腐臭、面黄肌瘦、体重减轻等症状。
中脘穴位于胃腑中部,在上下之间、又名太仓系指胃主受纳水谷之意。
故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肠之疾的历史之久,疗效之好多有记载。如《循经考穴编》中载:“中脘主治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针灸真髓》中记载:“中脘为胃肠病及子宫病之要穴。”
再如《玉龙歌》中有云:“若还牌败中脘补。”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利肠腑、助消化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募穴中脘为六腑之气聚会之地,故针灸中脘穴具有健牌和胃、利湿化的作用,凡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谷不化所致的脘腹作痛、消化不良、消瘦及胃肠胀气等疾患均可选用中脘穴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中脘穴可使正常人的胃蠕动加强,收缩有力,胃消化液分泌增多,同时促使空肠黏膜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较下段明显,食物吸收功能亦明显提高。由此说明,中院穴有健胃、助消化、增体重的作用。
#健康养生# #健康# #中医# #健康热力计划# #中医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