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木香草堂 2021-06-01

吴建军

探究学习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一、扎实构建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

教师帮助学生扎实地构建起探究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它包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较持久的学习注意力、坚韧的毅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作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弄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有的学生贪玩顽皮,心思不放在学习上,老师就应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有的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薄弱,教师就应该在这方面多加个别指导;有的学生读书、写作业、听讲等学习习惯不好,教师就应帮助他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学习很用功,就是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就多给以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有的学生学习注意力不够持久,学习缺乏坚韧的毅力,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通过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和培养,使学生愿学、勤学、乐学、会学。

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是构建学生探究学习基础的关键。教师应教会学生明确探究学习的方向、目标、步骤环节和基本方法。如要探究学习生字词、字行要分清结构,看清笔画;字音要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与后鼻韵、唇齿音与舌根音等,均要仔细地探究。同时要教给学生识记方法,如对比记法、类推记忆法等。带有偏旁的字,它的读音是平舌音或者翘舌音等,一般可以类推,如:宗、综、棕、淙均为平舌音;南、楠、喃均为鼻声母等。汉字中读平舌音的字要少,而读翘舌音的居多,记牢记准少数读平舌音的字,其他多数读翘舌音的字就不必去逐一识记了。要理解词语的含义,就要教给学生怎样去思考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用同义词代替来理解;用反义词加“不”的方法来理解,分别解释词各语素然后合起来理解;查字典词典的方法以及用造句的方法来理解等等。又如读课文,要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那么哪些词是重点词呢?要教学生懂得日常生活学习中要经常使用并且很能够准确传达思想感情即富有表现力的词是重点词;能反映、表达出一个自然段中主要意思与思想感情的词;能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某种情景的词都是重点的词语。其他如读书方法,复习记忆方法、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等,教师都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多加指导,以构建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扎实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和重点,做到一课时要有一得。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第一,学生课外独立地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时代背景,划出重点词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提出三至五个有一定思考价值问题来。第二,课堂阅读思考,自学生字词,分清段落结构,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中,学生先独立地阅读思考,每个人的所悟暂时保密,当学生都各有所悟,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有些该注意的问题而未引起注意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小结。第三,细读课文,体会自己认为最好的词语和句子及写得最精彩的段落。首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哪些优美的词句段,然后体会、交流。这一阶段,教师要多加启发、指导,教给学生体会方法;这些词句准确传神地表达出了什么情景或物的什么特点;用别的词替换或换种说法与原来相比有什么不好;有感情地朗读声情并茂地加以体会。第四,深究课文、质疑问难。学生能作答的完全让学生解答,不能解答的,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予以启发、点拨,允许求同存异,尊重学生的见解。第五,语言的积累运用。或造句,或背诵精彩句段,或模仿课文的某一段写一段话。这五个探究学习的环节中,基本上要让学生经历独立阅读思考——交流汇报——归纳运用的探究学习过程。各环节在各课时中起着各有所侧重点,或以独立阅读思考为主;或以讨论交流为主;或以归纳总结为主;或以积累运用为主。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起着策划、组织、启迪、督查的促进作用。

三、细心呵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特殊使命。必须转变那种防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因此,在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细心激发、培养、呵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如顺向思想与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与聚集思维法,联想、类比思维与求异思维法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异想天开,勇于标新立异,不盲从,不局限于书本,也不迷信书本。教师不能以师道尊严自居,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除了字音字形、笔画笔顺、词的基本含义等少数固定不变的东西,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都不要强求唯一答案,只要学生讲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即可,允许求同存异。

总之,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学习过程,明确探究方向、任务、重点;教给方法,安排好探究学习各个环节;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学习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