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路人:陌路人陌路遇上同路嘛,无家同途编制出的可以吗

 格林眼 2021-06-02

虽然局地零星还有些病例确诊,虽然秋冬疫情可能二次爆发的警告弦犹在耳,但,看来疫情的对国内民众生活的影响已经平复了。

一个指标性现象就是,社交网络又五花八门热闹起来。

名媛拼单、爱上假靳东、田径明星家暴、男爱豆恋爱劈腿……各种奇葩事又在热搜上蹦跶。

与此同时,虽然电影院人流还没回到往日高点,但各种新片或压箱片已恢复前赴后继上映。

上个月有一部《麦路人》,我原本很有兴趣捧场,可上映没两天排片就很少了,一步错过步步错过。

如今它登陆视频网站,还是要赶紧看一看的。

《麦路人》是纯正港片,卡司都是香港熟脸,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10项提名,其中有4项是表演奖,最终拿下最佳男配角(张达明),可以说表演层面肯定是上乘的。

即使回归已超过20载,但香港文化和内陆文化还是有壁,内陆观众首先对这个片名就是一脸懵,首先“麦路人”是粤语“陌路人”的谐音,更深一层的是,香港有一种底层人群寄居在以麦当劳为代表的24小时快餐店,甚至诞生了专有名词“麦难民(McRefugees)”,而“麦路人”便是引申这个群体。

其实内陆也有这种现象,只是不如香港来得典型。

据报道,2015103日,香港一名中年女性死在了24小时营业的深水埗麦当劳内,数小时后才被发现。受此事件影响,麦当劳中国公司发言人曾在2016年公开表态:麦当劳欢迎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来麦当劳餐厅。

是啊,花很少的钱买一杯饮品,甚至不花一分钱,在明亮、干净的快餐店休息一整晚,甚至以此为家,是多少流浪人员的避风港啊。

现实主义题材的《麦路人》也遇到了现实的受众危机。

虽然在香港受捧,但内陆观众不买账,票房只有1800万人民币左右,豆瓣评分6.6,成绩不算亮眼。

其实这种隔阂是双向的,内陆大爆的《我和我的家乡》在香港也是卖不动的。

《麦路人》这种文艺即使有大咖坐镇,在内陆素来难以圈,除非人际口碑高到一个不行,才会拉动票房逆袭。

但看完全片,我必须得说,冲着选题相对新颖、演技全员在线,也是值得支持一波的。

《麦路人》英文名叫“I'm Livin' It”,也对应着麦当劳经典广告语“I'm Lovin' It”,但影片里并没有点明故事发生在麦当劳。麦当劳本就只是一个代称,肯德基、田老师红烧肉也有24小时门店呢。

剧情有媒体概括得很好,讲述“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陌生人,在快餐店内宿宵相遇,他们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慢慢产生出家人般情感的故事”。

男主角郭富城饰演一个原本坐拥游艇的投行副总裁,因行差踏错而坐牢从此人生翻车,投身无家者的艰辛生活也自我惩罚的意味,而他尽力帮助落难街友也有自我赎罪的意味,但最后患上肺癌死去。郭天王坦言演过很多戏了,这种角色也还是第一次,他还说:“接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真正有需要被帮助的人,作为演员有使命去将这部作品带给更多人。

女主角杨千嬅饰演一个歌女阿珍,她在受访时说,片中人物是很孤独的人,他们面对最大的痛苦是有话不好说、不知怎么说、也不知跟谁,在陌生人的关系中,他们反而没有压力,你会觉得很温暖。

陌生人比家人还亲?一听就知道背后有悲哀的唏嘘。

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故事,而原生家庭影响着每个人的性格。

影片以一个香港废柴青年深仔的故事为楔子开篇,他和母亲、哥哥、嫂嫂蜗居在逼仄小屋,家庭关系很差,在一次争吵打闹后离家出走,原本想睡在地下通道,遇到郭富城饰演的阿博,跟着他来到快餐店发现新的流浪生态,于是跟着他讨生活,然后这个过程串联起其他人,形成一个底层众生相。

不是要把原生家庭推上“原罪”的审判席,但家庭的羁绊确实伴随一生。影片里几乎每个人的故事都跟还债有关,看来金钱才是人生疾苦的源头。

“孝顺是好事,但也要有个度。

“不要以为爱上一个人帮他还一屁股债,对方就会感激你,有些人就是会得寸进尺。”

(偷东西)我就想每天一起来就有饭吃。有头发谁想当和尚,我这么瘦,从小就被人嘲笑叫我道友,你觉得我不想自力更生吗?真的没人雇我啊。”

“感情投资是所有投资中,花费最少,回报率最高的。到头来发现,是胡扯”

“我唱了二十几年歌,唱什么都不能自己选,但这个(感情)投资是自己选的,无论结果如何,我很开心。”

郭富城演得非常好,没能再度拿下金像影帝,却也得服气,因为遇到了题材更隐秘的纯正港片《叔·叔》,最终拿奖的是饰演老年男同志的太保。

可以看出,虽然港片已经式微,但香港电影人还是很敢拍的,题材方面比起大陆电影人“痴迷”的主旋律、玄幻偶像,在审美维度上就高出不少啦。

给《麦路人》打差评的网友中有人感觉它煽情过甚,但即使票房破2.5亿、豆瓣7.1分的《一点就到家》都大段大段煽情,又何必苛责《麦路人》呢?

相比起《一点就到家》里的轻巧创业(搅黄几个赶集就打开了电商大门、用远山情怀种咖啡一下就拿到咖啡奥运会的银奖),《麦路人》的聚焦逆境人生不是更接地气?

《麦路人》在阿博确诊患癌、单身妈妈为赌鬼婆婆还债活活累死等剧情接连上演后,确实有凄苦卖惨之嫌,但人生有时就是这么苦啊,看了这么多年社会新闻,你就不会觉得这是魔幻现实了。

阿博和阿珍互相装不认识却是有情有义的爱情故事,看似有点悬浮狗血,其实很浪漫,是中年人谈恋爱的那种苦涩的浪漫,比起甜宠偶像剧可是隽永得多。尾声那段病榻前彼此不明说的天人永别戏码,很催泪。

纯正港片素来都是要有粤语金曲来渲染氛围的,《麦路人》里杨千嬅翻唱了徐小凤的《风的季节》和梅艳芳的《心债》,都很好听,也与剧情对味。

郭富城演唱的主题曲《灰色星尘》则是原创电影歌曲,故事性强,也适合郭富城的声线。是看完电影会很想去QQ音乐下载的那种,再多听了一遍后,你会很想回家——不管那个家是否曾带给你苦痛。

对了,如果有得选,纯正港片还是要看粤语原声版。

想起最近微博上流行一个梗,“打工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正是打工人。在公司搬砖,为老板打工;买了房,为银行打工;累坏了身体,为医院打工;救不回来了,为墓地打工。打工不是一种行为模式,分明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啊!”

无论是在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坐在办公室“996”的白领,亦或是小领导、创业者,都纷纷自称“打工人”。

有人说这次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清醒了,资本家的心灵鸡汤失效了,大家认清了世界的真相,终于认识到自己就是一打工的。

还有人说,等级分明、互相鄙视的社畜阶层开始和解,而且“打工人”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屈辱中透露着坚强,虽然人在打工,但不卑不亢。

其实不管是“麦难民”,还是“打工人”,都是要自求多福。

命运颠肺流离,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但切记遵循一个原则:做一个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然后,也许你就豁然开朗了。

——当然,也可能是一条黑道走到底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