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地下交通员郁宝玉 (文∕郁光涛)

 百年yesuo 2021-06-03
郁氏文化
设置超链接可直接跳转
关注

地下交通员郁宝玉


 文∕郁光涛


郁宝玉,男,生于1915318日,原籍:沭阳县政府东四老巷,爷爷郁祥和旧社会曾在衙门当差,小爷郁祥林去世后家里没有什么人,后来,因过继给乡下婶娘而定居于沭阳县韩山镇顺河集村。他18岁时就参加了地方模范队,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我们当地党组织最重要的地下交通员之一,他和妻子倪明一起,多次利用自己卖干面的身份,往返县乡,为党做送情报等秘密工作。他也多次遭受敌人的恐吓和毒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圆满完成任务,在当地传为佳话。

1947110日,国民党七十四师占领沭阳,白色恐怖笼罩整个沭阳城。一天晚上,当时住在顺河集村胡家林家为党从事秘密工作的刘直宣同志来到郁宝玉家,委托郁宝玉为其送封信到县政府东四老巷刘二姐家,并教给他接头暗号,这时的郁宝玉心里有点担心,因为当时的县城把守甚严,如果稍不留神,被敌人发现,就会有被杀头的危险,但他又转念一想:为党工作,为了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就是冒生命危险,也要把信送到。于是,他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任务。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郁宝玉就起身了,他把事先准备好的几条鲢鱼放在小篓里,选择其中有标记的一条鲢鱼,将信揉成团,用塑料袋裏紧,塞进那条鱼的肚子里,便挑起卖货担子,匆匆往县城赶。

还算顺利,一路上平平安安。两个多小时便赶到县城东门,这时郁宝玉发现,此时,东圩门紧闭,根本无法进入。他便转到西城门,通过细致观察,发现门里门外设了三道岗,国民党守卫对进出大门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盘查。这时的郁宝玉便倚在围墙的一角,摆起鱼摊子,准备伺机行动,城门口过往的行人很多,想买鱼的人也不少,但几条鲢鱼始终因郁宝玉要价太高或故意跟人吵架而留了下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郁宝玉就起身了,他把事先准备好的几条鲢鱼放在小篓里,选择其中有标记的一条鲢鱼,将信揉成团,用塑料袋裏紧,塞进那条鱼的肚子里,便挑起卖货担子,匆匆往县城赶。

还算顺利,一路上平平安安。两个多小时便赶到县城东门,这时郁宝玉发现,此时,东圩门紧闭,根本无法进入。他便转到西城门,通过细致观察,发现门里门外设了三道岗,国民党守卫对进出大门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盘查。这时的郁宝玉便倚在围墙的一角,摆起鱼摊子,准备伺机行动,城门口过往的行人很多,想买鱼的人也不少,但几条鲢鱼始终因郁宝玉要价太高或故意跟人吵架而留了下来。

时间已是晌午了,还没有适当的机会,郁宝玉便挑起担子,转到了沭城南门,发现南门前地上躺着几个刚被打死的农会会员,这是国民党故意用来吓人的,让人看了毛骨悚然。再朝大门望去,发现敌人盘查很紧,无证件的根本不许进去。就在这时,他意外地发现从里面出来一个挎着篮子的女人,这个女人打扮时髦,穿着一件粉红色的旗袍,走起路来有点趾高气昂!走近一看,郁宝玉发现,这个女人原来是国民党队长刘凤友的妻子刘嫂。因为刘凤友曾认郁宝玉的母亲为干娘,所以相互间认识,这时,郁宝玉故意站到比较显眼的位置,刘嫂老远就望见了郁宝玉,就朝郁宝玉喊道:三哥,你怎么来了?”“我是来卖鱼的,想顺便回家看看老母亲,可是,我没带证件,没法进去郁宝玉随口答道。听到这话,刘嫂走回大门,只见她与几个站岗的耳语一阵,便向郁宝玉招手示意,在刘嫂的安排下,郁宝玉终于进了城门,进门后便转身向刘嫂致谢、告别。

郁宝玉一进城门,便急匆匆赶回老家,左邻右舍问这问那,郁宝玉只谈生意之事,别的矢口不提。早早吃点饭,便在下午四点多钟,带着几条鲢鱼,前往四老巷东刘二姐家。

刘二姐家相隔不远,不一会儿就到了。只见刘二姐家门前坐着一个卖花生的妇女,郁宝玉走到跟前,随手抓起一把花生,在手里试了试,随口说到:这花生不脆那妇人答道:怎么不脆,我们这是掉颅花生。郁宝玉见暗号对上,知道此人正是刘直宣所说的那个刘二姐,他欣喜若狂,便小声地说:刘老弟要我给你捎几条鲢鱼,给你补补身体,他特别叮嘱我,要你将这条大的鲢鱼做给戚大爷(刘二姐的丈夫)吃,刘二姐一听明白其中之意。因为戚大爷是我党的秘密联络员,在国民党内部就职,而且敌人的县团部就在不远的地方,同时,平时也会有特务盯梢跟踪,所以,做秘密工作必须慎重,否则,后果严重。因为暗号对上了,刘二姐感到,郁宝玉是真正的自己人,才收起花生摊,领郁宝玉到屋里去。稍坐片刻,戚大爷回来了,戚大爷五十多岁,满脸络腮胡子,两眼炯炯有神,刚进屋,看到家里坐了一个人,吃惊地问:你是什么人,怎么到我家里来了?

郁宝玉随即迎上去,:你就是戚大爷吗?你乡下的一位亲戚,要我给你捎几条鲢鱼,他要你用大鲢鱼做汤,保重身体戚大爷一听,转惊为喜,高兴地紧地握住我的手:同志,谢谢你,谢谢你!

寒喧一阵之后,戚大爷把那条大鲢鱼送到厨房去,不一会儿,他从厨房出来了,只见他手里拎着一条大鲫鱼,送到郁宝玉面前说:同志,请你转告刘老弟,虽然最近几天,风刮得很大,但我的身体还很好,叫他放心好了,这条鲫鱼算是我的回敬!吴玉宝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于是,接过鲫鱼,慎重地放入篓里,告别戚大爷,挑起担子,踏上了回家之路!(待续)


  作 者 简 介

郁光涛,男,大专文化,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沭阳县人。喜爱文学,善交朋友,是一个追求自我、乐观向上的人。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