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遭遇了四川大学复试滑铁卢 | 川大调剂福师大新传考研经验贴

 秃头研究所 2021-05-31

📍

假如择校是搞对象···那按照我的情况大概就是从嫁入豪门变成嫁给中产人士吧。当初的我抱着非豪门不嫁的心态,身在广东也不惜要远嫁高富帅“川大”,本以为一心一意对待他就能“嫁入豪门”,但无奈有缘无分,最终这份感情还是夭折了。但始终爱过(其实现在也爱着),川大给我的美好记忆,也许是我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的···



☁️

不得不说,今年川大的复试线还真是创历史新高-382分,比各路民间预测高出了将近10分!不少人止步于此,看着昔日里的好姐妹“退出复试群聊”,心里已觉万幸,能够走到复试,实属不易。

我先“自报家门”:英语79、政治71、专业1/2都是120,总分389。说实话,这个初试成绩我自己是不太满意的,英语虽然大家都吐槽变难了,但是其实还是我自身在备考期间对英语忽视的原因,才上不了80······政治是门玄学,后面会详细给大家说!专业课的分数,我没想到这么平均,就达标的水平吧。虽然不是出彩的400+,但是我想,既然我能从大约1000的报考人数中脱颖而出,冲到总排名大约40名,我想在备考川大初试上,我还是有一丢丢发言权的吧。如果你也想“进豪门”,那就可以来看看我走过的正路和弯路,至少可以“避雷”嘛!

☁️

「  为何选择四川大学?」

在择校这一方面,我记得当时在1月就开始找报考的院校,前前后后找了好多个学校,才最终敲定“川大”。这里给大家几个择校的指标,就能快速选择到心仪的院校啦。学校的真题>学校是否是双一流>学校专业排名>学校所处地区,这是我择校的时候排出来的顺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做排序调整,就可以做出选择啦。

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你最终是否能够上岸,无论成功与否,我认为不后悔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就像我当初选择川大一样,虽然没有上岸川大,但我不后悔我跟它“相处”的每一个日夜。

那接下来我就会按照我择校时候的“指标”顺序来介绍一下川大这位“豪门公子”吧!

首先是学校的真题。川大在众多的985院校中,它的真题真的已经很“亲民”了,不会很为难考生的感觉,只要学得扎实,答题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下面是我手动打出来的334真题,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详细的真题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罗一下,不难找。相比起很多985且新传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来说,川大的题目真的很不错了哦。

接着来说,我承认我“物质”,由于本科出身不好,所以我就是想进名校,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双非姐妹选择考研的原因吧。川大的题目符合我的胃口,同时也是双一流名校,果断选择呀。然后是川大的新传专业排名,我记得当时我在网上搜到的是B+的等级,总之就是有料又好考(说着说着我都有想去二战的冲动了)。最后是学校所处地区,川大在四川成都,一个据说“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对成都美食、风景、人情等等的向往,都使我渴望往西南进军。

综上,我选择了川大作为我的一志愿院校。

☁️

「  如何获得川大的“豪门”入场券?」

虽然我被川大复试刷了,但是初试能排在40名左右的位置,大家也可以做一下参考吧。

接下来我就按照时间给大家讲讲干货吧。由于去年疫情的关系,我在1月就开始复习了,反正在家也是闲着,所以早早就开始了,有人可能觉得战线拉得太长,后期很累,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是越学越过瘾,后期不学都觉得人生少了点什么···

首先在1-2月,我是只看了英语,每天学习大概5h,任务就是刷单词课(朱伟的那个恋练有词),每天听听,不能说完全没用,如果大家备考的时候比较晚,完全可以不听,直接背!到了3月,我报了一个小培训班,全程跟着学。3-5月我是看书和整理笔记,每本书至少看两遍,然后不断整理笔记,到了6月我就把笔记打印下来,开始背新闻史,因为川大目前新闻史考得比较简单,但是中外都要考,而且会复考(PS:路透社、张季鸾考烂了好吗?)所以早背早超生。

6月开始,专业课我每天背一点新闻史(都是以名词解释为主,很轻松),到了考前我都背烂了(然而没考,好家伙),除了背名词解释,我还修改我之前整理的笔记,为7、8月开始背书打下基础,至于英语,我助攻长难句,继续背单词。

7、8月很关键,任务非常多:背专业课笔记(第一轮)+英语真题(第一遍)+政治听徐涛课+业务写作练习。9月-10月,背书+听课+英语真题+政治模拟题(刷起来好吗?),接下来一直到考前,你会发现,每天都机械重复几件事情:背书、听课、刷题·······

由于上面按照时间写的,可能讲得不够详细,下面我按照板块给大家讲一下备考时的经验和用到的资料:

#关于专业课笔记:自己做!自己做!自己做!建议大家可以买一套一些机构的笔记,然后自己看书,把觉得对于答题有用的句子/段落摘下来,就像平时做读书笔记一样,然后重新打成电子笔记,再打印出来背诵,开始得晚的可以直接在买回来的笔记上加内容,但是可能会很乱,我自己是喜欢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版面的,大家自行衡量吧!能进脑子就可以!刚刚说的是看了十几本书后的笔记,考新传的怎么可能不知道专题笔记呢?这个也不难,如果你报班,就跟着班里记好专题笔记,那就更好啦!

但是就算报了班,还是有几种渠道推荐大家丰富自己的专题笔记的:各大公众号(秃头首推!!!+全媒派+新京报传媒研究)+四大刊(认为有必要的论文就可以下载下来并做笔记)。

另外,做专题笔记的时候,大家可以按照:是什么(名词解释)+为什么(原因/意义/重要性/必要性/问题与不足)+怎么做(对策与措施)+案例(最新的!没有最新的就记住最经典的并且多记几个,平时看到案例就往相应的专题里面补充)。不报班的小伙伴就要勤奋点,自己跟着公众号整理好专题笔记啦。

#关于业务练习:川大是很爱考媒介批评的,但是21届没考不过大家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因为从来不靠策划的川大,就在我考的那一年出现了策划题。媒介批评的话,推荐大家关注人民网的“媒介批评”栏目,写的很不错,参考文章的结构和一些好词句,标题可以仿照好文章的结构,建议每周练习1篇(手写)。

评论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些澎湃新闻的评论、曹林的时评等等,学习他们的写作结构是最重要的,多关注热点事件,把觉得写得好的多看几遍,然后归类,自己每周练习1篇(手写),还有其他的业务题,比如策划啥的,都要安排好时间每周练习一种,特别像川大,很多乱七八糟的小众业务题,都要安排好时间反复练习,确保这些题型自己是会做的。

#关于英语:分不高,大概跟我后期专攻专业课忽视了英语有关系吧!大家还是要保持反复地背诵单词,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拿一张A4纸,把不会的单词竖着往下写,一面纸我是写了3列单词,然后在纸的背面写上单词对应的中文解释(中英文都标好序号,不然很乱!),然后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看英文如果能知道对应的中文意思(包括生僻的词义),就打勾,反之打叉,每天这样复习检测,记单词非常牢固。

真题的话就是人手必备的张剑黄皮书啦,认真刷和研究,保持手感就好。作文!我感觉我在考场上是乱写的,因为真没怎么花心思,建议大家买好作文书,写好自己的模板,踏踏实实准备和定期练习!别觉得英语二就简单,今年的英语二可是考哭了好多人呢。

#关于政治:玄学!!!我的政治依靠不停地刷题和做肖四肖八,做很多模拟卷的选择,最终客观题42(单选全对+多选错4个)。大题我也是认认真真分了专题背的,而且肖爷爷也押中了题目,但是最终只有71,无语了,至今搞不清楚,可能地区压分,也可能别的原因,大家多摸索吧,看看别的大神怎么准备大题吧。推荐:政治刷题小程序(啥机构的都行)、+肖四肖八+名师模拟卷。

#关于模拟考:这个真的好重要!我记得我总共进行了3次模拟考,都是报的班组织的,我做题速度很快,第一次模拟考就已经全部题目答完了,但是只有110左右的分数,到了第二次模拟,我的成绩涨到120左右,第三次是最好的,两门都是130+,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而且每一次都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我两门专业课都是提前交卷,所以,不要再说写不完卷子了,一定是可以写完的。

#关于冲刺:临近考试的1-2个月非常关键,而我记得当时越学越过瘾,晚上睡前也不再玩手机,每天晚上看秃头的公众号推文,特别是最后的押题(还真押中了品牌传播一类的题目),我每天晚上当作睡前故事一样看,精彩的案例或是句子我会复制到备忘录,然后第二天归类整理到笔记本,以作复习用。其实越到后期,我越觉得新传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科目,背了也不一定会考,重要的是理解,用心去感受,灵活运用,才是制胜法宝。

☁️

「  我在复试遭遇了“滑铁卢”  」

说起这个我心里还是很自责,自责自己白白浪费了初试的努力,但更多的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其实我整个复试真的很努力地在准备,但是一上考场面对这么多老师,再加上自己“社恐”的性格,我就一时间大脑空白,我觉得这也是我能力不足的表现。复试真的很重要,大家平时要多与人沟通,千万不要像我这样紧张,多参加一些大型的演讲比赛或者表演什么的,克服这种心理,不然付出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

复试虽然我失败了,但是还有几点叮嘱大家:复盘初试知识+关注热点+做好科研构想+练习开口说,研究构想非常重要,老师的提问也大多数围绕这个,一个漂亮的选题会让老师眼前一亮!反正那些上岸的同学他们的选题都很不错,现在看着我之前写的选题真的low爆了···

☁️

「  调剂群里的“内卷”缩影  」

4月1日愚人节,川大录取名单出来了,没有我。万念俱寂的感觉,对我打击非常大,我在出录取之前也没有关注调剂,后来请教了一个同学,才走上了艰苦的调剂之路。

在那里,你会发现400+的大神居然还没走,985的落榜生争非全调剂名额,大多数的双非落榜生根本没机会,每一个学校出调剂名额,哪怕只有一个,都会有几百号人去争!现在想来,我是幸运的,也感谢川大,给了我被“看见”的机会。福师大只给了12个调剂名额,我发现,12个人都是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985的高分落榜生,如果我的一志愿不是四川大学,也许连福师大都上不了。后来查到福师大的排名和学科评价,发现虽然它是双非,但是新传的实力还是不错的。在感受过了调剂的激烈竞争和综合衡量自己的实力之后,我接受了福师大的拟录取。

这里简单说一下福师大的复试经验吧,福师大的复试真是专门为“社恐人士”量身定做,考生是看不见老师的,只能看到画面中的自己,而老师是看得见学生的,可能是因为如此,也可能经历了川大复试的惨败,调剂复试我不再那么紧张,说出来的话也是有条理的。福师大的复试我准备了4天,事实上也没有很多的时间给我准备,我浏览了一下基础知识,看了些热点就马上复试了。

☁️

「  心态是持久战的必胜法宝  」

考研真的非常磨人,特别是初试,时间很长,当然也可以很短,这取决于个人自己的规划。我不建议大家取消所有的娱乐项目,我记得当时我在6月的时候还跟家里人去海边度假,10月国庆休息了1天,在家备考的时候(1-8月)每周休息一天,每天晚上刷微博吃瓜(最后一个两个月没刷了,冲刺搞起来,把秃头公众号当作睡前读物)。整个备考过程当作是一个享受学习的过程,总比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应付考试要强得多吧。而复试的心态就更重要了,像我这样非常紧张的人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也提醒大家在平时要争取公开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

最后,无论大家选择的是“豪门”“中产”还是“小康”,都希望最后的结果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希望最初的选择都不觉后悔,祝22届的学弟学妹们如愿以偿!



- 晚 安 -

🥂






🍃



🎮



🥬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