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尔/八闽掠影(散文)

 河南文学杂志 2021-06-03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八闽掠影

海尔

01

三坊七巷的记忆

   偏于东南一隅的福州,是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依江面海,闽江穿市而过,市内有三山(乌山、于山、屏山),成为“山城相依、山水环抱”的独特城市,因市内榕树绿荫满城,地下汩汩温泉,故有榕城、温泉城之雅号;福州宗教文化丰富,重点佛教寺院有6座,为全国之最,又有“佛国”之称。我是利用2019年春节长假,大年初二从江苏淮安飞过去造访她的,去寻找福州文化名片,那坊与巷的记忆。

   公元前202年,福州城初建时,称“治城”,统治者是越国溃败后,避战入闽的勾践的后裔——无诸。过了200多年,西晋时期的福州已经有些规模了,新置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嫌城太小,便在今屏山南麓建成一座郡城,称为“子城”。到了公元901年也就是唐天复元年,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了“守地养民”,又在子城之外,以钱纹砖砌筑起一座“罗城”,据史记载,这在当时是全国唯一的砖城。三坊七巷就在罗城的西南部,现在福州城的市中心地段。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有沈葆桢故居、严复故居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闻名遐迩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占地约661亩,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南后街是贯通三坊七巷的一条主街,如今已经成了一条主要的商业街,街边有各种老字号小吃,旅游纪念品以及服装店、咖啡馆,也确实是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春节期间拥挤的游人都在南后街上游览,很少有进入到巷子深处的,南后街拥挤嘈杂,巷子内则是安逸静谧,犹如冰火两重天。

   如果可以怀想,这里它们曾经花朵般开放在时间深处,纵与横,方与正,竟然那么井然有序,宛如训练有素的军队,又如有规有矩的棋盘。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旭、谢冰心、林纾、林徽因、郁达夫……一大串一百多名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或多或少映现在这里,才使得这方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

   三坊七巷向南步行百余米,便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则徐纪念馆,因免费开放,游客很多。在林则徐纪念馆院内有棵古榕树,也算是全市比较古老的吧,根须繁茂须好几人才能合抱,沧桑历史中,这棵古榕树也见证了那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

   悠悠的青石板路诉说着福州的历史,隐藏在三坊七巷里的故事彰显着福州的文化,福州,有福之州,一座慢节奏慢生活的城市,一座会让人驻足凝望与深思的历史名城!  

02

龙隐宁川,畲寨飘香

   过去一直被称为黄金海岸线上“断崖带”的宁德市,曾经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宁德人民以“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的理念与精神,30年间,铁心拼搏、精准扶贫,已经提前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向了共同富裕,宁德市连续多年各项指标名列福建全省前列。

   我2019年春节福建之行的第二站是宁德市,2月7日下午从福州坐动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宁德站。

   接站的宁德媒体朋友给我介绍起宁德时,底气加自豪溢于言表:宁德俗称闽东,东临大海,三面环山,可谓是依山傍海、山峦叠嶂,景色秀丽,旅游独具特色。千百年来,东海的浪涛激荡着绿色的沃野,连绵的山脉呵护着神秀的土地。

   2000年11月,宁德撤地设市则给宁德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也理顺了行政与经济的双向管理。从此宁德抓住了这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加强建设基础设施、打造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大力引进外资、发展新兴产业;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广泛弘扬当地民族文化与特色,改善民生的同时,更是塑造了宁德坚韧不拔、奋起直追的新形象……

   朋友说,“时间还早呢,带你去上金贝转转,感受一下中华畲家寨文化。”

   距宁德市中心6公里处,位于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境内,有一个名叫上金贝的畲族村,素有“中华畲族第一村”的美誉,海拔350米,是一个具有悠久人文历史的村落。畲族又自称“山哈族”,是中华民族中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朋友说,那里自然环境优越,畲族风情浓郁,有良好的植被景观和自然田园风光,并在天象、地文等景观上具有一定特色。汽车穿过高楼林立、繁华喧闹、鱼腥隐隐的市区,沿蜿蜒山路缓慢而上。约4公里盘山路处处是转弯、不时要会车,两旁碧树浓荫、清幽而明媚。

   十几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硕大的牌坊建筑巍然屹立,上书“中华畲家寨”。进入寨门一块巨石上刻有四个大字“龙隐宁川”,见我不解,朋友娓娓道来一段史料: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发生了“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的内战中,失利后的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后来就隐居于“东南一隅”的宁德,削发为僧,望断金陵,从此与世无争,后安葬于宁德上金贝八仙山谷。遥想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为实施“宽政简刑、削藩减兵”的改革,触及了诸王的切身利益,因此给了燕王朱棣借口“清君侧”,而发动了“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政权……历史留给后人的只能是一声哀叹和无尽的追思!

   朋友和我也提到,他无数次用双脚踏进偏远贫困区;徒手拨开挡在宁德发展道路面前的顽固荆棘,夙夜在公、为人民群众扫腐清障。那时他曾经顶着压力彻底清查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的问题,为宁德一方正了党风顺应了民心。

   说话间,我们顺道拾级而上,一个小小的山村以温婉恬静的姿态,静静出现在眼前。山村坐落在一个小圆盆地里。几十余座老屋子,粉墙黑瓦,古色古香中透着原生态的质朴简洁。屋后是圆润山包,树木蓊郁浓密,树形高大浑圆,连绵稠密;屋前地势略低,嵌着一个圆形的大水塘,塘水清澈,有金色、红色的鲤鱼,在岸边桂树的倒影中怡然自得戏水玩耍。上金贝畲家寨是一个纯畲族的行政村,全村82户303人,耕地824亩、林地3185亩,畲族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习俗保存完好,畲族服饰琳琅满目,畲家美食独具特色;这里还散落着唐代古寺金贝寺遗址、明建文帝陵寝古墓和建文帝石像等古迹,自然风光与神秘古迹景象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据村委会同志介绍:过去畲家寨人蜗居山里,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从2006年开始,宁德市蕉城区陆续投入几千万元对上金贝村基础设施等全面实施改造……经过不懈的努力,该村已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超过了50万元。目前,全村种植蜜柚、茶业“两大”农业产业,成立蜜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开发公司,加大投入,开发民俗文化、自然观光、乡村悠闲、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并注重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与保护,展演畲族传统节目,深挖特色美食,保护性修缮古民居,已成为国家AAA旅游景区、福建四星级乡村旅游单位,并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生态村、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及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等……畲寨处处皆飘香。

   登极上金贝畲家寨后山八仙顶远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浩浩海水汇于东南,众水所归,合于形家所谓水汇者,尽显虎踞龙盘之势,确是理想的风水宝地。宁德人民,恰似一条条腾飞的蛟龙,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力拼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宁德,一个富有情怀的地方,山水于心,只需轻轻触碰,总会令人心驰神往、敬仰不已!

03

聆听泉州古城

  想知道泉州,知道泉州有哪些历史文化、有哪些特色美食,先上网搜索一下,在福州、宁德采风期间我就在网上关注起泉州,知道了西街、钟楼、知道了开元寺等。我的旅行向来是说走就走,在宁德采风一结束,谢绝了朋友晚上安排的接待,直接去了宁德站买到晚上18:55动车去泉州,一个半小时到达泉州站。出了泉州站排队打车,才发现春节期间来泉州游客还是比较多的。我排了约45分钟才打上了车,告诉师傅去我在网上预订的西街“泉州旧馆驿站”,在鲤城区刺桐巷子里。

   20分钟左右出租车在西街口停下,师傅告诉我这里是步行街,要走300多米就到了。我按照手机的导航,找到了位于西街187号的泉州旧馆驿站。这是一座坐落在民国时期老宅,厅堂内挂有“泉州不能错过的21家特色青旅民宿”的牌匾。在泉州入住一家当地民宿,可以实实在在的当一回泉州人。民宿里有茶台、有书籍、有电脑等,在这里,多元文化的碰撞只是寻常,特色街道也足够赏玩。在这闽南小城住上一天,一定会是人这辈子珍藏的回忆。

   西街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旧风貌的建筑,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朝。办理完入住手续,已经是晚上22时。走出民宿,西街依然热闹,人头攒动,美食的香味飘满大街。西街的夜景有种无法言表的美:街两边没有高大的建筑,从西往东望去,隐约可见钟楼。站在街边,恍若回到旧时光,特别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味道。无论是闽南满煎糕、肉粽、土笋冻、菜头酸、麻糍、四季汤、姜鸭、扁食,还是大众美食烤鱼、炒海鲜、西餐,这里都应有尽有,很多店面依然要排队。百年老店、网络红人店交相充斥着这条老街……我也先解决肚子问题吧,一份炒海鲜外加一个肉粽,第一次在春节期间游走在泉州况且在西街吃,美味印象铭刻在心。每个人都是城市的过客,也是城市的归人,即使散落在城市的一个角落,也有一颗探寻好奇心。

   西街的代表建筑——钟楼,对泉州本地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早已成为泉州市区的特色市标,游玩的人更知道泉州的钟楼是不能错过的一道风景,去泉州一定要去钟楼拍一张照才不虚此行。西街钟楼已建成80余年,它的报时功能早已不再凸显,却凭着悠久的历史和特色建筑设计成为了泉州名片,每天人流如潮,车流如龙,夜市依旧,还能在聆听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过往。

   在钟楼附近建有一排排南洋特色的骑楼,骑楼即楼顶住人、楼下做商铺,那段跨出街面、横势空中的部分,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顶一样,故“骑楼”格局一目了然。骑楼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是一种特殊异国文化的建筑代表。骑楼是城市发展、商业发展、文化发展的见证,是闽南人海外移民文化的一个缩影。骑楼滞缓了人们的脚步,却拉长了岁月的身影!

   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向游人一一诉说。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想去发现城市隐藏的秘密,想知道哪些去处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想走进城市有趣灵魂的聚集地,去感受城市动人的体温,去阅读城市变幻的情绪,西街足矣。

   岁月无言,木石有痕。千年西街,唐宋的形体,明清的骨架,民国的面相,至今仍然完整保留民国风貌与悠闲民风,悠然感觉时光倒流、记忆回归,传统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千年的声音如此浑厚,那氤氲的气息弥漫千年,从来未曾飘散过。有些地方,只要去过一次,就会让你有归属与亲切感。泉州籍在淮安从事地砖大理石生意的兄弟陈荣新曾和我打赌:泉州的姑娘如果没有征服你,但泉州的一砖一瓦、传统与文化,让你特别想再去看看……这句话说得扎心和诚心!泉州想要聆听的确实太多了。泉州当地人说,“吃小吃、看小戏,走小街、逛小巷,才是体验泉州古城最特色的传统文化”。要是这些都没亲身体验过,真的算不得到过泉州,更不用说自诩为泉州人了。不过我体验了三样,算是做了回大半个泉州人,“看小戏”这一项再去一定要体验!

   泉州,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宗教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人们悠闲漫步在古街巷屋檐下,仍能静听开元寺钟声的千年古城。这里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如果走了一定还想去的城市!

   离开泉州时,我特地去查阅了地方志等很多资料。抄录下几段泉州辉煌记载: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因此得名。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沿海,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简称泉、鲤,别名鲤城、刺桐城。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临海洋凝望宝岛台湾,西连三明和南平,地处低纬度,2017年常住人口865万。截止2014年统计显示: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5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为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

   泉州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海滨邹鲁”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如今也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2017年,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8年,入选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点地区之一。

   泉州拥有中国茶都、中国鞋都、中国瓷都、中国石雕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筑之乡等众多国家级和区域性品牌,成为全国闻名的“品牌之都”。

      2017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48.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经济总量连续19年保持福建全省第一……

   聆听泉州声音,祝福泉州繁荣!

作者简介

     张海军,笔名海尔,作家、书画家,资深媒体人、策展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清江浦区书协副秘书长,清江浦区美协副秘书长。现任江苏淮安圣海尔传媒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淮安军源九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12月出版个人作品集《逐梦30年》。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