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食货志上(一)

 新用户66885325 2021-06-01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本章内容丰富多彩,一大堆中国汉字解释:“里、邻、族、党、乡”,“家乡”
原来如此之大,“五谷丰登”原来是凑足了给朝廷的“公粮”。“三顾茅庐”,诸葛亮应该是住在野外搭建的草棚子,所以张飞生了气嚷嚷要一把火烧了。古代这个三年一次考核的制度,似乎更具科学性。请看《<汉书>研读》第77章:

 志·食货志上(一)


《尚书·洪范》中记载的八种政务官员,第一叫做“食”,第二叫做“货”。“食”是指农业种植米谷可食之物;“货”是指可以穿用的布帛,以及金、刀、鱼、贝,这是用来分配财富流通货物互能有无的。这二者是百姓生存的根本,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砍下木头成为耜,加工木头成为耒,把使用耒耜的益处传授给百姓”,这样食物就充足了。“人们在中午聚集形成市场,招纳天下人民,聚积天下货物,交换后离开,使他们各得其所”,这样财物就能流通了。食物充足货物流通,然后国库充实人民富足,这样政教风化就形成了。

黄帝以下“适应其变,使百姓不厌倦”。帝尧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把天时节令传授给百姓”,帝舜任命后稷解决“百姓饥饿”问题,把其作为政治首位。大禹平定洪水,安定九州,规范田地,根据各自距离首都的远近,把田赋交到盛贡物的椭圆形竹器中,劝勉天下交换有无,这样万国得到了有效治理。

商朝和周朝的强盛,《诗经》和《书经》中都有记载,主要倡导安定百姓,使他们富足后再进行教育。所以《易经》中说:“天地的大德叫做生,圣人的大宝叫做位;如何守位叫做仁,如何聚人叫做财。”财富是帝王用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的根本。所以才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因此圣主用固定居住来管理百姓,建筑城邑让其居住,在井田中建起屋庐让他们平均房舍,开设市场进行财物流通,设立学校来教育他们,以便让士、农、工、商这四种人各有自己的本业。学成后做官的叫士,开垦土地种植谷物的叫做农,利用技术制造器物的叫做工,流通财物买卖货物的叫做商。圣主根据这四种人的才能授予官职,四种人则根据自身能力承担职责,所以朝廷中没有吃白饭的官员,城邑中没有游手好闲的人,土地上没有荒芜的田地。

治理百姓的方法,让他们定居一地是根本。所以用步来设置田亩,以便设置好土地界线。六尺作为一步,一百步是一亩,一百亩是一夫,三夫是一屋,三屋是一井。一井的方圆是一里,就是九夫。一井由八家共同拥有,各自得到一百亩私田和十亩公田,这是八百八十亩,剩下二十亩作为建设屋舍用地。百姓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相互之间和睦相处,而且政教风化统一,劳动生产平均分配,这真是理想国度啊!

百姓接受田地的方式:好田是一百亩,中田就是二亩,差田就是三百亩。每年耕种的人不交换好田,休耕一年的交换一次中田,休耕两年的交换两次差田,三年交换耕种,自行改变位置。农民的户主接受田亩,他家中的其余男子则是余夫,也按照比例依照人口参与分田。士、工、商的家庭也参与分田,但是五口人相当于一名农民。这是在平原上的法则。如果是山地、林地、大湖、丘陵、盐碱浸渍之地,就要按照肥沃贫瘠的程度作为等级。

耕种田地要缴纳税和赋。税要缴纳公田的十分之一,工、商、衡、虞各自按照收入比例。赋是供给车马、鞍甲、兵器、士兵的劳役,以便充实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和朝廷赏赐所用。税用来供给郊祭宗庙百神的,也是天子供养百官薪俸食物以及兴办各项各业费用的来源。

百姓年龄满二十岁就能参与分田,六十岁要归还田亩。七十岁以上由朝廷奉养;十岁以下由朝廷抚养;十一岁以上由朝廷供养成人。种谷一定要在中间夹杂五谷,以防备自然灾害。田中不能种树,以免妨碍五谷生长。百姓要勤奋耕耘,在抢收抢种时就像面对盗贼马上来到。围绕庐舍种植桑树,菜地有田垄,田边种植瓜果类作物,养殖鸡、猪、狗,不能耽误农时。女子进行养蚕纺织,五十岁以上就能穿上帛布,七十岁就能吃到肉食。

在田野中修筑的房屋叫做庐,人们聚居的地方叫做里。五家成为一邻,五邻成为一里,四里成为一族,五族形成一党,五党形成一州,五州形成一乡。一乡有一万二千五百户。一邻的首长官位是下士。从这个官职往上,官位逐步增加一级,到乡一级的官位就是卿。里设置有序,乡设置有庠。序是用来彰明教化的,庠则是用来演习礼仪以便示范教化的。

春天组织全部百姓到田野劳动,冬天则全部返回城中。所以《诗经》中说:“四之日举止,同我妇子,馌(音yè,夜)彼南亩。”又说道:“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嗟我妇子,聿为改岁,入此室处。”所以要和顺阴阳,防备寇贼,演习礼仪。

春天人们都到田野耕种了,里胥清晨坐在右边的房屋,一邻之长坐在左边的房屋,等待人们全部走后再返回,晚上也是这样。返回的人一定要手提柴草,按照轻重分开,头发斑白的人则不用手提柴草。冬天,人们已经回来了,妇人们聚集在一所屋子中,凑在一起利用夜晚织布,女工一个月早晚共有四十五个工作日。这些人必须集中在一起,以便节省火烛和取暖的费用,也让手巧的教授笨拙的,使习俗相合。男女中没有完婚成家的,则互对唱歌,倾诉衷肠。

这个月,未成年的男子要在学堂中学习。八岁后进入小学,学习用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以及各种文字筹算,了解家中长幼的礼节。十五岁后进入大学,学习前代圣人礼乐,了解朝廷君臣礼仪。其中突出的学生,从乡学转移到庠序;庠序中突出的,从国学转移到少学。诸侯们每年把少学中突出的学生推荐给天子,天子安排到太学中学习,叫做造士。在同辈中有才能的,就另外用射来考试,然后任命爵位。

孟春时节,居住在一起的人们要分散出去,有人摇着铃铛巡走在大路上,到民间采集歌谣,然后献给朝廷乐师,乐师再谱写成音乐献给天子。所以说做君主的不用察看千家万户,就能了解天下事情。这就是先帝按照土地优劣分等级安置人民,使他们富裕后再教育的大方略。所以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劝勉百姓努力工作,安故乐业,先公后私的。

《诗经》中说:“有渰(音yǎn。俺)凄凄,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百姓耕种三年,才能留下一年积蓄。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所以要考核官员三年的政绩。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就是成就这样的功绩。三年考核一次,决定降免或提升,要留足三年的食物,把产品上交叫做登;登两次叫平,留足六年的食物;登三次叫做太平,二十七年要留下九年的食物。然后大德就能盛行,礼乐才成。所以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黄其军

        作于2021年5月28日(古历辛丑年四月十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