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刘志宇/妈妈的味道

 河南文学杂志 2021-06-03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刘志宇

淅淅沥沥的春雨,嘀嘀哒哒有节奏地将我从睡梦中轻轻地唤醒。

“早餐吃什么?”

年迈的母亲早早地就在厨房里面忙碌起来了,看见我起床了,关切地问我。

“还是我来吧。”

我不忍心也不好意思让母亲为我操劳,挽起衣袖就准备下厨房。

“那就你做你的,我来做我们的,你爸爸口叼,吃惯了我煮的面条,别人煮的面条他还不喜欢吃呢。”母亲不容我争辩,口里叨唠着,一如往常地做起了早餐。

快八十岁的父亲,从来没有下过厨房。前几年,母亲到我家看曾孙子时,父亲因为老年党支部搞活动,父亲没有请假,所以没有与母亲一同来看曾孙子,一个人在家里,赶鸭子上架,才勉勉强强做了一个蛋炒饭填饱肚子。

这么多年,母亲用心承包了父亲的一日三餐。

就是这一段时间,我们一家四世同堂,宅在家里的日子,我们变着法子使一日三餐丰富多彩一些。特别是早餐,有时蛋炒饭,有时来一个甜酒冲蛋,有时又大家一齐动手做包子炸油条。知道我特别喜欢吃馄饨,从没有做过馄饨的三妹,跟着网络学做馄饨。

不论我们吃什么,父母亲的早餐仍然是母亲亲自下厨,做她那几十年如一日的独特早餐——清汤干扣酸菜面,每人还来一个油煎鸡蛋。鸡蛋两边煎得金黄金黄的,外焦内嫩。

“你爸爸每天只能吃一小碗面条,我每天要吃一大碗面条。”母亲不无炫耀地说。

“你早晨吃一大碗面条后,中餐、晚餐就吃不了多少了,做一做样子。我则不同,中餐晚餐照样吃,比早餐还吃得多一些。”父亲笑着说。

母亲不要我做早餐,好奇心让我停下了正在观看的“学习强国”的学习,站到母亲身边,观看起母亲做早餐来。

母亲先是从冰箱里,拿出我妹妹早就准备好了的一小束香葱,一根根择去已经变黄了的葱尖,除去葱根,放在水笼头下,一根一根用水冲洗,洗了一次又一次,到看不见一丁点泥土,母亲才将葱放到砧板上,切成米粒长短的十分均匀的小段小段,看上去就像花一样,可能人们常说葱花就是母亲这样切出来的。我们煮面条,也喜欢放上一小点葱花,香葱是不可缺少的料。

切好了葱花,母亲顺手打开了燃汽灶,一个灶煎蛋,一个灶烧开水煮面条,古稀之年的母亲竟然知道科学安排。母亲不慌不忙在铁锅里放上比较多的茶油,将油烧热后再打入鸡蛋,用食指将鸡蛋壳里残余的蛋清刮干净,中火将鸡蛋两面煎得金黄金黄的,放在一旁备用。家里几个人她就煎几个,头一天的晚上她就清点好了人数,准备好了鸡蛋。

“志伢子,我煎的鸡蛋你吃了吗?”好几次因为起床比较晚,看见我到了厨房,母亲立即走到我身边小声地问,担心我没有吃她亲手煎的,她认为最强健体的土鸡蛋。

母亲煎的鸡蛋,做的饭菜,特别是小时候缺衣少食,母亲不得不红锅子炒菜(不放油炒菜)都是我们都特别喜欢吃的,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的“妈妈的味道”吧。

小时候的餐桌上,是很难得看到鸡蛋的,那时候吃鸡蛋,就好像现在吃山珍海味。要想吃到鸡蛋,也只有在生日这一天,你的饭碗里才会有一个煎得焦黄焦黄,外焦内嫩的煎鸡蛋。我的三个妹妹,生日这一天,一定会有一个且只有一个煎鸡蛋,唯有我的生日比较独特,我是独子又是长子,母亲对我不论是在言语上,还是在行动中,都显得格外的关爱,我的饭碗里母亲放在大米饭下面的一定是两个鸡蛋。

母亲将煎鸡蛋剩余下来的油,分别倒入两个菜碗中,然后在菜碗里放上一些盐,再从开水瓶里倒一些开水到菜碗里,母亲的面汤就准备好了。

“这就是您做的面汤?”我不敢相信,这清汤寡水的一碗汤,就是父母亲每天吃的面汤。

“是的,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你爸爸最喜欢吃的。”母亲返头看着一脸疑惑的我,细声地回答。

看着母亲做的面汤,立马使我想到了有一款叫做阳春面的素面,这款阳春面,虽然清汤寡面,但却非常有名,简简单单的美味。

煎好了鸡蛋,旁边灶上的面条也就煮熟了,母亲赶紧将面条捞起来放入菜碗中,母亲的“阳春面”似乎也就做好了。

“刘谷,吃面条啰。”(“刘谷”是我父亲名字的前面两个字,也是我母亲叫父亲最亲亲昵的称呼)端着两碗面条放到饭桌上的同时,母亲大声呼唤着老伴。父亲清早起来,洗漱完后,就进了书房,坐在电脑前忙碌起来,他一直要忙到我母亲做好了面条,听到呼唤,他才慢慢从书房里走到餐桌旁。

“您忘记了放葱花。”站在一旁的我发觉砧板上的葱花没有放,急忙提醒母亲,同时连忙用手抓起一把葱花一个碗里放一点。

“我不要放葱花。”母亲一看急了,赶忙制止我。

“那你为什么早晨起来的头一件事就是切葱花?”我不解地问。

“你父亲吃面条少不了葱花的。”母亲脱口而出。

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切的葱花是专门替父亲准备的。

从书房里慢慢走到饭桌边的父亲,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在饭桌边坐下来吃阳春面,而是从旁边的窗台上,拿出二个玻璃瓶。我仔细一看,这二个玻璃瓶我早就十分熟悉,瓶子里装的都是儿时就喜欢拌在饭里面吃的,一瓶是油炸干酸菜,另一瓶则是油炸豆豉干辣椒。

父亲动作很是熟练,只见他分别在往两碗阳春面条里倒上一些油炸干酸菜、油炸豆豉干辣椒,将它们拌匀。做完这些,父母亲这才双双坐下来,津津有味地吃起独特的干扣干酸菜面条来。

看着俩个老人津津有味的吃相,我再也没有了吃辣椒炒肉做臊子的面条的想法了,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做起了干扣干酸菜面条,果然,“妈妈的味道”沁人心脾。

“好吃吧?!”正在我埋头有滋有味吃着干酸菜拌面的时候,抅搂着背的母亲站在我旁边,轻声地问。

“好吃好吃,我有好久没有吃到这样美味的面条了。”我情不自禁地说。

“既然好吃,等下我就做几瓶,你带回去吃。”母亲眉开眼笑,转背就去准备做油炸干酸菜了。

“好的好的。”母亲不说,我也有这个想法。

人们常说的“妈妈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妈妈的味道”就是小时候干酸菜的味道,青年时期红烧肉的味道,进入中年步入老年以后干酸菜的味道。

作者简介


     刘志宇,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湘潭市雨湖区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湖南教育》等省、市报刊杂志。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作品同等质量下,订户作品优先刊登!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一稿多投者,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温馨提示:投稿请附个人生活照及150字以内简介。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