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秦书day53:春天的故事——邓小平理论授课后记

 亘心为上 2021-06-03

天下午给20市营班讲《邓小平理论》的时候,越说越有感觉,尤其最后给学生放了一段小平同志南巡的视频,不知为何当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感动想哭的冲动。我感觉内心被触及到了,为此本期就来表达一番。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这两段出自歌曲《春天的故事》,演唱者是董文华,歌曲内容里提到的两个时间(1979与1992的春天),分别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这首歌是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1994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由董文华首次演唱。该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曲,2019年12月,入选“歌声唱响中国”——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十佳歌曲。

回想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我那时刚上小学二年级,家里还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那个时候央视每天总会播放几次这首歌,小时候的我,只是觉得这首歌很好听,并不知道歌词里的那位老人是谁,也不知道1979年与1992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当时间来到了1997年,我正上小学三年级,那年的春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我在电视上得知邓小平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93岁,全国都在深切哀悼小平同志。但是那个时候年幼的我还不是特别清楚小平同志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不过,小学时的我,内心也曾特别难受过,一位长寿老者就那样与世长辞了,让我怎能不伤心?直到我上了中学,进一步学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我才深深地明白了小平同志在全国人民心中的那个分量,才明白小平同志在我们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所起到的深远影响。后来上了大学又读了研,我越发地知道,小平同志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实实在在的影响。

但事情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党作出了正确决定之后,1979年的春天,国家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经济特区。当时就有一部分人忧心忡忡表示反对,因为他们很是担心,那样的决定与做法是不是意味着国家要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但随后的发展逐渐打消了他们的疑虑。1992年,88岁的小平同志来到深圳等特区,各种现代化建筑展现在他的眼前,迎面而来的现代气息,更让他欣慰。眼前那一幕幕也打消了原来有的人的疑虑与担心,深圳等特区仍然姓社并没有改姓资,我们国家也没有改姓资,我们仍坚定不移地走着社会主义道路。当年小平同志在南方各地发表了讲话,史称“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小平同志比较系统了阐述了一系列观点,这些观点即是后来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在重要历史转折中的伟大历史人物,他带领全党与全国人民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尊称他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这份历史贡献,我们唯有不断铭记与传承,于是我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他那份宝贵的思想遗产——邓小平理论。如今邓小平理论不仅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而且还于1999年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之中。

这就是那年春天的故事。伟人虽已逝,但他的思想却永放光芒。我们今人会一直沿着他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我们今人更会永远铭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