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毒大扫除】明天就是“6.26”了,一起欣赏这些“禁毒童谣”,它们好在哪里?

 童子童谣 2021-06-03

桐梓县禁毒办在全省“禁毒大扫除”活动中,认真开展第二届“禁毒童谣”征稿活动,共收到原创“禁毒童谣”200余首,经省外童谣名家、骨干作者、资深读者初选,达到2/3以上认可的作品,在《童子童谣》上展示,每期推出10首,共推出11期110首。今日,从展示的县内作者的“禁毒童谣”中,分别精选了学生组、成人组各6件作品,请专家进行了点评指导,希望对你的创作有帮助。

学生组


吸毒好比挖座坟

作者/令狐净钰

敲开毒品门,自己挖座坟。

想想都可怕,又有谁可怜?

倾家又荡产,伤理又伤身。

毒品害社会,毒品害家庭。

只有远离它,才是正常人。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三(3)班指导教师:梁娅)

点评:

写童谣比的是什么,在押韵、通顺、意思清楚的前提下,比的就是角度和主题,比的就是作者的思想。

这首童谣开篇一句“挖座坟”比喻得很形象、贴切,让人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新角度、新视角,就是亮点。

“怜”字在这里不押韵。可能作者是想用方言来押韵造成的,今后还是注意用普通话读音来押韵。

吸毒就是自掘坟墓,这个观点太正确了。

乖小孩

作者/刘孟洋

坏,坏,坏,

制毒贩毒心肠歹。

羞,羞,羞,

吸毒败家亲情丢。

来,来,来,

远离毒品乖小孩。

(桐梓县海校街道灯塔小学四(4)班 指导老师:李丽)

点评:

童谣创作需要百花齐放,百花齐放又需要各有创新。没有创新,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就没有一鸣惊人的吸引力。

这首童谣格式新颖,采用的是1+1+1+7的句式。这种格式可不可以呢?我们想想,童谣是儿童游戏时念唱的歌谣,这种格式符合儿童游戏时走、跑、跳、停的节奏,自然就很适合儿童们游戏。

注意,标点符号不但可以帮助断句,而且还可以帮助划分层次,帮助表达感情。这首童谣美中不足的是中间两个句号用得不准,改为分号就好了。

     我要做个孙悟空

作者/娄露薇

毒品就是白骨精,

吸人血汗害人命。

我要做个孙悟空,

擦亮眼睛打妖精。

(桐梓县海校街道虎峰小学62)班  指导教师:赵命元)

点评:

写童谣,越短越难写,越短越考人。因为童谣是时间的艺术,要求高度的凝练,必须尽量避免面面俱到。

这首童谣短小精悍,有童心童真。你看,“白骨精”是用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打妖精”是儿童的想象。小孩都喜欢孙悟空,希望有无限的功力,希望有七十二般变化。“我要做个孙悟空”,既说明小朋友有志向,又说明毒品变化多端,必须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去识别。

禁毒谣

作者/汪文芳

毒品是只老狐狸,

穿穿打扮来骗你。

一旦对它有好奇,

它会一生缠着你。

同学同学要牢记:

见到毒品快逃离!

(桐梓县海校街道灯塔小学六(8)班 指导教师:陈冲)

点评:

这首童谣把毒品比作老狐狸,很形象。老狐狸“打扮”后来骗人,写得有童味。

禁毒好娃娃

作者/张元英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禁毒好娃娃。

毒品是个大坏蛋,

一定不要招惹它。

告诉你,告诉他,

小小毒品真可怕,

害人害己害大家,

我们一起远离它!

(桐梓县新站中学八(2)班 指导老师/万稷)

点评

童谣必须有童谣的独特味道。童谣味道在哪里?就在童谣语言里。“啦啦啦”开篇,童声四起;“好娃娃”“大坏蛋”,童味儿十足;“招惹”“可怕”用得准确、贴切。

童谣的语言,一定要避免成人化、书面化。因为童谣要求明朗的美。

无毒家园

作者/刘思涵

白粉白粉像灰面,

只要一尝就没完。

冰毒就是大坏蛋,

吸完钱财亲人散。

鸦片K粉摇头丸,

沾上想戒难上难。

为了中华五千年,

共同携手把毒铲!

(桐梓县海校街道灯塔小学六(6)班 指导教师:李晓会)

点评: 

毒品品种繁多,无法一一列举。这首童谣把几种主要毒品的害处写出来了,相对说得较全面。“像灰面”,描写得很形象。

前面两个句号,应该改为分号,这样更准确些。

成人组

不吸人生第一口

作者/曹大忠

小小毒品害人精,

毁了多少好家庭。

自从毒品来世上,

坏事统统都干尽:

一口吸掉好身体,

两口伤透父母心。

三口四口卖家产,

五口六口鬼招引。

七口八口黄泉路,

九口十口成亡魂。

(桐梓县娄山关街道鞍山小学教师)

点评:

结构巧妙,生动流畅。思想性强,教育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吸人生第一口毒品;构思新颖,从一到十层,层层递进,逐一讲解,比喻恰当;主题突出,集中精力写主题,不枝不蔓。

禁毒签名

作者/王宗伦

先写姓,后写名,

一笔一划很认真。

禁毒墙上签了字,

好比树苗生了根。

我为签名负责任,

从小做个明白人。

(桐梓县公安局辅警)

点评:

构思巧妙,语言生动形象。角度新,选取禁毒签名这一活动来写,视角独到,值得肯定;思想性强,强调签名活动不是作秀,而是要用行动去践行;“生了根”比喻恰当;紧扣主题,语句凝练。“好比树苗生了根”与“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禁毒主题遥相呼应,妙趣天成。

别学小黄鸭

作者/潘洪云

小黄鸭,蔫巴巴,

耷着脖子叫呱呱。

扑通一声滚下河,

被水呛得直喊妈。

小黄鸭,怎么啦?

毒瘾发作软趴趴。

沾上毒品易丧命,

千万别学小黄鸭。

(桐梓县花秋镇木堰小学教师)

点评:

拟人手法,童话色彩,接地气,孩子喜欢。童谣通过小黄鸭的例子,告诉大家毒品的可怕,提醒大家远离毒品。几个叠词用得好,,增加了童谣的韵律美,增加了可读性。童谣的角度很关键,角度新、角度好就很吸引人。这首童谣借用故事来说禁毒,角度好。但是,“易丧命”是书面语言,不够好。童谣的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

不让毒品进家了

作者/尹幼玲

小鸣蝉,爬树腰,

知了知了大声叫:

毒品害人不得了,

沾上毒品就惨了,

毒瘾发作受不了,

人的尊严丢尽了,

身体健康没有了,

倾家荡产后悔了,

妻离子散家没了,

后悔才知已迟了,

知了知了记住了,

不让毒品进家了。

(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将军希望小学教师)

点评:

这是一首警示性很强的童谣,采用“了字歌”的方式,把枯燥的说教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好记。构思较好,把吸毒的危害通过知了的嘴说出来,角度新颖;主题突出,紧扣主题写,还有一点画面感。

吸毒真可怕

作者/娄金宪

吸了毒,不好耍,

毒瘾发作泪哗哗。

血管里,“蚂蚁”爬,

身体犹如刀片刮。

哎呀哎呀真可怕,

千万不要沾染它。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教师)

点评:

童谣之所以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很大的原因是其语言的独特魅力。语气词“哎呀哎呀”让童谣一下子生动起来。童谣的语言,通俗易懂最好,接地气最好。这首童谣的亮点,是主题突出,最关键的是语言接地气,“蚂蚁、刀片”就很形象。把毒瘾发作时的难受比作刀片刮,很贴切。

齐心协力灭毒枭

作者/娄小倩

小鸟喜鹊来举报,

山里藏了大毒枭。

知了吓得吱吱叫,

“不得了!不得了!”

小猴上树去侦察,

喜鹊枝头来放哨。

刺猬浑身别长矛,

螳螂抡起大砍刀。

大家齐心来铲毒,

毒窝统统被端掉。

(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将军希望小学教师)

点评:

很有童话色彩。作者想象丰富,面对毒枭,小猴子成了侦察兵;刺猬浑身的刺成了长矛;螳螂的前腿成了大刀,整首童谣活泼有趣,生动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用童话故事的写法来构思童谣,可赞;但内容与禁毒扣得不紧。“毒枭”在哪里?“毒窝”又在哪里?没有写清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