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聂耳故乡行

 七里山人 2021-06-02
聂耳故乡行
[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21-05-31   进入社区    来源:玉溪日报 ]


聂耳回故乡曾在玉溪简易师范学校礼堂演出


聂耳参加玉溪青年改进会的会员证。


玉溪青年学术研究会会员与玉溪县县长合影(第二排左二为聂耳)

□  曾庆延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短暂而光辉的生平事迹,许多已为世人所熟知。唯独聂耳与养育了他的故乡玉溪的血肉联系,却长期处在朦胧之中。

聂耳诞生在聂家寓居昆明期间,但是由于和玉溪祖辈的血缘关系,他自幼便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资料不足,人们只知道聂耳在九岁以后,曾经几次回到故乡玉溪。殊不知,通过对玉溪聂氏家族及聂耳童年时代好友后人的深入采访,笔者竟发现了聂耳幼年时期曾在玉溪生活过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五次还乡

聂耳在昆明上小学以后,直到去上海之前的12年中,曾经多次利用寒暑假时间,回到故乡玉溪。经反复研究查证,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聂耳在这段时间至少五次还乡。

第一次是1921年,在九岁初小毕业时,他随母亲及二哥聂子明、三哥聂叙伦经玉溪去峨山探望外公外婆。

第二次是1927年7月20日(农历六月二十二日)至8月7日(七月初十)。

这次是因为聂耳初中毕业,母亲为了想在家乡给他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就和他第二次回到玉溪,但没有找到工作。聂耳执意要继续读书,想考公费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省师”),便在玉溪老家复习功课,一直待了19天。这是聂耳回玉溪时间最长的一次。

第三次是在1928年2月。这一次为何而来?尚无其他可靠的资料来说明,仅从保留下来的聂耳当时的日记(只有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两天)内容中来推测,可能是来看望病中的外祖父彭寿山。

第四次是在1928年暑假。此时的聂耳已在省师读书,他利用暑假和“玉溪青年改进会”的同学卢光喜、赵金宝等人一起,专程回到家乡进行文艺宣传演出,举办游艺晚会,演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女店主》《少奶奶的扇子》等一批新剧。

第五次是在1930年的春节期间。学校放寒假,聂耳又随省师的同学们来玉溪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据当年与聂耳同台演出的杨瑢波老人(时为玉溪女子小学学生)回忆:“聂耳在那天的晚会中除了演出化装双簧《高矮人》、参加乐队演奏外,还装扮成农村卖花女,唱着玉溪花灯中常用的“昭通调”表演了节目《卖花姑娘》。声音清脆优美,引来全场观众阵阵掌声。”

聂耳青少年时代的这五次故乡行,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却使他重温了童年难忘的记忆。

那些儿时的小伙伴

聂耳五次还乡,带来的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带走的是故乡亲人好友浓浓的情意和使他梦牵魂绕的乡音。多年后,走访聂氏家族及聂耳童年时代好友的后人,他们还能勾勒出聂耳在玉溪留下的匆匆身影。

聂春新,1937年生,玉溪烟厂退休职工。其父聂士秀是聂耳的堂兄,1906年生,比聂耳大六岁。《聂耳日记》中多次提到聂士秀。

聂春新回忆,他的老家和聂耳的家只有一墙之隔。聂耳小时候回玉溪,经常和他父亲聂士秀、孙华(孙少轩)在一起玩。聂耳常常在父亲放学以后,或是星期日来家里,要父亲教他认字。父亲在昆华师范读书毕业后,到蒙自教小学,放假回玉溪来,聂耳也来玩过。后来,父亲以公费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江苏教育学院,学校在无锡。去时,奶奶还要父亲带些东西给在上海的聂耳。1933年,父亲毕业后回云南前,去上海找过聂耳,还和田汉一道吃过一顿饭。聂耳将洋布、照片和一封信托他带回云南。旧社会时,每逢7月17日,玉溪中学都要纪念聂耳。在校刊上父亲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堂弟聂耳》,可惜现在找不到了。

聂福兴,1936年生。玉溪运输公司退休职工。其父聂士孝是聂耳的堂弟,1909年生,比聂耳小三岁。

聂福兴回忆,听他父亲说,聂耳小时候来过家中好几次。他喜欢穿雅布的长衫,对人很有礼貌。

孙忠生,玉溪烟厂退休职工。其父名叫孙少轩。平时人们都以他祖父孙华仙姓名的前两个字,称呼他为“孙华”。是聂耳小时候在玉溪的好朋友。《聂耳日记》中有关于“孙华”的多次记载。

孙忠生回忆:“我父亲比聂耳大四岁,读过四年书,后来跟祖父做生意,开小杂货铺,在北门街南面的十字街口。我家住在聂耳家的南面隔壁,有小门相通。聂耳四五岁时及读书以后,他的母亲经常领他到玉溪,喜欢到我家玩。我父亲领着聂耳到北门外壕沟里拿鱼摸虾,去陈茂先家听唱花灯、滇戏,教聂耳吹笛子。聂耳每次来玉溪都要去找陈茂先学音乐。”

那些老玉溪的艺人

聂士谦,1935年生。哈尔滨电子仪表研究所退休高级工程师。其父聂鸿泰与聂耳的父亲聂鸿仪为堂兄弟。

他说:“我父亲聂鸿泰在棋阳小学读五年级时,教音乐的老师叫鲁芒,知道他姓聂,便来家访。说起聂耳的事情,父亲说,聂耳生下后,好多时候,都是送来玉溪由他奶奶聂金氏领着。因为当时聂耳的母亲彭寂宽跟前有四个未成年的儿女,特别是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去世后,她要独自忙于行医卖药,子女多照顾不过来,聂耳六岁时才去昆明读小学。聂耳小时候在玉溪,天天喜欢听花灯。当时州城有名的民间花灯艺人陈茂先的家就在城隍庙附近,离北门街聂耳的家不远。聂耳家斜对面是冯子钧(在上海治肺病的名医,音乐爱好者)的家。冯子钧回来玉溪时,就召集陈茂先等人在家中和财神庙举办演奏活动。聂耳常常跑去听。逢年过节时,聂耳家旁边北门街拐角的城墙内都要搭起戏台,唱灯唱戏好几天,此时便是聂耳最高兴的时候。”

陈茂先,玉溪州城著名民间琴师。生于1890年前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去世。擅长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高超。对花灯、滇戏、洞经都极为熟悉。新中国成立前,经常搭班在州城茶铺、财神庙、大士庵等处演奏音乐。《玉溪市民间器乐曲集》中收有他口授的洞经乐曲六首。

从以上这些比较可靠的回忆资料可以证实:聂耳在读小学以前的时期,曾在玉溪生活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与童年的小伙伴聂士秀、孙华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与州城著名的民间琴师陈茂先有过密切接触。从陈茂先那里和玉溪当时的民间演出活动中,幼年的聂耳对家乡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聂耳离开云南后再也没有踏上过故乡的土地,但对玉溪的故乡情结却蕴藏在他音乐创作中,伴随着他匆匆而又永恒的一生。

(本文配图均为本报资料图)

编辑:刘玉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