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吻》-- 用最高雅的方式开最野的车

 新用户8327eCUR 2021-06-03

所有的艺术都是色情的。


!


世界上有多少艺术家可以集才华与商业于一身?

克利姆特绝对应该有姓名!

古斯塔夫·克利姆特

(1862-1918)

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他出生在一个金匠家庭。14岁开始学作画,19岁便加入了权威美术协会。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克利姆特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学院派主流的技法,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收获的订单也都是来自权贵们。

早年经历

35岁以前的克利姆特是个乖乖遵守传统技法的壁画家,可以透过他早期的作品看出当时正流行的保守细腻的学院派风格。

寓言》(Fable,1883)

玛丽布雷乌尼格的人像》

(Bildnis Marie Breunig,1894)

这幅画创作与克利姆特32岁的时候

算是他创作生涯中最后的“正常阶段”

他曾经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获得业内无数好评,收到过来自奥匈帝国皇帝颁发的黄金勋章;而后又成为了慕尼黑大学维也纳大学的荣誉会员。

25岁的克利姆特

然而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往往需要的不只是出色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合适的时机。

世纪末的维也纳,是一个无数思想正在碰撞的年代。彼时的克林姆特在业内已经是一位成熟的画家了,然而过于保守的创作形式却意味着另一个负面,那就是“平平无奇”


于是克利姆特不断地发掘并采纳新的艺术风格,勇敢创新。但这一举动激怒了当时保守的学者们,1894年,克利姆特受托为维也纳大学的天花板创作。

他为维也纳大学所创作的《哲学》、《医学》与《法学》由于题材的尖锐与激进,被当时的学者批判为“色情”“消极”“堕落”,除此之外更是受到了四面八方群体性的批判。最终这三幅作品没能在维也纳大学的天花板出现,而它们也成为了克利姆特接受的最后一个公众任务。


维也纳分离派

1987年,克利姆特联合了当时在维也纳与他志同道合的一批“叛逆青年”,创立了“维也纳分离派”并担任了第一任主席,口号为:

  “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

1897年于维也纳建立的“分离派”大楼的外墙

“分离派”旨在为年轻的创作者提供创作、发表的平台。就此,克利姆特与传统美学决裂。此后他曾在作品《真相》(Nuda Verita,1899)中用艺术的手法解释了他的创作理念。

“如果你不能以你的成就与艺术满足所有人,那么满足少数人吧。满足全部便坏。”

截自《真相》(Nuda Verita,1899)


金色时期

克利姆特待在“分离派”直到1908年,在这期间他创作了《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茱蒂丝一号》、《吻》等作品,由于这些画作常常使用金箔,且备受好评。这一时期,便被称作是克林姆特的“金色时期”。


《茱蒂丝一号》(Judith I,1901)


《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1907)

关于《吻》

《吻》(Kiss,1907-1908)

《吻》现收藏于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的原作是一副1.8m*1.8m的正方形作品,整幅作品是由油彩和金箔银片,铜片,珊瑚等材料完成。因为受到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影响,整张画的结构是上下撑满画幅,下半部分延伸至画外

上下撑满画幅

下半部分延伸至画外


画面的主体是一对正在亲吻的恋人,而他们采取的接吻方式是最简单的脸颊吻。  ▲ 

虽然整体看起来十分纯情,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这幅画就会发现,他在画中用了许多方式在“飙车”。


!


首先,画中的男人的头饰是一个常春藤花冠。

乍一看平平无奇,可是当我们翻阅希腊神话就会发现,常春藤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圣物,而他在希腊神话中代表狂欢、欢乐和繁殖。

参考意大利画家GiuseppeChiari笔下的狄俄尼索斯

此外,不少评论家都认为,画中男人衣服的正方形图案和女人衣服上的原型图案也有极其明显的性暗示。

男性衣服上的长方形和女性衣服上的圆形图案

(今天谁也别想下车!)

克利姆特从不吝啬对女性的认同和赞美,同样在这幅画上也不难看出他的态度。

画中的女性是跪在草地上的,如果她站起来的话将要比画中的男性高出许多。有人认为,这让画中的女性变成了爱情的主导者

对比男性在这幅画中沉醉的亲吻着女人的脸颊,并没有索要舌吻。透露出了“即使没有回应,也心甘情愿奉献自己的爱意”的内涵,也侧面证明了“女性为主导”这一观点。

我们却无法精准的解读女人脸上的表情。她仿佛迟疑拒绝,却又深陷这场情欲当中,没有回吻,只是勾住了对方的脖颈,半推半就。

而这对恋人所处的位置正是悬崖边上,有人认为这也是克利姆特对爱情的解读:“危险却让人无法拒绝地沉溺其中。”

 1908年《吻》首次公开展出,但遭到了猛烈的负面攻击,艺术家认为这幅画饱含着下流低俗的色情意味,但克利姆特的艺术造诣却得到了认可,展览还未结束,奥地利政府便收购了这幅画。

克利姆特运用金银片、铜、珊瑚让这幅画熠熠生辉,而青草地的绿色,野花的黄色、粉色、紫色调和了黄金带给人的冲击感,整幅画热烈而温柔,使得这幅画成为了一件名副其实的“艺术品”。

克林姆特很少有记录自己的习惯,他曾说:

 

我从来没画过自画像。我对把自己当作绘画主题,比画其他人更缺乏兴趣,而女人优先重要。我没什么特别的。我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着画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地看看我的画。

“女性”占据了克利姆特大部分的创作主题。情爱与性,人体和衣物之下的留白,他的作品总是可以满足观众对视觉和想象的双重愉悦。

小编觉得他并不是缺乏画自己的兴趣。事实上,他的每一张画都在“画自己”,他把自己纷纷的情欲,打破传统的勇气,对自由创作的追求,揉进了一张张金灿灿的金箔里,而后穿越百年,把这种态度传递给了所有观众。

关于克利姆特,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关于他的传记电影 《情欲克林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大家下期想看哪位艺术家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来找小缪玩



微信号 : themuseart-uk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