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扪虱而谈”这个典故说的是历史上哪一个猛人?

 行云流水vmmxd6 2021-06-02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军桓温北伐,驻军灞水边上,有一位身穿破衣短衫的读书人前来求见。宾主落座之后,二人开始纵论天下大势。读书人一边口若悬河,一边旁若无人地将手伸进衣襟里抓虱子。

读书人正是王猛。王猛字景略,北海人,家住魏郡,年少时好读书,才华横溢,风流倜傥,胸怀大志。然而他不拘小节,不修边幅,为世人所耻笑。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但王猛不在意他人目光,依旧我行我素,悠然自得。王猛隐居于华阴山中,整日钻研兵书,以待良主。

后来,东晋大将军桓温北伐,驻军在长安附近的灞水之上时,王猛觉得建功立业的时机到来了,便决定下山碰碰运气。

桓温眼前的读书人,大约三十岁左右,虽然不修边幅,却生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满脸的胡须掩不住他的英武之气。初次见面,桓温便对他顿生好感。

宾主相谈甚欢之时,王猛竟然地将手伸进衣襟里捉虱子,东晋士兵见状,不禁哈哈大笑。王猛却毫不在意,边捉虱子边与桓温交谈。

桓温既是惊奇,又是欣赏,便虚心向他请教道:“我奉天子之令,率十万精兵讨伐贼寇,为何三秦的豪杰都不来投靠我?”

王猛略一沉思,答道:“将军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长安破城在即,而将军却不渡过灞水,老百姓对此有疑虑,所以不来归顺。”

王猛的一番话戳中了桓温的心思,他此番北伐,并非要收复长安,而只是为了树威,为将来谋权篡位保存实力。

桓温欣赏王猛的才华,在他离开时,想要带王猛一起回建康为东晋朝廷效力。王猛却认为,桓温心怀异志,非所托之人,便拒绝了他的邀请,继续回山中隐居,期待明主的到来。

王猛没有等多久,机会再次来临。

公元355年,前秦苻生当了皇帝,他生性残暴,不得人心。其堂弟苻坚有了取而代之的打算,便四处网络人才,以树党羽。

在苻坚的部下吕婆楼的引荐下,王猛终于见于了苻坚,二人一见如故,纵论时事,相谈甚欢。苻坚每每感叹:他得到王猛,就好比刘备遇到诸葛孔明。

事实上,苻坚的确十分重用王猛。在杀掉苻生后,苻坚自立为秦王后,立即委国政于王猛,让他放手去干,而苻坚则甘当王猛坚强的后盾。

王猛在当上左丞相后,对前秦政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推举贤能,整顿吏治;协调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稳定了民心;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扶危济困;兴办学校,为国培养人才……

几年下来,前秦政权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饱受战乱,历经磨难的老百姓向往的一片乐士。

王猛因为功劳巨大,被苻坚委以重任,一年之内得到了五次升迁。先任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又任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

前秦是一个氐族政权,其上层社会由氐族贵族把持,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目无王法,鱼肉百姓。

王猛上任以来短短的几个月内,便杀了20多个官僚豪强,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社会风气得到大的改善。王猛不畏权贵的行为得到苻坚的赞赏,他常对群臣说:“王景略诚然是管仲、子产一样的一流人物。”

王猛不光会治理天下,还会领兵打仗。他攻必克,战必胜,先后领兵攻打东晋的荆州、前凉张天锡,又率军消灭了前秦最大的敌人前燕,俘虏了燕主慕容暐及其百官。

正当王猛踌躇满志之时,他忽然一病不起。病中,秦王苻坚亲自前来探望,并访以后事。

王猛握着苻坚的手挣扎着说道:“东晋虽然偏安一隅,然而他们却是继承正统,深得人望,老百姓安居乐业。我死之后,愿大王不要攻打晋朝。而鲜卑、西羌才是我们真正的仇敌,久必为患,愿大王尽早将他们铲除,以安社稷。”说完之后,王猛便与世长辞。

然而,苻坚并没有听取王猛的建议,对慕容垂为代表的前燕残余势力以前姚苌所代表的西羌势力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在淝水之战前期,慕容垂等人劝苻坚讨伐东晋政权。此时苻坚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众多大臣及妻儿的劝告,执意挥师百万讨伐东晋。

果王猛所料,淝水一战,苻坚的百万雄师被八万晋军击败,家底败了一个精光。此时,鲜卑族慕容垂与羌族的姚苌趁乱崛起,纷纷复国。

苻坚出逃长安后,在五将山被后秦王姚苌所获。姚苌逼苻坚交出传国玉玺未果,派人将其缢杀。可叹一代雄主,竟落得一个如此悲惨结局。

1、良禽择木而栖。桓温心怀异志,王猛料定追随他必然不会有前途,选择继续隐居这是一则来自《资治通鉴》中的故事,读完后有以下几点启示:,直至遇到苻坚,君臣二人同心协力,开创了前秦伟业;2、王猛的才华。苻坚曾把王猛比作诸葛亮,但在小编看来,王猛之才胜过诸葛亮。王猛不光有经世之才,还能攻必克、战必胜,而诸葛亮的军事成就不是很突出。3、王猛的远见卓识。王猛临终前对苻坚的嘱托,后来一一灵验,可见其目光深远,料事如神。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