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纽约明轩有感

 新用户75021kDM 2021-06-01

这次去美国,因为会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明轩,带了陈从周的《品园》。《品园》一书,文藻清雅,综合地理、植物、历史、建筑各方面知识,带领读者品赏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让人读了对园林油然向往。

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师仿苏州网师园中的殿春小院1978年大都会博物馆想在远东艺术馆里建一个中式庭院,于是赴中国寻找合适的样本,陈从周带他们去看网师园,建议仿建殿春簃,因为殿春簃的“utter simplicity and harmonious proportions(简与巧)。大概我对明轩期待太高,看到实品有些失望,因为空间有限,中国园林的虚实对比,远近借景等都不能体现出来,更因为在室内,缺乏自然光线,加上大多植物为塑料制品,失去了风月水影、草木烟霞带来的无穷变化和意境,明轩的庭院比起殿春簃失色太多。

但是明轩的室内装置要超过殿春簃,整体风格疏朗优雅,所用材料精挑细选,比如用珍稀的楠木做柱,并且不加漆饰,展示木材天然优美的质地和纹理,地砖门窗等由当时苏州园林局二十多名70多岁的老匠人手工制作,尤其值得一观的是家具,是大都会博物馆的明代珍品,线条简洁流畅,收敛含蓄,是一种无华却韵味无穷的艺术美。

在我感动于明轩家具的美时,两位美国人从旁边走过,他们停下来,看了几眼,评价:这很漂亮,但是用起来一定不舒服。 我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明轩的家具用材精简,全部是木质,地砖是陶土烧制,没有织物皮毛毡毯类的柔软材料,习惯了沙发和地毯的西方人会觉得冷和硬,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可见一斑。

提到东西文化区别,我想到中国和日本园林在美国的不同影响。全美大概只有七个中式园林,而日式园林却有上百个,为何后者更为美国接受? 原因很多,政治的隔阂,传统文化的保存和断续,文化交流的繁密等都在其中。不过我更想去猜测中式和日式审美的不同会不会是其中一个原因。

在明轩之后,我还去了一个日式庭院,是费城的松风庄(Shofuso House and Garden),那是1953年二战之后在美国修建的第一个日式花园,我去的时候,有一队美国小学生正在那里参观并体验日本茶道,在花园里散步时,也听到游客啧啧赞叹,连我八岁的女儿也觉得日本庭院很美。的确日本庭院闲静雅洁,美丽怡人。

中国和日本传统艺术都强调以少表现多,含蓄多于奔放。但是日式审美更趋极致,室内家具极少,庭院里树木疏落,精心修剪,小桥溪流道路刻意弯曲成禅意的线条。日式庭院的极简主义把美的元素浓缩,以强烈的冲击力表达静美。这样精炼毫无枝节的表达使得你不需要懂得日本的历史和文化都能感受到美。

而中式园林呢?我觉得中式园林更偏重游赏,是让主人和客人在其中怡情悦性,吟词做赋,交游雅集的,是更生活化的。中式园林草木更丰富,园林层次更多,而且非常有书卷气,诗词题匾处处,暗点历史典故和诗文与眼前景色的关联。中式园林不会像日式园林那样不允许一根杂草,不容纳一个多余的凳子,也不会洁净到无尘。中式园林的美不像日式园林是浓烈的静美,而是一种丰富且包容的美。这种美没有日式极简主义会带来的第一眼冲击,它需要理解,需要浸润其中,需要耐心。 由此也许可以猜测,日式园林更容易为西方喜欢和接受吧。

日式园林适合静观,你很难想象可以像在中式园林里那样,主人可以在里面听戏,和客人傲啸烟霞,在池塘中划船。它适合几个非常安静的人在那里无声的喝茶,并且有妇女仆人时时拂拭每一粒尘埃。 这种园林美的区别在其他中日文化的方面也相似。我听过老师用箫吹日本和中国最流行的民歌,一首是日本的《樱花》,一首是中国的《茉莉花》,前一首曲调转折,凄美异常,后一首中正平和,恬美适意。哪一个特色更明显,更为外国人所辨识?是前一首。

我此行又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看了东方书法艺术展,展品不多,但是件件精品,有赵孟頫、王羲之(唐摹本)、黄庭坚的真迹,也有日本大家的书法,对比这次展出中日的书法,其中的区别竟然也和园林的区别相近,一个流转含蓄,韵味丰富,一个剑走偏锋,极简曲转。

这样的区别源于何处?也许中国地大人多,融合包含,而日本在文化上更单一? 或者是人民的习性,中国佛道互补,推崇中庸?日本人喜欢菊花与刀,偏向极端? 我不了解日本文化,希望有一天能明白。

每一次去美国,似乎都会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更多一点。甘地说过他去了英国,看到了西方,才真正明白了印度,不知西,亦不知东。 在文化的对比间,可能会对自己的中国根源看的更清楚一点吧。原来走的越远,离内在的自己更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