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羽毛球比赛看的是什么?噢,我更关心come on的合法性

 格林眼 2021-06-02

从亲身参与的角度来说,网球对球友的要求更高,小伙伴更难约,位置和价格合适的场地更难找,而打羽毛球更容易能在日常中坚持下来。

从观赏比赛的角度来说,网球高度职业化全球化,球星号召力强,比赛场面热闹宏大更具观赏性,看网球赛更适宜培养成爱好和约会项目。

我几乎每周会打羽毛球,但从没现场看过正式羽毛球比赛,电视上也很少看,不过团体赛会关注下。羽毛球的团体赛还挺多,上升到国家队层面,比起一些超级赛或公开赛,队员也更拼。

相比起男子的汤姆斯杯,女子的尤伯杯,当下正在进行的男女混合的苏迪曼杯更有味,也能更全面检验一个国家队的整体水平。就像偏科的考生很难成为尖子生,综合性大学常比专科院校更热门。看这届苏迪曼杯今天的1/4决赛日本对大马,大马有男单李宗伟,可是女单被横扫女双被狂虐,男双有奥运亚军,说起来还算略占上风,但男双历来变数大(即使是王牌之师中国队,男双也是相对最不保险的),各队都有机会,所以大马在第一场男双没拼下来后,出局就没悬念了。

球赛嘛,终归是激烈点才好看。比分得胶着,看台上的观众才会鼓噪,场上的球员也才会呐喊。跟网球礼仪要求每一分进行中时要保持安静,羽毛球的观众可以是从头喊到尾的。马来西亚印尼的羽毛球观众,日本的排球观众,都跟足球的观众似的,投入度高,助起威来喊满全场似乎不会累。

我关注场上球员的呐喊,是比赛气质,也是比赛气势,在此之上还有可能成为比赛策略。无论是发球或接发前的几声短促嘿哈,还是得分后拉长拉高音量的嘶吼,都有带动和震慑作用。而得分后的喊叫,也不局限于自己的制胜分,可能时代变了,思维观念更open了,没人计较“自己失误对方呐喊”是不是不那么和善,体育道德风尚不是假模假式的温情,而且更讲究释放竞技,我喊,你也可以喊,也没有不公平。因为我是为“我方打了一个好球”而喊,喊的出发点是“我方得分了”,而不是喊你失误了,你的失误是受迫性的也好,非受迫性的也好,结果都是我得分,我为得分而喊,即使滚网球运气得分,也可以喊啊。别迂腐地觉得这是不礼貌,来到场上都是拼杀,胜负兹事体大,不要无视残酷性,也不要天真地想用温情包装残酷性。

相较于单打的“独自上场”,双打的协作和互动更好看。一分进行当中,拍线断了,去场下换拍还能继续打,甚至还和搭档换拍,搭档去场下拿拍,然后继续攻防,这届苏杯这两种情形都出现了,有趣。

羽毛球比赛还有个很好玩的细节,两方对垒,一方的回球下网,另一方即使身处网前,也往往不会去捡球,而由失误的一方去捡球,再交回对方。这其中也有心理战呢,虽然有时得分方也会主动捡球,但这是极少数情况,得分方去捡球很大程度也是为了加快节奏,大多不是为了抚慰失分的人。失分的人回球下网,本就懊恼于失误,还得去捡球,简直是心灵踩踏,但抗不抗得起踏踩,能不能在下一分转换身份,也是修炼呢。而捡完球后怎么还回对方也是有门道,有的人会拾起,用拍子从网上轻拍给对方,有的人会用拍子直接从网下扒拉回对方场地,还有的会拾起球后重复一下失误的动作,顺势还回到得分方场地。客气地直接抛丢到对方手里,还是只敷衍地把球弄到对方场地就算完成任务,都表征了当时的心理状态。

再相比起乒乓球赛后握手的零度冷漠、网球赛后有时拒绝和主裁握手,而羽毛球赛后握手的礼仪相对还是比较周到的,输的再惨或再不甘的人,都会和对手握、和主裁握、和发球裁判握、和教练握。小小的握手也是考验呢,输了还要握手,但不知道还有没有复仇机会呢。

另外,泰国球员的换球双手合十、日本球员的退场鞠躬,我觉得,都比赛后撕衣有趣,哈哈。

看羽毛球比赛不专心看回合看技术,反而留心这些花絮和细节,我可能看了假的羽毛球比赛。

(被泰国妹圈粉,能兼项的都是厉害角色吧

(男双是平时自己打得最多的)

(相对最喜欢看混双项目)

明天的苏迪曼杯半决赛,泰韩对决、中日大战,四强都是亚洲队,羽毛球果然还是亚洲人玩得666。不过越是洲际垄断,传说中奥运取消羽毛球项目就越可能不是玩笑。奥运是羽毛球最大的舞台,而欧美人玩得6的足球和网球可不是那么在乎奥运。说到底,还是话语权啊。

话语权是属于胜利者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