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骋棋坛的东莞名手袁天成

 雪溪人家 2021-06-03
图片

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骋棋坛的东莞名手袁天成

抗战期间,老一辈的象棋名手续有凋谢,新一辈则相继出现。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崛起广州棋坛的袁天成,是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的一位有影响的棋人。
袁天成,广东东莞人,一九一四年出生。东莞是一个象棋名手辈出的县份,先后活跃在穗、港、澳的九璨垣、廖仲伊、关华、梁兆光、黎子健等,都是东莞人。东莞产棋王,正如古书上所说的“何兴之暴也”。当抗战爆发,棋人纷纷避地香港的时候,有一个新进棋手,经常出入弈乐园等场所,自称袁包通,又名袁见棋。从他的名字就可知他有棋艺的大志。
他初和曾展鸿的门徒黄文瑞对弈,略有逊色,下面即为黄、袁对局。
图片
《听松轩象戏谱》原注:“末着车四进三杀士胜,今去炮,已缓。太始记”。
中变阶段,袁包通企图在左翼反击,但计算不深,反陷于不利。最后被黄文瑞一口气吃掉一马两炮,大败亏输。
这位袁包通很喜欢找冯敬如、方绍钦下棋。冯敬如初让他二先,还能够把他杀得将士凋零。但方绍钦很赏识袁包通的棋风凶悍,勇于搏杀,是个将才,认为袁包通必可以在棋坛争一席位。当时袁包通未满三十,一经冯、方等老夙指引,棋艺大有进境,冯敬如不敢再让二先,改为平手。下为冯、袁对局。
图片
《桔中镜》原注“此佳局也。袁技已入二等。冯之单提马丝丝入扣,至二十六手车4进7,严勒袁河底马,占先占局,袁兵七进一,未见得法。冯贪压马,又令袁上兵追炮,失去二先,然惟此乃演出后来佳局耳。谁谓冯攻手之不善哉!任初评。”
袁包通还未钻通冯敬如的横车单提马布局,在开局时被冯的9路横车右移,夺去了先手。第二十六手冯车4进7之后,袁已经陷入困境。下半局,袁在竭蹶中苦撑,抵不住冯细致和雄健的攻杀。
袁包通虽仍逊于冯敬如这一辈老棋手,但和香港许多棋手较量,正在脱颖而出,被认为跻上了二等水平。当时的对局大都没有保存,见于《桔中镜》的有连胜甄锦连三局棋。
图片
袁包通在中局夺先,紧握战机,毫不放松,显示了他长于攻杀的特色。
在太平洋战争发生以前,袁包通即回到广州沦陷区,以棋艺为生涯。那时在日治之下,广州棋风衰歇。而仍有一些棋手为生活所迫,在茶楼设坛博弈,袁包通以袁坚成的名字出现。他曾先后二次夺得广州市棋赛冠军。一九四0年他与陈升争夺冠军之战连胜两局。着法如下。
图片
图片
这局转入中变后,双方兑去一车,袁方多杀一马,但袁的左马也深陷对方底线,本难跃出。袁利用直担竿炮,于三十四着马8退7(如图)从死里逃生。陈方的二路车看着黑马饱食远扬而不敢妄动。自此,袁方乘多子之势,进一步以兑子削减对方的战斗力,不等到局终就已稳操胜券。
图片
袁坚成得先,一直掌握了先手,从容部署,有条不紊,显见他的棋艺比较在香港的时候又有进境。第四十八手,陈升应改走卒5进1,可免后来被炮打双车。现在大错铸成,被袁杀得几乎全军覆没。
这位袁坚成,就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曾名噪广州棋坛的袁天成。至于他早期在香港的那一段战史,广州棋人知之不多。卢辉也在香港活动过,并曾在广州沦陷区生活过来,也不知道袁天成当年曾名袁包通。
袁天成在光复后的广州,以“逢人让双马”的棋王姿态出现,大会群雄,然而,流散各地的象棋名手,正陆续重返羊城,而且新一代的国手,也将掀起棋国风云,袁也在这当中经受千淘万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