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大学生青海失联再引男女对立骂战:受害者无罪,就不用保护自己了么?

 毒鸡汤 2021-06-03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1

这两天,来女士事件余波未平,女大学生在青海失联的消息,再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四川籍女大学生黄雨蒙,在7月5日独自乘坐火车从南京到格尔木,7月7日早上跟朋友微信联系后,就再无音讯。而根据警方调查,黄雨蒙曾在7月7日约出租到可可西里,而7月8日手机定位到达青海玉树。

事件被曝光之后,媒体们争相报道,向社会征求有价值的信息,也有一些媒体就这件事发出讨论,呼吁人们关注出行和女性安全问题。

然而,广州日报在微博上的一个“女生应不应该独自出游”的投票,让评论区彻底炸了锅。

就事论事,单看投票本身,的确有不严谨的地方,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有独自出游的自由,这个不应该是值得讨论的事。

但结合语境来说,这个投票是和此次女大学生失踪的事件放在一起的,按照阅读习惯和常识,投票中的“独自出游”自然不是指女生周末到离家两公里的景区爬山,而是到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独自远行。

没想到,广州日报的这个罪不至死的失误,令评论区再次沦为男女对立骂战的修罗场。

放眼下去,正经讨论这件事本身和女性安全问题的就没有几个,最活跃的那些反而是“关女生什么事”、“不骂罪犯,反而骂受害者”、“大清亡了”之类的挑衅性十足、把矛盾上升到性别层面的评论。

且不说这件事还没有定论,女大学生是自己走失了、遇到野兽了还是被人侵害了,尚且不得而知,退一万步说,就算最后证明真的就是人渣男人害了女大学生,就真的“不关女生的事”了么?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理顺一下逻辑。

2

身为女性,应不应该特别注意出行安全?

这个问题如果在早些年提出来,人们应该会用看智障的眼神来看提问者:这也好意思成为一个问题?

毕竟,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与男生相比,女生出门要格外小心,千万不要被坏人有机可乘。

然而,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思潮的兴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产生了变化。

最古早的对大众思维产生颠覆性变化的,应该就是网络名句“我可以骚,你不能扰”。

这句话是有语境的,针对的是当时社会上甚嚣尘上的荡妇羞辱。

荡妇羞辱的关键词,就是“活该”:“她裙子这么短,活该被偷拍”、“她这么晚还出门,活该被性侵”、“单独和同学约会还打扮得这么漂亮,被下药不就活该么”……

女生们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活该”,受到了侵害还要饱受指责,另一边,人们却对男性显得相当宽容。

这种明显的双标,令早已饱受歧视的女性揭竿而起,掀起声势浩荡的反荡妇羞辱的风潮。

很多女生那时才意识到:原来我是不必如此畏首畏尾的,原来受侵害不是我的错。

也有更多的男性开始反省自己的想法,整个社会舆论往更开明的方向发展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方向歪了。

网上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攻势投向“女性觉醒”,从“受害者无罪”到“穿衣自由”到“婚驴”,男性和女性这两个原本相互依存的阵营,不知从什么时候就对立了起来,变成你死我活。

有人提醒女性深夜不要独自出门,下面有人喷:“出门是女性的自由,又不违法,凭什么不让女生出门,就应该规定不让男人出门,天下太平。”

社会发生了侵害女性的事故,有人建议女生随身携带防狼装备,下面有人喷:“为什么要女生防狼,而不谴责男人施暴?合着受侵犯还是女人的错咯?”

还有些鸡汤文三番四次引用类似下图的观点,高呼“我可以骚你不能扰”,正义大旗飘飘。

种种熟悉的配方不一而足,只要每次一有类似的事件发生,评论必成修罗场,渐渐地,普通人沉默了,只剩下些谁也不服谁的男男女女,左口一个“女拳”,右口一个“直男癌”,撕得天昏地暗。

但我们抛开这种偏激的对立情绪,单纯看问题,问问自己或身边人:提醒女性注意安全,真的有错吗?

首先,女权也好,女拳也好,都必须承认一个铁打的事实: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生理上有着天然的劣势。

假设一个人走在夜路上想打劫,在他左边是一个男生,身高1米8体重一百八,隐隐还能看到手臂上的肌肉腱子;在他右边是一个女生,身高1米6体重不过百,拖着行李箱都走得气喘吁吁,傻子都知道他会对哪个下手啊!

诚然,不论男女都要注意安全,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女生要比男生更加注意自身安全,这不也是事实么。

这跟什么性别歧视、女性自由完全没有关系,就跟你知道有了疫情,就不会跟1000个不戴口罩的人一起开party一样,不是自由的问题,而是风险的问题。

注意安全,保护自己,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常识。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你被侵害了,哪怕全世界都帮你谴责罪犯,你受的侵害就会补回来了么?

而那些“我能骚你不可以扰”、“受害者无罪”的理论固然正确,但问题是,它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啊。

诚然,无论女生穿得再清凉、浪得再晚、喝得再多酒,都不是男人们侵犯她的理由,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权利,这样做是违法的。

但事实不就是禁不住有人要违法么?

人人都安分守己,哪还来那么多英明神武的警察叔叔?

假如你遇上了要侵害你的人,你是相信自己瞬间化身蝙蝠侠消灭一切罪恶,是一顿“我能骚你不可以扰”的说教,就能让罪犯放下屠刀,还是拿出防狼工具保你狗命?

或者直接杜绝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少做一点可能会招来危险的行为呢?

我们的世界,还没发展到夜不闭户的那个地步,在罪恶存在的现实条件下,鼓励普通人自保,跟遣不谴责犯罪者,完全是两个概念。

换句话说,大家都知道受害者无罪,但为什么要有受害者呢?

提高警惕、防微杜渐,尽可能远离危险,平凡但平安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比粗心大意身心受害,然后全世界为你惋惜和鸣不平好么?

男性也好,女性也好,每个人都有出行的自由,但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思虑不周而导致了本可以规避的危险,不活该,但也不应该。

而那些每次都模糊焦点,淡化发人深省的教训,反而刻意制造男女对立蹭热度的媒体,才真真是最恶臭。

3

诚然,哪怕是再谨小慎微的人,都不可能100%规避到所有的潜在危险。

我们确实不该马后炮地指责受害者,但就这次女大学生失联的事件而言,事情本不至于到这个地步的。

一说到青海、西藏,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

纯洁无暇的雪山、荡涤灵魂的盐湖,文艺青年心中的天堂。

但事实上,这些地方存在着大片未开发地区,甚至是无人区,旅途上的艰险非一般人能想象,天气、地质、野生动物方面的问题更是考验专业知识,就算是专业探险队员也不敢托大。

而黄雨蒙独自一人到这里旅行,又没有开车,一路上会遭遇什么状况,真的不敢想。

哪怕我们不应该刻薄地谴责,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她不够审慎,才导致了后续一系列风波。

而评论里那些“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权”、“怎么不问应不应该犯罪”之流,就纯粹是为杠而杠了。

而究竟又是什么导致现在的互联网杠精四起、戾气十足呢?

以“拳师”为代表的极端思想大V,太过泛滥,野蛮生长,已经严重污染了互联网环境。

现代青年,哪个不是离了手机就要死要活,陪手机的时间比陪老妈还要长,你在手机里看到的内容,直接间接都影响了你的三观。

而大家都知道,某些极端V为了蹭热度,是不会有底线的。

注意安全这种老套道理,哪有“女拳”、“直男癌”引人注目?

哪怕没有话题,也要创造话题来杠。

就拿之前Papi酱被骂成“婚驴”这件事来说,孩子跟父亲姓居然也变成十恶不赦,直接侮辱了全中国99%的妈妈。

大家都知道这是杠精,这不对啊,那些在网上骂得不亦乐乎的键盘侠,谁敢跟自己老妈说“你生我出来却让我跟老爸姓,你就是驴”呢?

但目的不也达到了么?连上几天热搜,全国讨论,各行各业的大V们也就这个无中生有的问题展开讨论,始作俑者简直大获全胜。

男女对立撕得越厉害,始作俑者们就越欢,就连三观正常的人说几句公道话,也被杠得遍体鳞伤。

看热闹不嫌事大,谁还在意你吃了几碗粉?

而最可怕的是,不少围观群众的三观,就这样被带歪了。

就在昨天,微博上一个#漫展偷拍#的话题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有一说一,在这个事件上,公开场合摆撩人姿势打擦边球的女生、偷拍人裙底的摄影师、骂人“有病”,还把不打码的视频放上网的女生,都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摄影师尤其恶臭,没得洗。

但这件事从头到尾,群众们的讨论的点就不在“安全裤”上,而在穿制服的女生在公开场合做这种动作合不合理上。

换句话说,就算她穿的是羽绒裤,摆这种姿势也是不太得体的。

但这个话题下面的最热门微博长这样:

一句“别人的态度”,下面是一个关于外国女性解放身体,不再戴胸罩的视频。

下面的评论义愤填膺:“穿什么是女性的自由”、“穿什么都不应该被偷拍”、“都是摄影师的错”、“骂女生的也是醉了”、“如果是男人这么做会有人骂他吗”。

啧,又是熟悉的味道。

当然也不乏有头脑清醒,没有被带歪的,然而从点赞数就看得出来,曲高和寡。

令很多正常人深恶痛绝的男女对立,很多时候都是这样被营造出来的。

模糊焦点、上纲上线,将一切都归结为“父权”、“女权”,就能将极端思想的利益最大化。

幸好,现在微博官方也开始出马,整治这些恶意宣扬对立的垃圾。

群众们的观念是螺旋上升的,希望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类型的问题,不要被她们卖了,还为她们数钱。

4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很吊诡的时代。

人们的观念开放么,言论自由么?答案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一方面,惊世骇俗的观念和言论,隔三岔五横空出世,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毫无营养的“杠精”、“键盘侠”,都能找到一席之地。

但另一方面,真正应该发声的人,却显得很沉默。

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被侵害,但永远不敢发声的女性呢?我不敢想象。

被侵害的男性呢?

事实证明,男性被侵害的情况绝不罕见,昨天的新闻,还热乎呢:

长期以来的“男孩子不会吃亏”、“还是不是男人”之类的羞辱,同样把男性压得喘不过气来。

男性和女性,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在应该得到的权利上,不应该分男女。

而要让更多人发声的前提,就是友善、宽容的舆论环境。

不要动不动就“活该”、“男人怎么怎么样”、“女人怎么怎么样”,更不要一言不合就拿性别开炮,加深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只有对所有男人和女人都友善起来,才有机会让更多的人发声,让社会得到真正的进步,而不是单纯让极端杠精们,隔着键盘发泄负面的情绪。

现在每天打开微博,什么事都能联系到男女对立上,我真是要吐了。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

文 | 毒哥&玉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