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大学十家附属医院全部参战 累计投入超5000人次挺进抗疫一线

 昵称散步收藏 2021-06-03

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截至6月1日24时,中山大学10家附属医院一线核酸检测医务人员累计投入5484人次,累计采样768673份,在佛山、广州、深圳、珠海的抗疫最前线都能看到“中大医者”的战“疫”身影。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表示,疫情就是命令,中山大学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部署,十家附属医院快速行动,集结精锐力量应对这次“家门口”的疫情。

5月26日,中山大学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对附属医院作出指示,要求在做好医院防控工作的同时,坚决响应当地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疫情防控部署,展现中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当天中大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部署学校防疫措施。“我们首先要响应上级部门要求,做好校园防疫工作,这样我们附属医院就可以集中火力去支援最需要援助的地方。”陈春声说。

连日来,中山大学十家医院积极响应,先后派出多支精锐力量奔赴各个检测现场,他们有的连夜赶赴一线,有的连轴转“换防”。截至6月1日24时,中山大学十家附属医院全部参与此次抗疫的核酸检测工作,先后累计派出5484人次奔赴一线,累计采样768673份,为这一次疫情作出重大贡献。中大每一家附属医院“一接到上级通知,医护人员立即积极踊跃报名,'我年轻,通宵那个批次我上吧’'我对那个片区熟悉,我报名!’……”

中大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身边的感人故事,汇成一股正能量也感动着、教育着中大学子。5月30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新体育馆内,当等候检测的学生看到刚结束佛山任务便赶来驰援的医护人员入场时,他们自发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场面振奋人心。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不仅抗疫尽责,在一线遇到突发情况,还凭借精湛医术为群众化险为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张力强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一位核酸检测的女士清除卡喉的异物,救回了一条生命。而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主治医师李志鹏在核酸检测过程中遇到一位下颌骨脱臼的群众,“顺手”就给他复位了,赢得群众称赞。

据介绍,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不仅派出精锐力量执行核酸检测任务,还出动2辆“移动方舱实验室”。在佛山承担核酸检测任务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向记者介绍,中大附属第一医院派驻8位核酸检测人员轮班入舱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实现就地取样,就地检测,最快40分钟完成检测;而且移动实验室可以24小时不停歇开展检测,8名队员轮班工作,每天检测样本数量超过3000人次。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派出的“移动方舱实验室”是一辆13.7米长的移动核酸检测车,通过“就地采样、就地检测”的方式,可以节省核酸样本的运送时间,极大提高核酸检测效率。据专家介绍,“移动方舱实验室”内设有试剂准备间、样品处理间、扩增PCR间,可满足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所有需求。三个实验区域相互隔离、彼此独立,确保检测人员和环境安全。(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中山大学十家附属医院全部参战 累计投入超5000人次挺进抗疫一线

中大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深入社区为103岁老人检测

中山大学十家附属医院全部参战 累计投入超5000人次挺进抗疫一线

深夜仍然坚守一线的中大附属医院医护人员

中山大学十家附属医院全部参战 累计投入超5000人次挺进抗疫一线

中大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冒雨检测

中山大学十家附属医院全部参战 累计投入超5000人次挺进抗疫一线

中大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深入学校为师生开展采样工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