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红与黑》:讲述激荡中法国大革命,其中的悲喜许多人不知道

 骆驼山书院 2021-06-02

小说《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根据两件真人真事加工而成。这两件事的共同点是下层人民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行动力,司汤达从他们身上得到灵感,决定写一部类似情节的小说,由此创作出了《红与黑》。

在内容上看,《红与黑》描写了于连与瑞那、马蒂尔德这两个女子的感情纠葛,像是一部爱情小说,但它实际上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有人称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政治小说”。《红与黑》的政治倾向从它的内容和人物语言上可以看出来。

在内容上,市长这个角色代表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的贵族阶级。司汤达通过描写市长的发迹史和他对妻子出轨一事的处理,表现了贵族阶级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丑陋。对神学院的描写最能表现司汤达对当时政治腐败的强烈揭露。

在神学院,不仅院长和其他教士有着明显的争斗,就连学生之间也钩心斗角。他们知道教士其实是政府用来维护政权的工具,有着丰厚的收入。为了争取让自己得到教士们的赏识,他们极尽尔虞我诈之能事。

此外,小说还对当时的政治斗争有着尖锐的描写。在《国王在维里埃尔》一章中,司汤达描写了1830年查理十世到布雷勒奥做祈祷的场面。这一场面暗指保守派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连国王都不惜自降身份讨好宗教。借此,司汤达辛辣地抨击了政治与宗教相互勾结、利用的社会黑暗。

在语言上,司汤达则是非常巧妙地借助人物说出自己的政治态度。于连目睹神学院的虚伪后,写信给友人说:“法国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人,我们都以那些由低级职位做到高级职位的官员为榜样。但是,你怎能不认为,我们以他们为榜样是为了推翻这些傻瓜呢?”在于连因为瑞那的爱情而醒悟后,他的政治观和人生观也发生了改变。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站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农民,一个起来反抗他卑贱命运的农民。”

《红与黑》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跟它的作者司汤达的个人经历有关。司汤达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图0)中度过的,他长大后当过兵,跟随拿破仑进军意大利,后来又参加了奥地利战役。从军的经历让司汤达对政治有了充分的了解。他又间断性地在政府机关任职,做过行政法院的助理办案员、皇室总管助理及向拿破仑递交信件的信使,由此为他在小说创作中加入政治元素做了铺垫。除了《红与黑》,司汤达的《帕尔马修道院》和《吕西安·娄万》也是描写政治斗争、反映欧洲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的作品。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导火索是国王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中断了175年的三级会议。路易十六提出的增税、限制新闻出版自由等议题被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三等级代表否决了。不仅如此,第三等级代表还宣布成立国民议会,且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为此路易十六派兵镇压,杀了很多人。经受过启蒙思潮洗礼的巴黎人民立即行动起来,7月14日,他们捣毁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而这一天后来就成了法国国庆日。

攻占巴士底狱打响了法国大革命的第一枪,法国各地人民纷纷仿效巴黎市民,推翻封建统治。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布“人们生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路易十六表面上拥护革命,暗地里却勾结外国军队准备反扑。他的意图很快被人民识破,他也被推上了断头台。路易十六死后,革命队伍里出现了残酷内斗,最终权力落在了一位屡建奇功的将军拿破仑手上。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2年后的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当了皇帝而第一帝国的诞生,被很多人认为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小说《红与黑》:讲述激荡中法国大革命,其中的悲喜许多人不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