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一座古井传出“鼓声”,考古队挖了6年,最终收获满满

 喵妹说说 2021-06-02

丝绸之路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古代时期,商人们和西方国家商贸往来的要道。它于秦汉时期形成,繁荣于唐宋年代。上海的青龙镇,经过6年的考古挖掘后,被证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著名诗人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陆游等人也曾经驻足在此地,这也为研究文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

12年前,考古队对青龙镇进行勘探发掘工作,当他们来到古镇遗址西南部时,无意之间发现一口古井,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它被土填满,挖掘难度非常大。历经努力,考古人员清理完古井的泥土后,判断这口井是宋朝少见的砖石井,一般会在寺庙附近出现。这时,井底下开始冒水,传出“叮叮咚咚”的鼓声,放佛有人在敲鼓。

大家判断附近肯定有寺院,果然不远处就有一座隆平寺,而且还有一座佛塔地宫。该遗址的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足见其规模之大了。据记载,隆平寺塔始建于1023年,内部使用石板砌筑,其地下最引人注目,地宫中发现了上万枚,各朝各代的钱币,其中还发现了价值连城的五铢钱、咸康元宝、得壹元宝等重要钱币。

在地宫中有4层套函,分别是木函、铁函、木贴金函、银函等等。其中,木函内装有珍贵的文物,比如银龟、水晶佛珠、银钗等等。并发现了4颗圆珠,就是人们说的佛教圣物:舍利。在函外,还发现两座阿育王塔。

隆平寺塔为考古专家们提供了不少线索,青龙寺遗址本身也出土了许多丰富的文物,比如木雕饰、铁斧、银簪、陶瓷类玩偶等等。另外,还出土了6000多件瓷器和几十万块瓷器碎片,这些瓷器都来自宋朝的龙泉窑、清色窑,唐朝的长沙窑、德清窑等等。而且发掘时还发现房基、灶、水井、作坊等遗迹。这对于考古专家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发现,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y考古队一共对遗址等进行了三次发掘,耗时6年时间。并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一定的保护,对遗址的区域,也采用了原地保护的措施。在历史中,青龙镇是上海较早的一个市镇,特别是在唐宋时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