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学成/老赵的囧事(小说)

 河南文学杂志 2021-06-03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老赵的囧事

熊学成

      老赵今年六十有二。家住离县城三里外的村口,独门独院的乡间村舍。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比喻再恰当不过了。


1

       全村人都晓得,老赵爱种菜,除了自己吃,新鲜蔬莱剩余太多了,便用三轮车推到县城菜市场叫卖。          

        一天在菜市场遇上一位西装革履的青年人。              

     “大爷,您蒜卖多少钱一斤?”  

     “两块六,要多少?”      

      “五块钱来二斤行不?”    

      “行”!老赵笑咪咪地称完蒜拿方便袋装好。      

       小伙递了张百元大钞,老赵吐了点吐液沫纸币面上搓搓,确定真钞后把零钱找给了小伙子。    

        小伙子接过钱后,认真数了数,用手拉了老赵,“大爷,差十元钱。” 

       “不差呀,刚数好的。让我瞧瞧。”

        小伙左手假装着递钱给老赵,右手扯回了老赵还没来得及收到口袋里的百元钞票。”        

        ”对的,大爷,我又数了,对的,我数错了”

       话音没完,小伙溜进人潮眨眼就不见了……    

       菜白卖了,还倒贴九十五元钱!等老赵醒悟过来时,哪儿还有人影。    


2

      当地有个不成文的风俗。说是结婚时沾了银元的气息, 生的儿子有出息,生的女儿有能耐。  

      老赵结婚时,父母给了两块银元。后来儿子果然孝上了名牌大学。老赵便炫耀了自家的银元,连村中三岁孩子,都知道他家有两块袁大头。  

      有天午饭后,老赵拿了张木靠椅坐在院门口小憩,来了三个人。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抱着半岁的婴儿,另一位有点姿色三十岁左右的女人。  

       “大叔,能讨杯水喝不?”  

         "行啊。”老赵看带着孩子的妇女一眼,忙起身进屋搬了小木桌和木靠椅子,在院中摆好让她们坐下   ,又沏了茶,给孩子单独又倒了杯白开水。

     “大叔,我们是从南阳过来的走亲戚。”有姿色的女人便同老赵搭讪,"结果人没找着,钱也快花完了。你看我这纯银手镯值参佰元不?”

      女人笑咪咪地把带手镯的手,在老赵眼前晃了晃,又把手臂贴在老赵手上让老赵看,并且在老赵的手臂上蹭了两下。  

       老赵老伴走了四五年了。无意中碰到这女人的手臂,便心猿意马起来,心里美滋滋的。这女人手咋这么嫩,这么软,这么香呢!

      “大叔,行不?”女人又用手臂在老赵身上蹭了蹭。  

       时值七月,天气有点酷热,女人的酥胸半露在外,说话时一颤一颤的,还有那深深的乳沟,看的老赵直吞口水。    

      “行不大叔?”女人又把带手镯的手在老赵手上轻抚了两下,“要不你给两百大叔,我们急需钱,把手镯押你这儿,改天来取好不?”  

      老赵摸了摸手镯,无意中又摸了女人的小手臂,心里美滋滋的。但转念一想,不会是假的吧,天下可没那么好的便宜事呀?家里不是还有父母留下的两块银元么,拿出来比比,不就知真假了么。

      “大叔,行不行呀?”女人又问道。

      老赵平时被骗怕了,还是怕上当,又不甘心,就去了里屋打开柜子,把衣服缝里藏的放银元 的小木箱取出来,拿到外面和这女人比对着。  

     “是真的吧,不会骗你的大叔,我真的没钱花了,押在您这儿吧。”  女人可怜兮兮地哀求着,女人抓着老赵的手臂又轻摇了两下。      

       “银镯是真的!”老赵笑了,“一百抵押在我这儿吧,我只剩一百元钱了。”      

      “不能多给点啊,我们真的等钱用。”抱孩子的妇女也附合着。

      “我只剩这一百元线了,”老赵还以为今天捡了个大便宜,"不押算了,我就那么多。”

        "一百就一百吧,我们等着用钱做车费回去,那您找个笔签一下字据。” 那两个女人无可奈何地说道。    

       老赵就进里屋去拿笔和钱了。今天他又鬼迷心窍的上当了,银元放在桌上没收拾带进去,等拿着笔纸与钱出来时,院子已经没了人影。 
      “不好,上当了” !

      老赵赶紧跑出了院门。但 五十米开外的地方,停了一辆没有牌照的红色中巴车,那有点姿色的女人还对着老赵、微笑地挥了两下手,钻进车关上车门,车子一溜烟拐过弯就不见了……          

       后来老赵打了120报警,查不出一点线索,也不了了之了。  


3

      今天老赵来我店里做套衣服 ,我泡了杯明前清毛尖他喝,边喝茶边讲了他前天受骗的事 ,一边讲还乐哈哈笑着 。

      他说前些天儿子从外地回来,把孙子也带回了。儿子跟同学聚会,就把孙子留家里由老赵照看。 

      孙子五岁了,在城里坐习惯了轿车,没坐过三轮,很好奇,就嚷着老赵骑三轮带着玩。    

      孙子玩渴了,又嚷着爷爷买饮品。老赵拉着孙子进了一家便民小超市,掏出五十元买了瓶小家伙选的开啡尔。

        然而卖货的老板只找了四元钱老赵。                  

       “你应该找我四十四块钱老板,我给了五十元呢。”      

         "你不是给我十元吗?”老扳狡辨着。                        

       “这钱是早上我儿子给我的,上面还记着他电话号码,139……不信你在装钱的抽屈查一下?”  

        ……                     

       “是我弄错了,买东西人多。”老板红着脸解释着,又找了他四十六元。  

      老赵把六元钱给了老板。 "我买你东西不占你便宜,做生意也不容易,下次别干这事哈  !”    

        ……

       老赵讲完,他也笑了,我也笑了。

       老赵临走时我送他出门口,握了他一双满是老茧 、又满是皱纹的手说: "赵叔,下次别给我带菜了,自己那么辛苦种的!”        

        “看你这孩子说啥呢,不就两颗菜么!”                

         老赵走远了,我那一整天心里、都有点那么一种莫名的心痛……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      

         那天夜深人静时, 我反复呤诵着此诗,才安静地睡下了。

作  者  简  介

       熊学成,河南信阳市新县沙窝镇熊河村人。爱好文学。有三十余篇作品见诸各类媒体。

        “河南文学”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冯新林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