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牧/芒草春秋(散文)

 河南文学杂志 2021-06-03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芒草春秋

夏牧

      游历中原已过去多年,岁月轮回淡忘了许多的风景。但有一种叫芒的草,一直收藏记忆深处,至今挥之不去。这昔日的荒野禾草,如今已跻身城市花池绿岛,成为春夏葱郁养目、金秋飞花迷人的景观。

      豫西南陲有座古老的城市叫邓州。邓州依山临水,汉江从她身边走过。邓州历史悠久,三国时代便已成名。邓城郊外有座关帝庙,庙旁旷野有逶迤不绝的劲草,高高大大似芦苇奇异,蓬蓬勃勃似青云氤氲。微风吹过草丛,那一路的起伏如波浪般连绵不断,使人有种遐想幽思的意境。此草在我童年的故野经常见到,只是离别故土许多年而淡忘了。这貌似菖蒲非菖蒲,貌似茅草非茅草的草,正是古老《诗经》中提及的白茅菅。邓州郊野的惊鸿一瞥,才使我想起这旧时的乡野风物。

      芒草在《诗经》中,是穿着“马甲”的“菅”。诗人在《小雅·白华》中写道:“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而《东门之池》中径称其为菅:“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东门之池,可以沤菅。”文学骚人从来都是讴歌其诗意美,而植物学家则关注其植物的沿袭。因此,学人说《白华》诗和《东门之池》中所提及的白茅菅和沤菅,便是指散居野外的芒草。两千多年过去,当我开卷看古老的《诗经》,方知先人早已识得芒草美,赞美芒草之雅如芳华,芒花之美似云韵,当然更知道沤软的芒草,可作编织或作肥桑。

      老家在苏北里下河西乡。那里是沃野平畴,水美草丰的好地方。除了满眼的庄稼、芦苇和菱藕,便是丰茂如茵的千种草。草是农家宝,还有孩子们尝鲜的草芯。春天的早上,在寒风中瑟瑟颤动的枯草,忽然迎来了暖心的朝阳。乘着春风的翅膀,嫩草沐雨饮露蓬勃飞长,几天工夫便肥肥壮壮,秀色扑面了。草中有我们童仔喜欢的嫩芯。牛筋草的茎长长圆圆的有韧劲,我们常常打起结来比输赢;茅针草和锯齿草嫩心湿漉漉毛茸茸的好温润,有种特别甘甜的汁水,我们会揲取嫩芯穗而嚼其甘甜。而另一种蓬蓬勃勃的高茅草,其秋天的长穗穗散去穗花成穗把,父亲会刈下光净的茎穗扎扫帚。在那缺少柴火的年代里,父亲和乡亲们还不失时机地割下枯草当柴烧。那时的乡村人不知道这草叫芒草,大概因其秋穗像那狗尾巴,便径直管它叫狗尾巴草,生生叫了几十年。

      从小散漫在乡野间,故对这狗尾草再熟悉不过了。这草的根系十分发达,深扎土下一二尺,生命力极为强盛。逢到干旱年景,许多草类和植物枯萎成柴,而狗尾草却不损丝毫,照样生长。狗尾草多半长在圩堤浅渠边,也长在我们学校的河湾处,密密麻麻的一溜溜,掉头看窗便见狗尾草。这狗尾草,说草是草,也不完全是草。它有草的特征,也有柴的气质。其叶长长细细的,足有大半人高,甚至高达一两米。但它高而不折,葳蕤又有度。特别是那初夏天窜出的长穗茎,好似修长挺拔的芦苇杆。穗茎上那一两尺长的穗花花,蓬蓬松松的好似芦苇花,但比芦苇花儿更散漫。散漫的穗花花如云朵,谁能说它不是风景竞秋色呢。春天里的嫩叶叶,齐匝匝的透着青翠色,有种青纱帐般森严的气韵。微风吹过茂草丛,起起伏伏沙沙响。秋天成熟的穗花花,探着清风摇啊摇,好似狗尾巴在摆动。我想,乡村人的土俗叫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春夏天的狗尾巴草间里,常常藏有野兔或野鸡。我们儿时躲猫猫接近狗尾草,草丛常常窜出灰褐色的野兔来,或是腾的一下飞出灿光闪亮的大野鸡。此时的我们,会探幽似的钻进草丛中,偶尔会惊喜的发现有小篮子大的软窝窝,窝里团有五六只黑白相间的雀斑蛋。这应该是野鸡在此为家孵化小鸡仔。但若遇到庄上的男子汉,总是吓唬我们说是蟒蛇蛋,不能吃也不能玩,喝令我们原封不动的放回去。一二十天后,窝中有了毛茸茸的野鸡仔。后来知道他是为了保护野鸡孵小鸡,以使冬天能在野外打到肥野鸡。想来,这是乡人最质朴的舍与取之真经呢。

      告别乡野几十年,早已淡忘了儿时的狗尾草。不期想,在一个春季的长街转角绿岛间,又蓦然发现了狗尾巴草的身影。一撮撮的如盆景散布在花池或角岛中,迎风摇曳,悉悉私语;一抹抹的青葱繁茂,在春阳中绽放诗意的秀色。已淡去视野多少年的狗尾草,却在这春夏时节跟随我的足迹,走进我这崭新的城市。在绿岛,狗尾巴草和怪异嶙峋的假山相伍拥,成为柔静的衬托。而在路边堆坡中,狗尾草和平展展的草坪为一体,成为傲然的王者。假山的硬质使其显得一袭的妩媚,而低矮的草坪,又使其显得卓尔伟岸。这狗尾草,还真是能伸能屈的主配角。

      儿时的印记常常左右我们的认知思维。或许是我天生的爱想象,总思忖这世上植物千万种,除了树木花草外,何以是这蓬蓬的乡野芒草走进这繁华的都市,走进我尘封的视野呢?哲学家说,任何偶然性中含有必然性。芒草成为城市景观的新宠,便有其必然性。芒草宜湿宜旱,宜酸宜碱,宜粘宜沙,可谓适应性强;芒草一棵便蓬勃一大片,一片抱成团,紧密而不散,可谓繁殖力强;芒草叶片长而不折,柔而不伏,特别是花穗丰茂耐看,可谓观赏性好。芒草多长于乡野孤荒坡,不仅涵养水分、维持生态,而且是轻纺和电力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前景可观的能源植物。据悉,内蒙地区已有成片成片的种植,固沙养地又经济。

      金秋长路风景异,绿岛芒草摇尾奇。看芒草青黄轮回,有物是人非的悲悯,有怀古诵诗的欲望。此时若想象那站在江边看日暮的崔颢,我也生就欲问乡关何处是,教人思幽教人愁的感慨。这邓关庙旁植片古芒草,不仅是原生态的保留或复制,还是一种洪荒意境的守护,给造访者以古风扑面的悠远感和苍茫感。联想《诗经》的芒草看古庙,不禁使人感佩邓州历史的悠久。这看似随意的留青,但绝对是匠心独运。

     故乡虽远去,但芒草在身边。看绿岛临风,芒草摇曳,难掩思乡愁绪。夕阳西下,目染金晖。一路散步,一路流连,眼前仿现春秋古人在捋须吟咏那“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作者简介

      夏丹,笔名夏牧、夏冰、夏天等,系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退休干部。笔耕文坛几十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新华月报》等近百家国家和地方各大报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发表散文诗歌和短篇小说300多篇首,有诗歌散文获“太湖风”及其他征文优秀奖。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