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洞察力,从哪里来?

 dawn的图书馆 2021-06-03

《教父》里有句话影响了很多人:“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一眼看透本质,一语中的的洞察力,绝对会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得心应手。不论是从政、经商还是做学问,能够准确看清事物本质、把握人性的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大都游刃有余。当然,洞察力不会凭空而来,它和我们的天份、阅历和学识都有很大的关系。

人的洞察力,从哪里来?

《教父》里面的很多话,都可以奉为经典

一、人的洞察力和天份有很大关系

“刘邦不习文学,而性情明达,好计谋,善于听取臣下之言。”刘邦就是中国历史上洞察力天份过人的例子,他出身平民,没读过什么书,四十来岁了,还只是个小小的亭长。他给别人的印象就是没有大志,喜欢吹牛,不能干活,不治产业,没有收入,从来没干成什么大事。但是,就是这么个人,却在秦末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中,削平群雄,在复杂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中胜出,最后当上了皇帝。这个,不能仅靠运气就能够解释的。

易中天有言:“胜利者总是属于那些洞悉人性的人。”刘邦的见识和洞察力,都是冠绝一世的。刘邦的的水平到底高在哪里,洞察力体现在哪?正面、直接的例子并不多见,能见到的,大都是刘邦如何善于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的范例。其实部属众多,意见纷纭,能在众多意见中选出正确的那个,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大本事。有人总把刘邦战胜项羽,看作流氓对贵族的胜利。实际上,项羽昧于形势,在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大势是前提下,仍然大封诸侯,导致征战不已,而刘邦始终坚持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二人洞察力的高下,可见一斑。作为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聪明人,张良的智慧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刘邦献策,刘邦很赏识,常采用他的计策,而张良对别人讲《太公兵法》,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殆天授。”从此便一直跟随刘邦。刘邦的洞察力,大半应该是来源于天份。

人的洞察力,从哪里来?

影视剧中的刘邦形象,创业开局之难,超乎想象

二、普通人的洞察力,和学历无关,和学识有关

依靠天份,对很多人来说难度系数极高,普通人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而获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人对历史的思维逻辑基础是“知历史便能懂未来”,“历史往往会出现惊人般的相似,但却不会简单的重复。”说中国人是最重视历史的民族也不为过。不是学历高了,洞察力就高,有益于提高洞察力的知识,其实大多隐藏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他人的智慧、经验和教训,如点点繁星在史籍中闪烁。“历史的相似性”,使借鉴历史认清我们当前及未来面对的问题,具有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学史有助于提高洞察力,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人的洞察力,从哪里来?

《资治通鉴》,中国古代智慧集大成者

三、普通人的洞察力,和年龄无关,和经历有关

在实践中磨练,是普通人提高洞察力的最终途径。“知行合一”,才能收到实效。而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郭德纲曾说:“活得明白,与时间无关,跟经历有关。三岁经历一个事儿这辈子就明白了,活到九十五还没经历这个事儿他也明白不了。”而经历这件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必须“亲自”上阵——仗剑走天涯,去看看世界的繁华。看世界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读万卷书,一种是行万里路。二者缺一不可。读万卷书,走不出去,最多是个书童;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不受天磨非好汉”相比顺境,逆境更锻炼人,相比成功,挫折和失败更锻炼。所以,年轻人要勇于实践,通过生活的磨练,了提高自己的洞察力。

人的洞察力,从哪里来?

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