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张剑程/无冕之王

 河南文学杂志 2021-06-03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张剑程

李志同,三十毛边。长得五短身材,其貌不扬。头发随他父亲,秃顶秃得早。看上去有点显老。他是接父亲的班进的市宗教局,不管怎么样还是算国家建制内的干部了。用马云的话说,现在干什么都不容易,当干部也一样,上面有领导管着,中间有同事盯着,下面还有群众看着,不勤奋工作不行,迟早混不下去;可是太勤奋了也不行,太勤奋了就像象棋里的车,活动半径大,做的事情多,自己死得也最快。要拿捏好这里面的分寸也实在不容易,李志同在单位既不冒尖,也不落后,几年下来,工作平平凡凡,职位不涨不跌。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李志同开始浮躁起来了,不管是在屋的还是在外头,逢人就说他现在是单位的领导,刚开始听他说这话,大家以为是他自嘲,开玩笑的,可是他总把自己是单位的领导上,正所谓谎言重复三遍也可以变成真理一样,大家开始有些相信他了。

首先相信他的是妻子方茹,丈夫虽然平时不怎么求上进,可是参加工作也有些年头了,工作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倒也规规矩矩,没犯什么错误啊,要是按资排辈当个小领导也很正常,要是连我都不相信他,还有谁相信他?如是,方茹率先垂范,带头夫唱妻随,逢人也开始说我家志同现在是领导了,还嗲声嗲气的一口一声“领导”“领导”的叫着。不仅如此,方茹还把以前丈夫承担的家务全部接了过来,他在家里再也不用烧饭了,不用拖地了,不用洗碗了,不用洗衣服了,不用接孩子了。方茹是想让自己的丈夫把精力全部用在工作上,当好自己的领导。

当所有的人相信或者将信将疑李志同真的当了领导的时候,有一个人的态度很坚决,那个人就是他的父亲,虽然父亲在言语上从来没有表态过信还是不信,可是他的内心独白总是那句话:

哼,你要是能当领导,那看门的张老头也能当局长了。

父亲的漠视让儿子很不以为然。

知道您不看好我,以为我当不了领导,可是在局机关里,我就是一奇葩,是个很另类的人才,像你们以前那样规规矩矩、勤勤恳恳就能当领导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终于轮到我这样的人出头了。

不管他怎么狡辩,父亲还是不相信儿子能当领导。

可是儿子在家里接电话时,总是一副领导的口气和架势,不是颐指气使,就是安排料理,再不就是在指责和批评对方,完全是一副领导的嘴脸,这架势也让老爷子对自己的判断出生过怀疑。难不成世道真的变了,我的奇葩儿子还真的当了领导?

其实,李志同说他当了领导,这里面是有猫腻的,存在着一个概率偷换的问题。

李志同所在的宗教局,是市里一百三十几个局级单位里面最小的一个局,从一把手局长到看门的保安,加起来不到三十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布局上和别的大局一样健全,李志同所在的科叫综合科,科里四人上班,两个副科长,两个办事员,两个副科长分别姓赵和钱,两个办事员一个姓孙,再一个就是李志同了,宗教局本来就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多少具体工作,难得有点事情也被局办公室和排在前面的其他科室给做了,一般轮不到他们综合科去做,所以他们综合科平时都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一个手机手中拿。两个科长两个兵,布局很合理,结构很平衡,大家各玩各的,相安无事。

可是最近局里的一次机构改革,把这个平衡给打破了。

市里关于机构改革的指示精神,是要求各下属机构克服机构臃肿,提高工作效益。可是能安排到局机关上班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王爷侯爷的,减那个都不行。一场机构改革下来,人员一个没有减,反而把它们综合科那个姓孙的提成了副科长。

李志同好一阵伤心,姓孙的比我晚来机关三年,工作毫无建树,凭什么就上去了呢?仔细想想,不就是因为他有个当副市长的表叔吗?自己没有这样的好亲戚,那也只能认倒霉了。

可是,让李志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姓孙的当了科长以后,他在科里的地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逆转,比以往变高了。他发现三个科长在私底下都纷纷向他套近乎,和他说话的语气充满巴结和讨好,刚开始,李志同有一点蒙圈,他们这是怎么了?怎么都巴结起我来了?时间一长,他慢慢悟出来了一个道理:当干部少于群众的时候,群众巴结干部,而当干部多于群众的时候,干部会反过来巴结群众,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自从摸到这个诀窍以后,李志同在科里的腰杆子硬了起来,说话办事俨然以“领导”自居,根本不把三个科长放在眼里,三个科长也都哄着他,让着他,有他们吃香的,也会有李志同辣的

因为三个科长都要用他,也都离不开他,他俨然成了他们的“领导”。

有一天,赵科长家的门被人注了五零二,他出不来门,在家里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他想到了李志同,忙给李志同打电话求救,李志同接到电话以后,迅速帮他找到开锁公司的师傅,不一会就把门弄开了,把赵科长解救出来了,赵科长千恩万谢,当即给李志同捎回了一箱“稻花香”。

还有一次,钱科长在娱乐会所打牌,说好了打三个风,五点下场,这个时间他正好去学校接孩子,可是三个风下来,马副局长输了两千多,他要赶本,坚持要求加一个风,官大一级压死人,钱科长当然不能拒绝,可是孩子没人接也不行啊,这时候,他想起了李志同,电话一通,李志同满口答应帮他去学校接孩子,让钱科长度过了难关。事后,钱科长在微信里给李志同发了一个两百元的大红包。

这样的事情多了,李志同成了综合科的香饽饽,三个科长也改口叫他“领导”了,虽然他也知道这里面有调侃的成分,但心里还是蛮舒服的。

科里有好几次开会,都是因为李志同迟到,搞得会议无法进行,三个科长傻傻地等他来了会议才能开始,每当看到这种情形,李志同心里就像抹了猪油一样舒坦。

你看,没有我,会都开不成,我不是领导谁是领导?

作者简介


     张剑程,湖北汉川人,现居武汉,职业撰稿人,湖北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数百篇文学作品散见于《长江日报》《长江文艺》《芳草》《南方都市报》《小说月刊》报刊,作品在省级国级大奖赛中获奖若干。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1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本刊订户稿件同等质量优先发表。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