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有一些男人,后来活成了父亲

 江昭和 2021-06-02

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会成为父亲,也不是所有的父亲,都配得上“父亲”这两个字。

前不久看法国电影《监护风云》的心理阴影,还没有完全褪去。

电影里的男人,有强烈的暴力倾向。

不堪重负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企图逃离他的“魔爪”,便提出离婚申请,并搬到新的住处。

心怀畏惧的妻子,为了保护两个孩子,换了电话号码、隐瞒了住宅的具体地址。

每两周一次的看护权,也因为孩子的刻意抵触,而屡屡“硝烟弥漫”。

接受不了现实、压抑不住怒火的丈夫,最后选择携带枪支“夜闯私宅”。

母子二人屏住呼吸缩在浴缸里,丈夫持着长枪在门外虎视眈眈,嚎啕怒吼的场景,像一场迫人的噩梦。

直到电影结束,我都没有缓过神来。

曾经最亲密的一家人,何以沦落到这种地步?

被人们寄予无限厚望的“父亲”的角色,何以残暴狂躁、千疮百孔至此?

未能身临其境的观众,旁观者清,心里未免不会疑问:在这出危机四伏的“家庭恐怖片”里,难道母亲就没有错吗?

的确,她的一味隐瞒,避免让丈夫“靠近”儿女的做法的确是不容置疑的导火索。

但是,面对一个情绪难以自控、动辄暴力相向(而且长得虎背熊腰)的丈夫和孩子的父亲,她还能想出更好、更周全、更滴水不漏的保护措施吗?

就算在他五大三粗的外表下,未必没有一丝身为人父的柔情,可是仅凭着那一丝柔情,就忽略他随机爆发的“狼性”,这终究是一场太过险恶的赌局。

一个没有多少砝码的母亲,勇敢地对家庭暴力“say no”,而不是选择屈从和隐忍,这是我们更愿意看到的。

家暴固然是可怕的,但比家暴更可怕的是,人们对家暴的沉默——

因为沉默,等于共谋。

哪怕是家暴的受害者,此时此刻也变成了暴力的执行者。

不知有多少观众,面对电影中的狂躁父亲、电影里有关家暴的场景(男人和妻子的、男人对儿子的、男人对自己的父母的)会被触及内心深处的痛。

或许我们幸运地不曾遭遇过类似极端的场面,但又有多少人没有经历过父母吵架甚至拳脚相向的画面呢?

谁不渴望拥有一对善解人意、慈眉善目、通情达理的父母,但又有多少人拥有这样的福气?

我们只好吞声不语地自我安慰:

“他们也不过是寻常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完美,这就是人生,我们应该互相信任、互相体谅、互相包容。”

久而久之,它俨然形成一种人生观——

或许世间的一切情感本就是这样,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祈求称心如意。

因为那样符合理想的美好的人,本就是不存在的。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很意外的是,近期看的几部电影,都让我看到了父爱的深沉与博大。

院线电影里,《银河补习班》是一部不得不提的颂扬父爱的佳作。

虽然很多人针对邓超扮演的父亲的教育理念,以及这部电影渴望传达的价值观念存在质疑,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男人对于儿子的爱,是有目共睹的。

他的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主张“快乐教育”,启迪孩子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发现和感悟智慧;

他的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做苦力、卖血挣钱,临近考试的时候,带他跋山涉水去看航天展;

他的爱是,在儿子身处洪水险境的时候,始终不离不弃,声嘶力竭地鼓励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

最终,他无私的爱获得了上天的青睐——

孩子从洪水中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最终还找到了自己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心之所向。

当然,真实的人生,往往更加血腥、更加残酷。

没有那么水到渠成,没有那么理所当然。

可能就在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依然没能等到柳暗花明。

但就像电影当中邓超说的那句话:“你要相信一个父亲的爱。”

显然,电影是相信一个父亲的爱的,所以我们等到了最理想化的结局。

所以,这只是一碗“好看又好喝,但却没营养”的鸡汤吗?

就算是吧,但总有人喝得心甘情愿。

比如我。

在任何一个世代,任何一个国度,做父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大家都是初来乍到——第一次做父亲,也是第一次做人,总会有陌生、总会有疏离、从会有错失。

这足以成为一个理由,但不应该只是一个借口。

好父亲,或许没有鲜明的标准,可以生搬硬套。

每个人,都有成为好父亲的潜力,每个人,也都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好。

好父亲,像是一块心灵的绿地,可以无限地靠近。

至少有人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这是我为之感到庆幸与欣慰的事情。

从来没有一部真正圆满的电影,就像从来没有一位真正完美的父亲。

但至少,这部电影为“好父亲”,塑造了某一种可能。

就像在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时候,更触动我的,不是“生来即巅峰”的哪吒的逆天改命,而是他的父母在面对这个“特立独行”的孩子的时候的百般隐忍与无私奉献。

比起老龙王让敖丙肩负一个族群的“残酷使命”这种几近于“道德压迫”的爱,同样对儿子心怀寄望的李靖,爱里面,有着无尽的悲悯与温柔。

他是不惜以自己的命来换取儿子的命的。

他宁愿让儿子活在谎言里面,也不愿意让他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份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干脆“自甘堕落”。

这种爱,以柔克刚,如沐春风。

不管是《银河补习班》里的父亲,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父亲,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或者说,无能为力的部分。

比如前者一生为之心力交瘁的“清白”、比如后者无论如何也无法扭转的人心偏见。

但在有限的人生中,他们依然不吝奉献自己无限的爱。

在苍茫而玄奥的天地面前,人终究是微弱与渺茫的。

但一个化身为父亲的男人,却常常能够做出令人心为之“震颤”的壮举,在人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光彩。

要不然怎么会有“父爱如山”这样的赞誉呢?

也许你会说,这一切不过是文艺创作者的“涂脂抹粉”,终究只是“海市蜃楼”。

那么德龄在她的自传性散文集《童年的回忆》里,描写的有关她的父亲的生平呢?

那也是虚构吗?

从小随着身为满洲贵族、外交大臣的父亲在异国和他乡四处奔波的德龄,拥有着与那个时代的中国女孩不一样的心性和志趣。

在中国,她是个“西方人”,在西方,她又是个“中国人”。

一方面,是父亲因为公务需要而四处奔波的现实处境带来的视野上的拓展和多元文化上的熏陶;

另一方面,是父亲的教育理念浇灌下的德龄,个性得到了自由自在地发展。

这就不得不提德龄的父亲。

出身满洲贵族的他,心系朝廷,主张维新,力挽狂澜,不像一些昏庸无能、坐井观天的官员,固步自封、愚不可及。

在国内多地任职,以及在异国出任大使的生涯里,他也执着地固守着内心的道德底线,不妄杀无辜,也不弃信变节,与人为亲,以诚相待。

所以别人爱戴他、尊敬他,当然也有人嫉恨他、坑害他,但都未能击败他、淹没他。

在动荡的时代里,他顶天立地地做一个“有操行”的人,在生活中,他则是一个无怨无悔、心宽温厚的慈父。

他对德龄的爱,是苦心孤诣的、为之计深远的。

所以,她才能够接受教育、领受艺术的熏陶、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结交一些五湖四海的朋友......

哪怕在当时,自己和女儿都会因此遭受质疑和批评,但是他选择从容坚定地面对这一切,并且为女儿挡下了人世间的刀枪和冷眼。

如果不是父亲的拳拳呵护与疼爱,德龄的童年,一定布满伤痕。

如果不是父亲力排众议,坚定地让德龄遵从自己的天性成长,后来的她,或许只是三纲五常的沉重制度捆绑下的万千中国封建女性中庸庸碌碌、耿耿于怀,却默默无闻的一员。

一个人终究只是一个人,无法拯救一个注定幻灭崩毁的时代,但他足以凭借自己的爱与关怀,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明快地成长。

不是这世界真的国泰民安,无风无浪,而是有个人愿意站在你身后,为你遮风挡雨,为你螳臂挡枪。

这个人,就是父亲。

所以多年后的德龄,在回忆父亲的文章里,才会以那样丰盛而质朴的字句,真挚浓烈地倾诉着对于父亲的景仰与爱戴。

当然,我们不难想象,父亲在女儿心目中,举世皆睡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伟岸形象未必百分百真切,一切因为主观、因为想象必然会显得多几分朦胧和理想的色彩。

尤其是一些事隔经年的细节。

但是,埋藏在这岁月的脉络枝节背后的那颗爱女之心,却是一以贯之的,也是最难磨灭的。

多年以后,缅怀起父亲的德龄,内心一定充满着感慨与爱戴、欣慰与骄傲。

因为在那样烽火喧嚣的时代,父亲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而自己,曾经被这样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爱过,以父亲的名义。

无论在当时,还是而今,她都是幸运的。

就像电影《全民目击》里的孙红雷,宁愿牺牲自己的自由,也要保全女儿,因为他要让女儿知道,她曾被人,如此珍爱过。

哪怕代价高昂。

也像《意大利制造》里的父亲,本来对女儿从事时尚行业颇有微词,甚至一度激烈地彼此怨怼,势成水火,然而看着女儿一步一步努力,看到她在追寻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走得坦荡自若,最终放下内心的藩篱,从容接受女儿的选择——读着她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如饥似渴,骄傲自得,

这份妥协,一方面是女儿的努力取得了点点滴滴的成绩,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一个父亲,在兵不血刃的现实面前,最终选择了与女儿并肩战斗的决心。

剧情可以是胡编乱造的,但是父亲的一片苦心是真挚的。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这样的际遇。

尤其是当一个人需要克服的问题太过复杂与严峻的时刻。

当一个人需要面临太多压力和牺牲的时刻。

当一个人需要与一整个时代为敌的时刻。

哪怕这个人是父亲。

因为在成为一个父亲之前,他首先是一个人。

有些幼稚、有些自私、有些懦弱、有些蠢笨的男人。

但总有一些男人,后来活成了父亲。

是大写的父亲,是划线加粗的父亲。

在他们的孩子心里,永远伟岸、挺拔、无私、智慧。

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就像人世间的任何一条路。

途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荆棘。

然而,荆棘丛中,也盛放着芬芳袭人的玫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