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道荐方 | 一个临床治疗和日常调理心梗的好方子

 健泉中医 2021-06-01

心梗,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容易发生猝死、极具有危害生命力的一个疾病。如果患者在没有人陪护的情况下发生心梗,极可能会因心梗而去世。


现在的一些急救的药如硝酸甘油、丹参滴丸等,在心梗急救期较为适用,但是从患者的长期安全角度来说,日常的调理才是治疗的重点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心梗呢?


从中医病因的角度来说,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部位出现了淤堵,这个淤堵可以是痰浊、淤血,也可以是血管局部的肌肉痉挛。


所以在日常调理的时候,重点就是清除心脏局部的淤塞使它通畅,就像河流的某一段出现了泥沙淤积一样,导致血流不畅,血流不畅如果是在别的地方,可能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在心脏部位会影响心脏的供血,而日常的血脂异常、血压等问题都是导致心脏出现瘀堵的诱发因素。


从取类比象的角度来说,日常的调理可能不太容易观察到局部到底是什么东西堵住了,但宏观上来说,行气、活血、化痰是日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多管齐下来清理心脏部位的淤塞。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名医陈可冀院士的一个经验方:愈梗通瘀汤


药物组成

生晒参10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5克、全当归10克、玄胡索10克、川芎藤10克、广藿香12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生大黄6克

(日常调理服用时生大黄改为熟大黄)

方剂功能


心脑血管病日常服用或急性心肌梗塞期及康复期应用,促进愈合,清瘀抗栓,改善心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方剂用法


水煎服,1日1剂,分2-3次口服。也可制丸剂供康复期应用,1日3次,1次口服3克。


方解

心梗临床证型常表现为气虚气滞,血瘀浊阻,或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浊阻,证情复杂而险恶。通常应采用标本并治、通补兼施的治法,据此以选用扶正益气生肌、行气活血定痛、化瘀抗栓通脉及通腑化浊降逆的方药。


愈梗通瘀汤为治疗心梗之基本方剂。方中人参、黄芪并用,扶正益气生肌。因心梗时心之气血骤然受阻,需有效应用益气行气、活血通瘀、抗栓生肌疗法,人参以用生晒参或红参为好,津液亏者可用西洋参。薛立斋云人参为“气中血药”,帅气之力既强,血之运行当可改善。党参虽也可用,但个人经验以为党参平补和缓,似不能与生晒参等温补益气之效同日而语。张洁古称黄芪乃“疮家圣药”,《名医别录》亦谓可“逐五脏间恶血”,确具补气生肌之功。


本方当归、丹参并用,调气养血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即所谓“归所当归”者。徐灵胎《本经百种录》称当归为“补营之圣药”,根据“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理论,血虚当得补,血滞当能通。丹参补血之力虽逊于当归,但通瘀之力强于后者,前者宜于偏热,后者宜于偏寒,而相配伍,可得通治。


玄胡川芎并用,可增强理气定痛、化瘀抗栓通脉之功.玄胡苦辛,性温无毒,入肝经,兼入心包、肾、脾、肺四经。《雷公炮炙论)有“心痛欲死,速觅玄胡”之论,李时珍也有“妙不可言”之喻。川芎为气中血药,理气定痛而活血通瘀,抗血小板功能亢进尤好,玄胡得此,效用更彰。


心梗时由于气血骤阻,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升降失司,湿独上泛,苔腻脉滑,纳呆呕恶,大便干结。本方大黄之用,可以通瘀、化浊阻而推陈致新。或谓心梗已有遵象,不可虚虚;张仲景于“五劳虚热蠃弱'之用大黄廣虫丸的范例足以佐证临床经验之科学合理性,盖胃气和顺则五脏也得以安和。藿香辛微温无毒,通常认为系清暑药,实际上醒脾和胃,辟恶止吐,四时皆可应用,《局方》论藿香正气散时就提出可治“四时不正之气”。佩兰苦辛温无毒,化湿浊而定痛。至于方中半夏之用,张仲景早有“呕加半夏'之古典医训;配以陈皮理气和中,治疗浊阻尤好,况且《本草纲目》对陈皮本有可治“途中心痛”之语云。


加减运用


低血压状态甚而休克阳脱者,可同时服用生脉四逆汤加肉桂;舌红口于五心烦热者,可加石斛3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沙参10克、生地10克;汗出较多者可加山萸肉12克、五味子10克,黄芪加至30克;七情不畅、胸闷胁胀者,可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进退应用;心痛剧时,可噙服苏合香丸,或于方中加细辛3克,三七粉3克冲服;大便不畅或干结者,可加桃仁泥10克、大麻仁10克,已通畅者,可改用番泻叶10克泡当茶饮;舌暗瘀血重者,可加莪术10克、三棱10克、水蛭12克。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