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件事奠定了大汉四百年基业—“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十四

 于兆鹏 2021-06-01

这件事奠定了大汉四百年基业

刘邦自一统海内的六年间,干了六件事:

1、首先就是搜寻余党、臣服旧王,像我们先前所说的田横、季布、钟离昧事情就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

2、封赏功臣,随他出生入死的一班兄弟皆得封侯。他还听从张良的谏言,特别封他原来的宿敌,也曾是他的同乡雍齿为侯,安定人心;

3、定都关中。因关中雄伟,乃是风水宝地,所以听从张良的建议,力排众议定都关中,并让萧何重修咸阳;

4、封刘姓兄弟子嗣为王,分别镇守齐、楚、赵、荆四国;

5、尊父刘太公为太上皇,并将丰县父老接到关中一起陪太公,彰显孝道;

6、命叔孙通教大臣们礼乐纲常,懂规矩,守规矩。

干完这六件事,汉高祖刘邦感叹:“我今日方知皇帝的尊贵了”。你认为从治理角度来看,哪一件事对汉朝的国家治理起了决定作用?

这个问题没有定论,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定都关中对汉朝的国家治理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什么呢? 因为定都是一个国家想要重点争取哪些相关方最直接的体现。刘邦一开始是想定都洛阳的,原因是刘邦起于丰沛,随他打天下的一班兄弟大多是山东人(崤山以东),因此洛阳距离故土较近,又能兼顾齐、赵、楚等地,而且洛阳靠近天下粮仓较近,容易足兵足食。所以刘邦灭了项羽后就在洛阳驻扎下来,目的就是想要定都于此。

但后来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当时的理由是关中易守难攻,可以以一挡百,而且长安处于汉帝国的中心,有利于照顾全局。后来证明这个决定对帝国的发展影响深远。如果没有当时定都长安,恐怕西汉的重心就会在山东地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拓、班超经略西域、汉将军卫青霍去病长驱千里击败匈奴的故事都不一定会发生。

我们可以对比,日后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在东汉后期汉室对各诸侯的影响日渐衰微。大家都知道董卓就是西凉人,正因为东汉定都洛阳,对西凉等地区控制力不够,导致后来的叛变。董卓后来坚持要迁都到长安,也是为了与雍凉更近。

因此从这点来看,定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治理决策。这个治理决策会影响后世百年。

请思考:定都长安是否对抗击匈奴有积极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