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做到一心二用之前,要记得一心一意

 毒鸡汤 2021-06-03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1想要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少

朋友最近学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时间管理法”,不是罗志祥的时间管理法哦,大家首先不要想歪了。

他的这个时间管理法是正儿八经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乍一听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但是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自己亲身经历过后才知道。

朋友提到的这个时间管理法主要内容,是讲到如何利用“双重”的时间,实现时间“折叠”。

比如吃饭的时候可以追剧、洗澡的时候可以背单词、做工作的时候可以听歌……

课程有一句极其令人心动的口号:只要学好了我们的课程,就相当于用一倍的时间收获双倍的成功。

对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而言,“时间不够”确实是很多年轻人正在面临的现状,合理分配时间也确实是一门学问,所以这样的营销文案自然就吸引了朋友,以及一大批时间焦虑的消费者们,它们觉得这个课程,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

本来两件事情分开做的话需要两个小时,但是放在一起做的话只需要一个小时出头,那么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多出了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别的事情。

这个想法确实挺美好的,但是如果真正实践起来,肯定是没有这么轻松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也不是没有。

比如很多人都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备考,以为可以花一份时间收获两份工作,结果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同时驾驭两份工作的能力。

想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几头忙碌之下却是什么都没做好。

2多少专注换多少成功

在朋友给我疯狂安利这个“时间管理法”之后,我也抱着好奇的态度去旁听过几次,所以可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后续。

也不是说这个方法不对,只能说我本人不是很适应这种方式,我按照老师谈到的时间合理分配做了重叠:

一边吃饭一边追剧,本来以为会节约下来时间,结果原本20分钟就可以吃完的饭,却花了一个半小时左右;

处理工作的时候,本来以为听歌可以放松心态,结果却发现歌曲的各种旋律反而让我更加不安起来;

还有就是走路的时候回复消息,用命换来的时间,不要也罢。(这个大家万万学不得,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经过了几次的挫败过后,我算是彻底得出结论了:

平时的时候,我连专心做一件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可能同时做好多件事情,而且,我们为什么总是想着要去同时完成多件事情呢?

当我们专注一件事情时,成功率能够达到60%—80%,但是如果我们同时把精力投入到很多事情上的话,成功率就会直接下降至30%—40%。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失败,其实并不是自己能力不够,而是我们想要的太多,明明一个结果就够了,却贪心想要获得全部的成功。

专注力越高就意味着成功的几率越高,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3“专注”也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我们把能够同时一心二用的人,和只能一心一意的人分为两类,有一个很直观的解释:

能够同时考虑多件事情的人,是“多线程”思维;一次只能够考虑一件事情的人,是“单线程”思维。

在你们看来,是不是都觉得多线程一定优于单线程呢,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就拿考各种资格证和学术研究打比方,资格证一般都分笔试和面试,适合头脑灵活的多线程思维,但是学术研究严苛谨慎,要求科研人员必须是单线程思维,因为只有足够的专注力才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度。

思维灵活跳跃是多线程这类人的优势,但同时多线程的人注意力,也很难全部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他们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杂而不精”,通俗解释就是说:

什么东西都会一点,但同时什么东西都不能做到最擅长。

我虽然很佩服能够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人,但是我也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单线程思维有什么不好,就像走路一样,虽然走得有些慢,但是能够走得很稳。

我不能做到同时完成很多事情,但至少能够保证当下的事情会朝着我的预期发展,最后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有人总结“人生十大本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专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所以单线程的人不要沮丧,你所拥有的财富远远超过你的预期。

你或许会看到别人同时做很多事情,但是你却不知道他们是否成功了,有多少个开头不重要,能有多少个结尾才是最重要的。

普通人能够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已经是足够了不起了,在我们不能做到一心二用之前,对于每件事情的一心一意,都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毒鸡汤的分号。在这里,毒哥和你聊聊职场那些事,一起成长。毒哥新书《别装得无懈可击,却活得软弱无力》热卖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