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州市局:履职尽责 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gobeyondlxy 2021-06-02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履职尽责 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安徽省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助力脱贫攻坚成效综述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助力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成投产的黄屯扶贫创业基地

三联村扶贫水果冷库项目

▲ 砀山县梨花飘香迎客来

工作成效

许庄村正在疏整的村灌溉、景观河

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试点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19年10月,宿州局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综合考虑乡镇政府支持力度、地理位置、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等因素,经区、县政府同意,选取埇桥区符离镇清水村、灵璧县下楼镇火庙村和韦集镇垓下村开展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其中,下楼镇火庙村和符离镇清水村入选16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地区)。同年11月,经招标确定由上海同济开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安徽尚原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分别负责下楼镇火庙村和符离镇清水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编制工作。

落实城乡建设用地政策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18年以来,宿州市开展增减挂钩三年提升行动,出台了《中共宿州市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范项目实施、市域内指标交易等行为,增减挂拆旧9.53万亩、复垦9.53万亩,增减挂节余指标交易8765.36亩,交易金额约30.74亿元(其中市域内交易1925.06亩,交易金额约4.81亿元;省内跨县域交易6840.3亩,交易金额约25.93亿元),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2018年以来,宿州市共上报征地报件416个、面积8.73万亩,已获批380个、面积7.86万亩,切实保障各类扶贫项目用地;落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萧县)建设项目边建设边报批政策,有效支持了当地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宿州局共上报备案设施农业用地2799宗,面积2.31万亩。其中,2020年度宿州市已完成设施农业用地备案项目上图入库172个,备案面积总计1264.95亩,均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其中,用于养殖的设施农业用地项目90个、面积954.6亩,用于种植的设施农业用地项目17个、面积104.25亩,其他用途设施农业用地项目65个、面积206.1亩。备案设施农业用地项目规模均符合控制标准,有效促进了宿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宿州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强化地灾防治

助力扶贫异地搬迁工程

萧县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为防止因灾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宿州局围绕排查出的3处地灾隐患点开展防治工作。目前,3处隐患点已经编制了详细的监测预警方案,准备在皇藏峪景区已有监控设备的基础上,对地灾隐患点采用专业监测手段进行应变监测。对隐患点以外的浮石、悬石等以定期目视检查为主,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切实做好地灾安全隐患防治工作。宿州局共办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权证2880套,并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地灾的发生,助力了全市扶贫工作。

支持出让矿业权

增加贫困县财政收益

宿州局将国家级贫困县萧县、灵璧县和省级贫困县(区)埇桥区申请出让的8个采矿权,优先列入年度出让计划,出让总收益9.246亿元。矿山建成投产后,积极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并为相关贫困县区每年带来数亿元税收。

主要做法

▲ 宿州局党员干部帮助贫困群众抢收麦子

注重规划引领

优化发展空间

推进全市村庄规划布局。

宿州局高位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把村庄规划编制作为推进乡村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督促各县区成立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统筹协调辖区乡村规划编制中的重要事项,制订工作方案,确定村庄规划定位、工作原则、主要任务、成果要求、规划审批、政策支持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明确各部门职责。把村庄规划情况纳入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按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要求,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乡镇旅游资源开发等情况对村庄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布局。村庄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分为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集聚提升类和其他类村庄5种类型,行政村内部的自然村进一步划分为计划保留类、撤并类。目前已经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布局初步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推进村庄规划试点编制。

宿州局积极推进村庄规划试点编制工作,同步探索符合宿州市实际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方法和规划实施管理机制,以《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南》和《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为基本准则,印发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建立起政府领导、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村民参与、专业力量支撑的工作机制。同时,宿州局邀请业内专家对两个省级试点村庄规划进行指导。经过多轮的座谈交流、意见征求和专家咨询,宿州市两个村庄规划试点已经基本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具备组织专家审查及审批条件,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了符合实际的思路和方法。

发挥要素保障

推动扶贫项目落地

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助力脱贫攻坚。

宿州市所辖4县1区全部为国家级或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宿州局全力做好贫困县各类扶贫建设项目的用地保障工作,省单列下达宿州市扶贫开发重点县指标及时全部分配到各县区。

实施深度贫困县用地审批特殊政策。

2017年11月~2020年底,根据部省两级文件精神,深度贫困地区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农业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在做好补偿安置前提下可以边建设边报批。萧县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建设项目可以列入用地报批绿色通道,享受边建设边报批政策,有效支持了当地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根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调剂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以在省域内有偿调剂节余指标,宿州市所辖县区均为贫困县,可开展节余指标交易工作。增减挂工作的持续推进,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资源变资产、助力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农业用地监管

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加强管理指导力度。

为规范宿州市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2020年7月,宿州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转发了《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通知》,并根据宿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贯彻落实意见。通过加大对县区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管理指导力度,加强督导督查,严格设施农业用地执法,全力助力脱贫攻坚,扶持特色养殖、农作物大户种植,以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为经营主体,实施产业带动,采取入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

规范备案工作流程。

2014年9月前,设施农业用地由经营者提出申请,乡镇政府申报,县级政府审核同意。2014年9月~2019年12月之间,设施农业用地实行市、县、乡三级备案制度。2020年1月,设施农业用地实行乡镇备案制度,用地由经营者提出申请,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报,到乡镇政府备案,乡镇政府在完成用地备案后10个工作日内,应将备案信息汇交至县级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并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自然资源一张图监管平台上图入库。备案工作流程的规范,为设施农业用地经营者提供了便利,对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促进了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

排查地灾隐患

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加强地灾隐患排查。

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宿州局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扎实开展地灾隐患排查。2019年地灾汛前排查出的、位于宿州市萧县皇藏峪景区内的3处地灾隐患点,现均已编制了监测预警方案。

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通过采取容缺办证、并联审批、下沉社区开设窗口、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地灾的发生,对进一步巩固提升搬迁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落实规定

确保采矿权出让县级收益

宿州局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安徽省矿业权出让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严格按照《宿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矿业权年度出让计划,以招拍挂等市场化方式公开出让采矿权,并控制采矿权出让规模在小型以下,确保出让收益县级分成最大化,在矿业权出让完成后当场签订出让协议,并按照约定及时缴存出让收益,确保收益及时足额上缴财政,有效提升相关贫困县区财政收入。

典型事例

▲ 三联村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

埇桥区龙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助力当地村庄脱贫攻坚

2015年11月出让成交的宿州市埇桥区龙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竞得人为港利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实施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发挥多方资源和优势,与矿山所在村建立多元合作型的矿区社会管理共赢模式,在养老及医疗等方面为桂时村及柳源村村民提供支持。2017年~2020年4月,该公司累计向社会捐款约240万元;低价向周边村民销售建筑骨料,免费为周边村民提供灌溉水源,不断提高矿区群众生活质量。此外,矿山优先招录周边村民进入企业工作,增加周边村民的收入,有效促进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增进了企地和谐。

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水文地质调查评价项目

砀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要以地下水作为农业灌溉及生活饮用水水源。为较好地指导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农业供水灌溉工作,有效解决农业供水资源短缺及贫困地区农村村民生活用水困难的实际问题,原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充分结合地方需求与实际,以“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水文地质调查评价”项目为依托,解决了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农业供水灌溉及贫困区生活用水困难。

该项目是安徽省2016年度公益性地质扶贫项目,实施时间为2016年10月~2019年1月,工作范围为砀山县已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及其外围,面积为458.2平方公里,总经费289.02万元。项目组完成了水文地质物探、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与成井、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水土样采集测试等工作,其中包括1眼井深350米的扶贫供水井、3眼井深150米和20眼井深50米的探采结合灌溉井的野外施工等工作。

该项目查明了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区的地质背景条件、农作物种植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等,科学评价了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潜力,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项目成果报告可为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开发利用规划、灌溉机井选址定位等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及脱贫攻坚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服务。

萧县杨楼镇郝集村等5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地灾危险性评估项目 

为保障脱贫攻坚顺利进行,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萧县政府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为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因工程建设引发和加剧地灾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工程风险和维护费用,萧县局联合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开展了萧县杨楼镇等5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

该项目共涉及5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分别位于萧县杨楼镇新廷村、郝集村、张口村和张庄寨镇的河西村、武楼村。项目完成了5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开展了工程及周边区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灾现状、地形测量等,查明了各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灾类型、分布及危害等;对各评估区地灾进行了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对5处建设场地的适宜性给出了结论,提出了地灾防治措施和建议,进而从源头上达到了减灾防灾、保障安全的目的,保障了搬迁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