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5页云原生基础入门手册,完备的知识体系,仅分享三天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5-31

今天大家所熟知的云原生(Cloud Native)理念,本质是一套“以利用云计算技术为用户降本增效”的最佳实践与方法论。

所以,云原生这个术语自诞生,到壮大,再到今天的极大普及,都处于一个不断的自我演进与革新的过程当中。

而回过头,我们再粗线条的看看云原生的发展历史,早期因为 Docker 的出现,大量的业务开始容器化、Docker 化。容器化通过统一交付件、隔离性从而带来了 Devops 的快速发展;Kubernetes 的出现让资源编排调度与底层基础设施解耦,应用和资源的管控也开始得心应手,容器编排实现资源编排、高效调度;随后,lstio 为代表的服务网格技术解耦了服务实现与服务治理能力。

今天云原生几乎'包罗万象'般的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开始拥抱云原生。

245页云原生基础入门手册,完备的知识体系,仅分享三天

而阿里巴巴作为云原生技术的践行者之一,云原生早已成为阿里的核心技术战略之—,这源自于过去十多年阿里在云原生领域的积累、沉淀和实践。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份来自阿里云栖社区云原生基础入门手册,共14个章节245页。知识体系完备,内含一线技术团队云原生技术最佳实践,带你打造属于自己的云原生技能树。

【完整版领取见文末!!】

【完整版领取见文末!!】

目录

  • 第1章:云原生是什么?
  • 第2章:容器基本概念
  • 第3章:Kubernetes核心概念
  • 第4章:理解Pod和容器设计模式
  • 第5章:应用编排与管理:核心原理
  • 第6章:应用编排与管理:Deployment
  • 第7章:应用编排与管理Job和DaemonSet
  • 第8章:应用配置管理
  • 第9章:应用存储和持久化数据卷
  • 第10章:存储快照与拓扑调度
  • 第11章:可观测性——你的应用健康吗
  • 第12章:可观测性——监控与日志
  • 第13章:Kubernetes网络概念及策略控制
  • 第14章:Kubernetes Services
245页云原生基础入门手册,完备的知识体系,仅分享三天

Kubernetes核心概念

Kubernetes 有业务负载检查的能力,它会监测业务上所承担的负载,如果这个业务本身的 CPU 利用率过高,或者响应时间过长,它可以对这个业务进行一次扩容。

245页云原生基础入门手册,完备的知识体系,仅分享三天

应用配置管理

ConfigMap其实主要是管理一些可变配置信息,比如说我们应用的一些配置文件,或者说它里面的一些环境变量,或者一些命令行参数。

它的好处在于它可以让一些可变配置和容器镜像进行解耦,这样也保证了容器的可移植性。看一下下图中右边的编排文件截图。

245页云原生基础入门手册,完备的知识体系,仅分享三天

Kubernetes网络概念及策略控制

狭义上来说 runC 容器技术是不依赖于任何硬件的,它的执行基础就是它的内核里面,进程的内核代表就是 task,它如果不需要隔离,那么用的是主机的空间( namespace),并不需要特别设置的空间隔离数据结构( nsproxy-namespace proxy)。

245页云原生基础入门手册,完备的知识体系,仅分享三天

【完整版领取见下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