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关东消息令心惊,许是传言助险情。 本是连年曾防守,缘何隔载复滋萌? 官人只做封家措,民隶方为困室争。 不信太平尘世里,竟无更妥大规程? 【注释】1月31日,写了一首无题七绝诗,对这首诗,作了这样的说明:近一时期从微信里看到了吉林通化疫情紧张的消息,感觉很惊心动魄,这是因为通化是故土最相邻的一座城市,通化的事似乎就在身边。我立刻就想到了去年的武汉,真的不敢相信,有了一年防控疫情经验的身边城市,怎么竟然会重蹈覆辙,天意耶?宿命耶?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6月2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关东新冠疫情的消息真是令人心惊,也许是传言助推了那里的险情?本来是一年又一年严防死守,却为什么隔了一年就又忽然滋生复萌?官家的人只去做封锁家门的处置,平民百姓才会去做解除困室之争。真的不相信歌舞升平的尘世里,竟然就没有更加稳妥的抗疫规程? 首联中的“关东”,并非指函谷关以东,自明代以后,“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包括现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东北,见清代诗人钱秉镫的《金陵即事》诗:“城郭人民迥未移,夕阳鼓角不胜悲。屋檐几处添宫瓦,石路何年践御碑。祠废已无官树禁,寺荒端为赐田追。酒楼遍唱关东调,谁听秦淮旧竹枝?”又见近代人陈独秀的《金粉泪(56首) 》其一:“关东少帅如兄弟,淮上勋臣师道尊。钦慕抒诚承雅教,何郎软语最温存。” 颔联中的“滋萌”,指滋生萌发,见《后汉书·左雄传》:“汉初至今,三百餘载,俗浸彫敝,巧伪滋萌。”又见宋代人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卷十二:“故阳气施钟於黄宫,滋萌万物,为六气元也。”还有元代诗人赵孟頫的《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诗之二三:“冬至阳来復,草木渐滋萌。” 颈联中的“民隶”,指平民百姓,见《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 尾联中的“规程”,指规则章程,见唐代诗僧贯休的《上冯使君水晶数珠》:“泠泠瀑滴清,贯串有规程。将讽观空偈,全胜照乘明。龙神多共惜,金玉比终轻。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又见《朱子语类》卷一○六:“明日烦教授诸职事共商量一规程,将来参定发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