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秦书day91:聊点关于慎独的事吧

 亘心为上 2021-06-03

5月23日,一个平常的周末,距离423读书节刚好一月。在这一个月里,零零星星地读了点书,多数时候习惯晚饭时候的得到听书。到目前为止,在得到共听了三百七十多本书。

晚间吃完饭,看到了一条扇贝新闻,一条关于目前世界上独居现象的报道。越来越原子化的今天,个性化自由越来越看重。独居,也并不意味着就孤独,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内心坚强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更好理解自己的时刻。

我们古人曾一直看重慎独』。《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古人把慎独看得很高,原因正是从基于个人道德来说的。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人行于世上,个人道德水准如何,很多时候是可以通过一些公共场合行为表现来反映出来的。有的很自律,在公共场合,很注意言行。而有的人就不自律,特别不注意个人言行,在公共场合不守基本公德。这样的说到底就是平时缺乏了慎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如果要换一个词来表达,我觉得那就是自省,即自我反省。昔日孔子曾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多次反省自我,这就是孔子他的慎独做法。拥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人,也就是拥有自律的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在他《论共产党人的修养》一书里就特别强调,要自省、自重、自律、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并且学会养成自主习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严格自律,毫不懈怠,做堂堂正正的一个人。

当然,是需要强大自制力为前提的。能不能做到,也不是光靠口号就行的。身处如今这个现代社会,来自方方面面的欲望与压力,要想一直保持慎独的能力或反省的能力,就得训练一个强大的内心。

我们身处世间,与人为善,不做以邻为壑之人,也不做处处恶意揣测他人之人,我们当选择善良,相信结果定然会收获很多的朋友。我们都当坚信这一点,因为只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温暖的空间与存在。

此处引用一位扇贝网友的话吧,在如此复杂的社会中,不论如何,我仍然在找寻着那能让我将真心赠予的人愿我们的这个世界再多一些温暖,温暖……今天就聊到这,明天再接着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