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如何看待人才流动?—“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二十二

 于兆鹏 2021-06-01

你如何看待人才流动?

隗嚣自做了骑墙派,对刘秀和公孙述两边斡旋后,隗嚣手下的能人开始一个个辞官而去。先是班彪(班超、班固、班昭的父亲)弃官去投奔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

后是杜林(东汉古文经学家,被誉为“小学之宗”)因病辞官,打算返回故里。隗嚣虽然对杜林不满,然而碍于他的名望,只好将其软禁起来。并发出命令:“杜伯山,林字伯山。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譬如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暂为师友,待至道路清平,必使遂志。”

建武六年(30),杜林的弟弟杜成病故,杜林方获准持丧东归。即而隗嚣又后悔,急派刺客杨贤追杀。杨贤见杜林自己推着鹿车为弟弟致丧,为其义行所感,不忍下手而去。

这个方面,隗嚣与后来的刘备和曹操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徐庶的老母在许昌,刘备送徐庶投奔曹操;曹操送关羽,成就美髯公千古忠义的佳话。

我们团队中有不少跳槽的,应如何对待这些人才流动?对待人才流动的策略对团队发展有什么影响?

从案例中来看,隗嚣和刘备、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和胸襟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人才格局大不相同。隗嚣、刘备和曹操对人才的胸襟可以说逐步加强的。

具体分析,隗嚣对人才的态度:人才不为我所用,也不能为别人所用。所以对待杜林这样大贤的辞职,隗嚣就找刺客去干掉他,因为他害怕杜林被刘秀所用。

刘备对人才的态度: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事情,而且需要有胸襟扶上马送一程,即使人才为主要的竞争对手曹操所用。但刘备用人唯亲,这从后来蜀汉集团的人才格局就可以看得出来。镇守边疆的大将大都是自己的亲信,包括镇守荆州的关羽、镇守永安的张飞、镇守汉中的魏延。

马超是当时的名将,自从降服刘备后就再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这也是因为刘备不愿意让他独当一面,因为不是亲信而对马超有所顾忌。而被刘备所称道的鱼水关系的诸葛亮其实也是在刘备死后才逐步掌握权力的。

曹操对人才的态度:胸襟比刘备更胜一筹,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不仅不追究,反而下令一路放行,足见曹操对人才的胸襟非常阔达。而且曹操唯才是举,即使不是亲信,即使德行有问题,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不责全求备。

所以人才格局鼎盛,即使是降将也与自己的亲信一视同仁,例如从吕布处过来的降将张辽、从袁绍处过来的降将荀彧、郭嘉、张郃,曹操都是破格提拔、一视同仁,由此决定了曹魏集团是当时人才最盛的。

所以,案例中的隗嚣是一个人才运用的反面教材。因为你可以杀一个杜林,但是你却丢失了爱才惜才的美誉,从而人才就不再愿意去为你效力。而刘备和曹操却因为人才的豁达,吸引大批人才来投奔。曹操不仅态度阔达,更会用人,用人格局也不拘一格,才决定了曹魏集团的人才格局是最大的。这一点上,我认为用人就要向曹操学习。

请思考:你认为在行业趋于竞合关系的今天,对待人才流动最好的策略是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