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和陪你 | 珍惜那些,名之为亲人的存在

 江昭和 2021-06-02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间,就我和你。


清晨起床的时候,打开门,看见姨妈在给妈梳头发,旋转扭结,一丝不苟,我妈则顺从地听任姨妈手指的摆布。

梳完了头发,两个人,肩并肩靠在一起,对着镜子,观察起自己的相貌。

我妈说,别人都说我俩一点儿都不像是一对姊妹,就你老说像。

一边形容着自己的五官,一边生怕不够明确和形象,还用手指定位,然后再描述一下姨妈的样子,进行对比参照,那神气活现的模样,简直像一个初出茅庐,青春洋溢的女学生。

我在这边厢看了,没有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只是觉得莫名的感动欣慰。

也许这便是亲人的好处,尤其是手足,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经过了多少风霜,坐在一起,就仿佛依旧是当时人面,还是可以推心置腹,说体己话,甚而发表无赖情绪,却也多出了许多物是人非,忆苦思甜。

曾经背过一篇英语文章,有关独生子家庭与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各自的优缺点,罗列得尽其所能的详细。

独生子家庭,父母可以将精力与资源集中起来,专心致志,一门心思地培育抚养一个孩子,让他学多学精,既有助于孩子基础教育的落实,同时又减少家长抚养孩子的负担。

缺点就是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受到的关注与呵护过于频繁和密集,容易得到过分的溺爱,而变得骄纵自私,不懂得与他人分享,更重要的,是时常觉得孤独,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

而孩子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往往生活负担较大,投入的精力相应更多,父母偏心的问题也难免存在,子女之间也往往会产生摩擦和矛盾。

但是,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由于从小被灌输了一种物品不是用来独吞的,而是用来分享的,或者说分摊的观念,所以理所当然地会习惯于一种与兄弟姐妹共同体验的“社会化”模式,会比较乐意与自己的手足倾诉,相对地更加从容大方,善于沟通。

当然,这都是理想状态下的,或者说普遍意义上的形态,并不是绝对,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或者说,社会一直都是复杂的,就像人心一直都是复杂的一样,只是时代的不同,人们将自己复杂的“心性”投射到外部的渠道,或者说投射到怎样的程度,这是有所差别的。

我有一个姐姐,她比我大一岁多一点。

我和她从小到大,没少发生过龃龉或者矛盾,甚至还打架呢,像许多兄弟姐妹都曾经历过的那样,但是从来都是风雨雷电,来得快去得也快。

无论我做过什么,无论她做过什么,没有谁又真的会那样死脑筋地计较。

也许少年时候会比较单纯,所以容易冰释前嫌,但我总觉得骨肉至亲,血浓于水,没有什么不能释怀。

而更多时候,是我们一起看电视,谈论着剧中人,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感情纠葛,然后看情节的走势,看谁猜得比较准;

是我们一起上下学,偶尔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情——那些不能够被父母知道的小心翼翼,虽然她不见得每时每刻都懂,但她能够倾听,已经是一种欣慰和满足。

虽然后来,随着年龄的变化,我也不再什么事情都对她讲,开始变得噤若寒蝉,也许是因为无论我跟她讲什么,她都会无一例外地告诉妈,刚开始我也怒向胆边生,发誓再也不跟她分享心情。

后来便习惯了一个人守着秘密,缓慢寂寞地生长,像一棵植物。

还有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一起玩烟花,玩鞭炮,一起穿着新衣服去拜年。

我们一起挨爸妈的打,或者只是她一个人,我就趁我妈不在的时候,在旁边,非常死皮赖脸地笑,还说一些特别无厘头的笑话,然后她也笑起来,看着她脸上又是笑又是泪花的,我妈就更气了,更骂得凶了,我就笑得更大声了,无限循环下去……

这些回忆都是鲜活生动,都是刻骨铭心的。

我也偶尔会想,如果我出生在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将会是什么样子,也不一定就会多出许多波澜坎坷,或者少去许多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幸福,但我想,我至少不能够拥有这么多回想起来,令人温暖感动,而又啼笑皆非的美好回忆。

如今,姐姐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母亲,生活开始了新的一轮,她的精力和心神,不得不转移向她的宝贝,我们之间的交流,只会更少了,而且,我们都长大了,也是该明白了——

许多时候,许多阴暗和坎坷,需要我们独自捱过,即使是骨肉至亲也不见得帮得到忙,但是,有那么一个人存在着,提供精神上的扶持与鼓励,也是一件值得感激庆幸的事情。

每次回家,逛超市的时候,我往往想到的,是能够给父母姐姐和她的孩子买一些什么,在外面旅游,也是一样的念头,因为我慢慢开始懂得,人生中,没有什么比亲人更加值得,且应该珍惜和关爱的。

偶尔参加征文比赛,获得了奖项,获得了稿费,或者拿到了什么证书,通过了什么考试,这些好消息也会和他们分享,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因为这件事情,可以让家人同样感到愉悦和舒心,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一点上,家人和外人,终究是不同的。

也许,这就是人们说的“分享”吧——在这样的关系,这样的情绪,这样的氛围之下,幸福得到传递,幸福仿佛也着实得到了扩大。

我很感激自己是今天的自己,也很庆幸自己的所有得到,或者失去。

因为到最后,固若金汤的情谊,始终还在,这就是亲人。


从小到大,别人喜欢把我和姐姐比,觉得我更聪明,有心气。

长大之后,她早早地结婚,早早地生子,我们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

她有时候羡慕我的相对自由,我有时候也想望她的相对安稳。

但各自选择的路,背后都有累累的因果,很多事情,也只是想想而已。

只希望此后余生,越来越好。生日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