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传》【人文】:读千卷书之第2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于兆鹏 2021-06-01

《朱元璋传》【人文】:读千卷书之第2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七本人物传记:吴晗的名著《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先生在1948年写定,当时作者未受政治思想左右。在他笔下,一个历经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一个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帝王,共同构成了多面的朱元璋

一、“影射史学”与“遵命史学"。吴晗在1965年版的自序中,曾对1949年版本做了三点检讨:

1、有超阶级思想,对彭莹玉和尚的评价和史料引用不当;

2、当时不懂马列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以为国家机器只是官僚机构和军队;3、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故对朱有苛评。

其实,这三点主要是来自毛泽东的批评。对朱元璋这位专制君主的评价,领袖与学者的视角从来就不在同一地平线上

中国士大夫总摆脱不了事功的传统,治学中偏好帝王之学,希望辅佐明主并有所建树,其实这是一门如履薄冰的学问,君心依然深不可测。从“影射史学”转向“遵命史学”,从改写《朱元璋传》到发表《海瑞骂皇帝》,作者曾力图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熊鱼兼得,却迷失自我,身陷黑箱。“影射”的猜疑如影随形,“遵命”的研究事与愿违,对君臣关系的揣摩越深入,后果越致命。这期间,从上到下最缺的,是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平常心

二、彭莹玉其人。彭莹玉可以说是典型的职业革命家,革命是一生志业,勤勤恳恳播种、施肥、浇水、拔草。失败了,研究失败的教训,从头做起,绝不居功,绝不肯占有所播种的果实。第一次起义称王的是周子旺,第二次做皇帝的是徐寿辉,虽然谁都知道西系红军是彭和尚搞的,彭祖师的名字会吓破元朝官吏的胆,但是,起义成功以后,彭莹玉就像烟一样消失了,回到了人民中间,任何场所以至记载上,再找不到这个人的名字了。

三、朱元璋的驾驭权术。朱元璋汲取了元朝和历代王朝的灭亡教训,对宗教控制极严,让佛教回归山林,从此脱离了群众,得不到大众的响应;用亲子和养子牵制大将,逐渐将兵权收归手中;对农民实行里甲制度,互相监视,制定了路引(通行证或身份证),把农民禁锢在土地上,对整个社会的控制空前加强。

朱元璋经过二十几年的现实教育,在流浪生活中,在军营里,在作战时,在后方,随处学习,随时训练自己,更事事听人劝告,征求专家的意见。他在近代史上,不但是一个以屠杀著名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个最阴险残酷的政治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