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机如何把握?看这里—“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三十三

 于兆鹏 2021-06-01

时机如何把握?看这里

吕后专权,共计八年,在这八年内,刘邦封王的亲子中只有2人存活,吕氏有3人封王。陈平周勃也有名无实权,众人都唯恐避祸而不及。

其间有朱虚侯刘章做了一件让刘氏和吕氏都刮目相看的事情,在酒席间向吕后申请为监酒,以军法从事,斩了一个擅离酒席的吕氏子弟,吕后也拿他没办法。就是因为这件事,刘氏和旧功臣开始谋划,铲除吕党。

我们探讨一下,做事的时机是很重要的,刘章此举如果时机不对,很有可能既没有效果,又丢了自家性命。如何判断和把握做事的时机?

做事的时机的确很重要,同样是一件事情,不同的时机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时机分为大时机和小时机。大时机称为天时,小时机则是机会。

大时机是要分析诸如人心等宏观因素,当时人心向汉,拥护刘姓。吕氏随得以把持朝政,封王封侯,但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天下的士子之心,更不用说百姓之心了。并且吕氏经过8年,专权专横的事情日益积累,引得朝廷上下莫不有怨气。所以向刘背吕的天时已经成熟

小时机是要分析环境和利益相关者,刘章的有利条件是他与吕禄之女是夫妻,而且非常恩爱,吕后需要考虑这一层关系;监酒的军法从事有言在先,维护秩序本身也是维护吕后的权威,因此吕后不便发难。这一举动做了后,虽然事情虽小,却是振奋了刘氏和老功臣的人心,激励着陈平、周勃,以及刘氏子孙开始直面矛盾,考虑如何铲除吕党。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做事的时机需要从天时和机会两个方面来看,全面把握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把握住做事的时机。

请思考:大家都熟悉三国演义,当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水镜先生司马徽却说了一句:“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为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