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一个从业者眼中的质感涂料“决定性因素”演变史

 涂料经文库 2021-06-03

很久了,一直想写一点关于涂料的东西。转眼间做DANILO涂料已经十一年了,这十一年内经历了许多,也学到了不少,从一个杭州做窗帘的半爷们摇身变成了中国石灰基涂料的“Godfather”,当然行业教父称谓万不敢当,但至少,说明我已经深入其中了。

涂料的范畴非常广,但家装行业的涂料主要指的是内外墙,地面及一些家俱表面的漆类材料,而墙面涂料则主要有单色和艺术质感的区分。DANILO涂料属于比较典型的艺术质感涂料,与其称其为艺术涂料,其实她更偏重于质感,使用功能上她跟其他常规概念里的艺术涂料有着很大的区别,她是一款在工装和家装领域都可以大面积使用的墙面质感装饰材料。从外墙到内墙,从顶面到墙面乃至地面,都有DANILO涂料的身影。

十几年前,因为国内市场的认知度存在局限,类似DANILO这种类型的涂料也跟其他的艺术涂料一样,主要用于一些局部的背景墙面,施工上更注重于手法上的一些变化,如意大利手法点花,仿石材、仿布纹、仿金属等等,施工面积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量的缺失直接约束了艺术质感涂料这个小众行业的发展。这种状态持续了五六年。

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设计水平与国外的设计领域逐渐接轨,大批优秀设计师涌出国门,带回了一些全新的设计理念,类似于DANILO这种类型的质感涂料开始大面积出现家装的墙面、顶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背景墙装饰了。

当然DANILO涂料大面积使用跟近年来的设计流行趋势的转变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前些年国内的设计装饰风格主要以欧式、法式、美式、传统中式风格为主导,而这些年逐渐转化为向现代简约、极简、现代轻奢、现代中式等风格为主导的室内装饰风格,而恰恰后者是DANILO涂料可以肆意发挥的强项。

十年前,我以为一个好的质感涂料案例作品,50%取决于涂料自身的品质,材质决定一切,30%取决于工人师傅的施工工艺,余下的20%来自于设计师对涂料的运用与理解。

四年后,我的理解逐渐有了变化,40%的材质,40%施工工艺,20%依然是设计师的运用与理解,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涂料行业的不断发展,与DANILO涂料类似的进口质感涂料品牌逐渐多了起来,乃至一些国内质感涂料品牌的崛起,DANILO涂料在材质上的优势渐渐削弱,从50%的作用下降到40%,但好东西依然是好东西,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工艺的作用慢慢地突显出来,譬如好的食材还需要有好的厨师,才能做出一顿佳肴。所以我开始不停的走工地,督促和鼓励工人师傅,强调工艺的重要性,不断的提升施工工艺及细节处理,提高整体案例的品质,让DANILO继续高调走在同品类涂料品牌的前列。

再过了二年,我发现这种观念又悄悄地在变化了。设计师对涂料的理解逐渐起到了主导作用,40%设计师的运用与理解,30%的材质,30%的施工工艺。近几年不断涌现出一些亮眼的质感涂料案例,设计师对质感涂料的理解不断深入,使质感涂料得到了大面积的使用与发挥,同时这也把设计师设计水平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现在很多的设计师对于涂料的理解与运用依然缺乏,有些是会用,但不够理解。对质感涂料工艺及品质在整个案例作品中的作用重视度还不够,总觉得涂料嘛都差不多,好坏看上去没什么太大区别,只要达到我的设计感觉就可以了。

这种思想要不得,你要的是一个设计作品,而不是个摄影作品,光拍照看着好看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好的设计作品要经得起现场推敲,不能忽略了任何一个质感,任何一个细节收口。而这些恰恰需要这剩余的30%材质,30%工艺,这两者相加的作用在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中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涂料虽然在整个装修的材料金额比重上占得不算太大,跟木作、石材、软装家俱等相比还差之甚远,但它在整体的装饰效果中的比重却是很大的,因为它涵盖了太大的面积。所以,设计师对涂料的运用把控在整体的设计中也是尤其重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