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师专访 MUSE × Gao Zixuan留学经验与作品集分享

 新用户8327eCUR 2021-06-03

PORTFOLIO COACH

INTRODUCTION

ARCHITECT

Gao Zixuan

高紫璇

Master Of Art Degree

The Royal College Of Art 

MAE ARCHITECTURE PORTFOLIO COACH

建筑空间人们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成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空间功能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二者是不可能分割的。在我们完成一个好的作品就好像给予了建筑空间新的生命,人类与世界的接口有五个: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所谓的五感是也。我们出国留学读建筑学,城市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的感悟是一样的,每一次熬夜,每一个认真的完成的设计,每一次精心准备的presentation,每一次在汇报方案时老师给予的feedback,每一次都是我们在学习设计过程中的伟大提升,这些珍贵的每一次都是我们留学留下的足迹。

今天我们邀请到硕士毕业于RCA的学姐高紫璇,跟大家聊一聊出国留学以及读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与体验?另外,学姐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建筑作品集方面的想法与感悟。

导师介绍

 

四川美术学院

本科

The Royal College Of Art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室内空间设计硕士

【Awards】 

2018-12-14

四川美术学院第22届学生作品年展

深圳湾壹号 一 居室陈列设计

纯羊主义 一 餐饮空间设计

2019-05-22

四川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

木场 一 艺术介入乡村空间装置设计探索

2019-06

重庆市优秀大学毕业生

                导师作品  1                

WOOD LAND

Installation Design

                导师作品  2                

85 NEW WAVE

为何选择出国念室内空间设计专业?

本科前期让我对建筑有了浅显初步的了解,并且学习了水彩空间等表达方式。本科后期我学习了餐饮,展示,软装,办公空间设计等课程学习到了较为规范的设计步骤。在毕业创作和毕业后期我意识到了前期调研和逻辑的重要性并且让作品每一步都有理可依。在毕业一年后我开始沉迷于当代艺术并且常去美术馆看展,我认为艺术是创作者价值观和寻求自身身份的表达,寻求来源于历史,所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可能更多了解学习古文化,并将其用新的手法用于空间设计。

您觉得国内外建筑学教育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国外的教学更注重方法论和注重培养学生设计体系。国外要求每一步都要有逻辑性,成果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来的,老师很关注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他们会用How, Why and What的方式不断追问你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此外,老师喜欢让学生再利用,再创造,而不是凭空想象。再设计过程中老师不断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自己做的手工模型中找到新的思路和发现问题。

国外院校偏好什么样的作品集?

1.有新意,有创意,有逻辑的作品集都是老师喜欢的,并且所有的作品都需要有逻辑,有依据.

2. 将思维眼界放大,关注尽量有深度且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关注心理学,社会问题,人文,宗教等都可成为作品的出发点。

3.作品可以不用很宏大,也不必要刻意做大面积的设计才叫有工作量,要把作品集的前期调研到中期设计发展和推测以及后期都要逻辑有序的完善。

4. 避免简单的装修装饰设计,因为面试官希望能从你的作品集中看到你有没有读研究生的能力。

针对申请空间设计专业的学生,您有哪些建议?

1. 在前期调研方面多看与自己专业不太相关的书籍,拓展不同领域的知识,比如可以看《未来简史》《社会心理学》等一些书籍。找到你认为有意思的点然后进行深入。

2. 多出去走走,去观察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举止来刺激大脑,切记想当然和自娱自乐,以及避开自己最初想好的结果因为那样你已经失去了很多可能性和选择权利。

3.在空间推导和模型方面,建议多做手工模型,不管是十个还是二十个想法都用手工做出来。模型可以很小也可以不那么完美,它的作用是让你思路更清晰和更能直观的分析利弊,不要停留在感觉上。

4. 后期表现避免花里胡哨,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让人产生歧义即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