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秦书day83:聊点天问一号的事吧

 亘心为上 2021-06-03

一早起来,弄了点早餐,用罢,合肥好一番风雨大作。看着窗外的雨,思绪不觉间飘向了远处。

晚上吃饭的时候,刷扇贝新闻,我才知道,今天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了,这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第一次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次着陆探测器取名为『天问』,是有深意的。屈原曾在『天问』一篇里发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

古人对天象之神秘莫测,一直以来就有着无穷无尽的探索欲望。在那个科学尚未昌明的时代,天象总是被人为打上神秘的色彩。但是呢,我们的传统天文学仍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我们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就对日月等天象开始了观察,并且在陶器、石壁上刻绘下日月的象形图案。人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来确定时间、方向和历法,从而翻开了古代天文学的第一页。

我们的祖先在星象的观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日食、流星、客星(新星或超新星)的记录,这些天象记事对于今天的天文学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的观天仪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古代用去极度和入宿度来表示天体的位置,这个坐标系类似于现代的赤道坐标系,用赤道坐标来表示天体位置,后来成为世界通用的基本坐标系统。

开始于战国时代的浑仪就是用于观测天体坐标系统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它经过历代天文学家的改进,在唐宋时期基本定型。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又将其革新简化,创制了更为先进的简仪,可以分别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

除观测天体的仪器外,我国古代还制作了一种表演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象。它就是现代天球仪的祖先。宋代苏颂设计制作的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天文仪器制作史上的一个高峰。它集浑仪、浑象、报时装置于一体,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天文钟”。

有了这样先进精密的观测仪器,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们在天体测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留下了苏州石刻天文图、洛阳星图等许多珍贵的星图、星表,并形成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这样的独特的星区划分系统。

天文学发展成就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是历法的制订。我国古代在历法的制订上成就斐然。早在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中国就有了原始历法,后经历代历法家的改革,不断完善和提高,达到相当高的科学水平。这种古历法既考虑了朔望月,又顾及了回归年,是世界独具一格的阴阳合历。

因此,真是可以这么说,我们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进入现代中国,我们国家的天文学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探索宇宙的脚步一直未停下。『天问』便足以证明我们的心志。相信未来,在那浩渺的宇宙,我们会建立一个又一个奇迹。

今天聊的内容,其中关于古代天文学成就的内容,我参考了李春才先生2004年发在大众科技报上的内容。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说得真是好。我们生于天地之间,就当胸怀宇宙。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今天就说到这,明天再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