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与非 得与失:在错误中成长

 虹72 2021-06-02

转自:一天的博客

当流行偶像麦当娜被问及其成功的秘诀时,她的答案简洁而精辟:“我犯了许多错误,但也从中学会了许多。”这位超级明星的成功秘诀其实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吃一堑,长一智。而恰恰是在越来越艰辛、越来越复杂、节奏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中,这一古老的道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被冠以“瑕疵文化”的新概念。   
   犯了错误以后,有三种糟糕的态度是一定要避免的:掩饰错误——错误总会在某个时刻无法避免地暴露出来,而且比当初更加严重;把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这种做法迟早会被人看穿;对错误过于耿耿于怀——自我批评当然是好的,但保持自信也非常重要。“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职员们已经对他们的工作作出了思考。”一位公司经理说,“只有当他们犯一些常识上的错误或工作偷懒时,我才会大发雷霆。”   
   有一个渔民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网。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也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成大器。”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历经磨练,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只有经历了失败的痛苦,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只有经历了失败的考验,才有做人的成熟。只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变得成熟。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着有光的一方,瓶口敞开。但见蜜蜂们向着光亮处不断飞动,不断撞在瓶壁上。最后当它们明白自己永远都飞不出这个瓶底时,就不愿再浪费力气,它们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   
   威克教授倒出蜜蜂,把瓶子按原样放好,再放入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很简单,苍蝇们并不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飞行,它们会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刻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它们最终会从瓶口飞出。它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于是威克教授总结出一个观点: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要高明得多。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再改变、再尝试……直到成功。有的人成功了,只因为他比我们犯的错误、遭受的失败更多。   
   橡皮擦、涂改液的发明是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让你在不慎犯了错之后,有机会再重新来过。   
   犯错后想掩饰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难免有这种心态,但是不要老是用“推诿责任是人性的弱点”为借口宽容自己。   
   勇于承担错误是成功的前提之一,即使所犯的错误微不足道,但逃避的心态也会让你因整天担心而心力交瘁,而且永远不可能从错误中学习经验,获得成长。更可怕的是,如果正巧被坏心眼的同事发觉了,可能就会成为你获得成功的障碍。    
   有些人不懂得这一道理,特别是那些喜欢抱怨的人,总以为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于是当工作上出现一些失误的时候,他们就只会一味地抱怨别人,而从不在自己身上找缺点,这当然会引起同事的不满,下次就没有人愿意与之合作了,即使是不得不合作,气氛也不会很融洽,于是在单位或工作团体中,你就会处于被孤立的境地,而一个人一旦被孤立起来,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合作者,那就很难有所作为了。   
   有些人之所以在单位声名狼藉,往往是因为工作出现了失误,被上司批评了,或者受到了某种处罚,于是心怀委屈,痛诉上司和同事的种种不是。这不仅会惹得老板厌烦,更使被牵连到的同事恼怒不已,于是上司开始更加注意你的一言一行,同事不时地替你递上油醋丰富的小报告,这样上下夹攻,你离降职或被炒就不远了。   
   其实聪明人都懂得在恰当的时机勇于承认错误,愿意承担责任,这样才会博得同事的同情、理解和尊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在职场上走得舒心如意。   
   赵艳在时装公司做市场宣传,在最近一次组织的新品发布会中,她竟然把邀请名单搞错,漏掉了一位相当重要的大客户。自知闯了大祸的赵艳经过苦思冥想,决定将错就错,加班加点为这位客户办台专场新品发布会,并且告诉他,由于多年的生意往来,合作相当愉快,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他的交流,所以对他单独邀请,以方便他的订货。至于额外的费用,赵艳准备自己承担一半。带着这个方案,赵艳来到老板的办公室,她欣喜地发现,老板看完报告后面色由愠怒转为平静。   
   虽然老板的脸色已经多云转晴,赵艳仍然没有忘记表现出改过的诚意,她一字一顿地告诉老板:“我知道自己犯了相当严重的错误,真的非常抱歉,请相信,我能够汲取教训,下次不会再犯了。”危机之后必有转机。赵艳通过第二次新品发布会,不仅与这位客户冰释前嫌,而且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合作关系。老板也更加信任她了。   
   因此,不慎犯错的最佳对策便是勇敢承认。一位任职于银行的业务主管在提及部属犯错时说:“我很希望我的下属都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没有人不犯错,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不会因为谁犯个小错就全盘改变对他的看法,我比较看重的是一个人面对错误的态度。”光承认错误是不够的,得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这样不但向上司坦诚认错,同时也展示了你处理问题、修正错误的能力。   
   英国有个名叫吉米的“电视厨师”,1998年在BBC刚露面的时候,还是个可爱帅气的大男孩,由于他把烧菜变成了一种生活艺术,而且在烧菜的时候又表现得很“酷”,以至于有媒体说“整个英国都为他疯狂了”。他不仅成了能让年轻人放弃垃圾食品的楷模,而且他出的书,还成了人们过生日和圣诞节的最好礼物。1999年,首相布莱尔宴请意大利总理时,还特地请他到唐宁街去烧正宗的意大利菜。   
   然而,就如他当年一夜之间成名一样,他的名气也在一夜之间变臭——他竟然成了2001年度全英最让人嫌弃的名人。   
   原本热爱他的媒体,全都“仇恨”起他来。虽然他的菜谱还受人欢迎,但是报纸再提到他时,已是嘘声一片。   
   吉米从天上掉到深沟里的主要原因,是他成了一家超市集团的广告明星——他居然斗胆把从媒体那里赚来的名声当成了自己的赚钱机器,居然胆敢把他的妻子和朋友们都拉扯到电视广告中,以致让媒体和公众极其反感、厌恶。   
   在现代社会,媒体是无冕之王,得媒体者得天下,失媒体者失天下,一旦失宠,那就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而且无数失宠者,都是一旦失宠,就此“消失”的。只是谁也没想到,吉米竟然在一年之后卷土重来,再度成为媒体和大众的宠儿——这件被许多人当作天方夜谭的事,吉米是怎么做到的呢?   
   吉米对自己的失宠虽然颇感冤枉,但他却并没有在人们的批评指责声中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相反,在他冷静下来之后,他就开始从人们的批评指责声中,去寻找自己重新受到人们欢迎的“法宝”。这个法宝他终于找到了,这就是一个人做人必须有社会责任感,必须无私地让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他自掏 135万英镑(有些钱是用自己的房产作抵押找银行贷来的),建立了一个餐馆烹任学校。他专门从吃救济金的人中挑选了15名年轻人来培养,希望把他们培养成一流的厨师,给他们一个光明的前途。他决心每届15人——就这样一届接一届地培训下去。   
   这些学徒向来就是逃学捣蛋、惹是生非的主儿,“听从指挥”、“有事业心”向来就不是他们熟悉的词汇。但餐馆总算按时开业了,而且 15位学徒中有12位坚持到底——居然真的都成了地地道道的让人刮目相看的顶尖厨师。于是从批评者到一般公众,大家都为吉米的成功而心头发热,又重新把最热情的赞美和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他。   
   杰尔瑟是五金行拓展部的经理,他准确地阐释了成功的哲学:谁能允许犯错,谁就能获取更多;没有勇气犯错,就不会有创造性。尝试和错误是进步的前提条件。   
   人生难免要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做的事越多,碰的钉子越多。没有碰过钉子的人,必是没有做过事的人。不过,聪明人能因别人碰钉子而增见识长阅历。糊涂人虽碰钉子,还不知是钉子,必将左碰右碰,碰得体无完肤,才知道钉子的厉害。   
   倘若什么都不做,那就绝对不会有失误,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对待错误。理想的规则是:承认——请求原谅——重新整理——进行分析。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要能找出其中失误的原因,就能在以后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