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十五

 于兆鹏 2021-06-01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在秦国衰微、楚汉相争的数年间,北方匈奴日益强大,其中有一个人物叫做冒顿,他用计弑父夺主,成为单于。当时东胡与匈奴为邻,欺冒顿新立,先后索要千里马和爱姬,冒顿毫不犹豫送过去。待到东胡索要相邻的土地时,冒顿杀掉来使,突袭东胡,一举灭掉东胡,又趁势灭掉其他如月氏的邻国。

统一北方后,冒顿善于大举进犯汉的燕代,并逼迫韩王信投降。刘邦率三十万大军亲征,却被诱敌深入,匈奴四十万大军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眼看就要被俘虏,幸亏陈平又出奇计,重金贿赂冒顿善于的爱妻,劝说放走刘邦,这才得以脱困。当时韩信、彭越还在,就算淮南王英布也是一个大将之才,探讨一下刘邦为什么不使韩信、彭越或英布为将?而非要御驾亲征?韩信曾说刘邦只能带十万兵,看来确实这样。若让韩信、彭越或英布为将会不会更好?

刘邦没有让韩信、彭越或英布统兵,主要是因为这些诸侯刚刚被架空,刘邦也不想让他们因此而再掌兵权,否则会造成新的内部威胁。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还是一直萦绕在帝王的心头。

如果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刘邦这次出兵有三个败笔:

第一、没有充分了解对手,轻视对手。经历了击败项羽的胜利,显然刘邦轻视对手,又加上刘邦统兵的能力有限,才被冒顿困于白登山。欺敌者必败,在这一点上,刘邦显然是有大忌的,这与其轻慢别人的性格也有关系。所以如果能任贤将,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因为毕竟刘邦是帝王之才,善将将,而不善将兵。

第二、集团缺乏帅才的梯队建设。韩信是公认的大将之才,但除了韩信外,刘邦集团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培养和发掘出新一代的帅才。其实我们读历史都知道,后来的周勃和曹参都是大将之才,只不过因为缺乏梯队培养和岗位锻炼的机会,刘邦集团内一直没人能代替韩信成为大将军,这也是刘邦不得不频繁御驾亲征的原因。

第三、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可以看出,刘邦在带兵方面的才能明显不如冒顿,这是其短处。刘邦的长处除了善用人外,还有善用分裂和平衡对手实力的招数。他身边有陈平这样的奇谋人物,没有用足去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没有善用自己的长处。

从这三个方面,给我们的管理学启示是,始终要“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做好自己的SWOT分析。

请思考:”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是日本战国时期第一剑客宫本武藏的座右铭。你认为”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主要是看自己的什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