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农巡礼·吉林篇丨建好“吉土”粮仓 做强吉林大米

 城北十五里666 2021-06-03
图片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今年向800亿斤迈进!吉林省是全国粮食亩产吨粮、人均占有吨粮的省份,粮食商品量、调出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三农巡礼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成绩!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今年向800亿斤迈进!吉林省是全国粮食亩产吨粮、人均占有吨粮的省份,粮食商品量、调出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现在,吉林省有两张粮食生产名片,一张是玉米“黄金名片”,占据全省粮食生产的70%;一张是水稻(大米)“白金名片”,占据粮食生产的30%。
全省水稻生产面积由1988年的570.4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1255.71万亩,产量也由1988年的44.88亿斤,增加到2020年的133.09亿斤,粮食产量占比由1988年的1.33%,增加到现在的30%以上,水稻生产已经在全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面铺开。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展现了吉林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斗出来的成就!

奋斗攻关 从盐碱地变成“米粮川”

80年代以前,吉林省种植业以玉米为主,水稻很少,人们的口粮品种极为单一。而吉林省西部白城地区,盐碱地众多,却生产不出粮食。但却是藏金藏银的聚宝盆,只要用科技攻克难关,这里就是吉林省粮食增收的“米粮川”。地处西北角的镇赉县嘎什根乡,1988年以前连续内涝,从1988年开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的科研人员(以下简称农科人),历经三代人,在盐碱地里艰苦奋斗33年,终于让盐碱地变成了“米粮川”让这里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全乡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每公顷产量在1.7万斤以上。202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水稻产量达到3.36亿斤。

图片

记者在采访中见到了第一代驻嘎什根乡的农科人、现在已经退休的郭晞明。他告诉记者:“我们来嘎什根乡指导当地水稻生产的科研人员总共有三代人。第一代是李学谌、我和隋鹏举、赵国臣。领队负责人是李学谌。第二代是2008年,由赵国臣率领侯立刚等科技人员进入嘎什根乡。第三代是2010年,侯立刚率领齐春艳、刘亮以及马巍、刘晓亮。33年前,嘎什根乡有6200公顷土地,90%都是白花花的碱巴拉。由于多年内涝,土地盐碱化严重,传统农作物玉米、大豆都种不了。”

盐碱地里种水稻,第一步是育秧,如果育秧成功,水稻种植就大有希望,因为盐碱地里的水不适合种植水稻,科研人员就开始调酸,经过多次试验,酸的比例终于调试成功,紧接着是育秧土配比,也叫苗床土,酸碱度也要把比例调制好,同时还要选育适合这里的水稻品种。经过他们日夜不停地科技攻关,1989年,全乡6个村试种水稻40多公顷,每公顷收获4500斤,而当时玉米产量每公顷才2000斤左右,水稻产量比种植玉米产量整整高出了一倍多,其经济收入也远远高出玉米。当时玉米每市斤是0.13元、水稻每市斤是0.42元,水稻在嘎什根乡盐碱地里试种成功,一时轰动了全县和整个白城地区。

看到水稻试种成功,当地农民胡国学当时主动要求专家们帮他种植水稻,秋天水稻丰收了,胡国学逢人就说:“我种了两垧水稻,现在生活可比以前好多了。”

图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专家在田间进行水稻测产。

水稻在当地盐碱地里种植成功后,农科院的四位科研人员经常在村里召开现场会,主要是示范给农民。4个人在村里轮流讲课,讲课内容从早春整地、耙地、泡田到育秧、插秧、除草、施肥等环节。

郭晰明还记得第二代领队技术负责人赵国臣,他新婚18天就去了嘎什根乡。科技人员每年4月初就要进村,做育苗前期的选土、筛土、拌土等工作。因为是新开的水田,农民不懂不会的技术很多,赵国臣就挨家挨户地指导,手把手地教技术,做示范。

图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原所长赵国臣(右二)在镇赉县嘎什根乡和农民胡国学交谈水稻生产问题。

据了解,嘎什根乡盐碱地里种水稻的示范作用辐射到了全市,到2020年,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150万亩,公顷产量19560斤,公顷收入2.9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看到这实实在在的收获,白城地区的大安市、通榆县、洮南市、洮北区等地的农民也掀起了盐碱地里种植水稻的高潮,由此,白城市水稻种植面积由2013年的196.3万亩,增加到现在315.7万亩以上,年产量由16.8亿斤,增长到现在的40.3亿斤。

水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处于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处于北纬44度黄金水稻种植带上。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高,森林覆盖率达41%,周边无重工业,空气符合国家A级绿色食品的大气标准。境内水系发达,水资源总量10.91亿立方米。
图片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种植技术人员在指导稻农机插。

全市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60万亩以上;全市累计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57万亩,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市霍伦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园区以水稻种植、加工为主导产业,覆盖全市6个优质水稻主产区,规划面积达到40万亩。园区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8万亩,占园区比81%。各类市场经营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带动农户3.1万户,入园农户人均收入17905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30%。

图片

该市以平安镇为主体,投资约3000万元,建设稻香小镇综合体、农田观景台和生态稻田等建设项目,将稻米产业与稻米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舒兰市是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确保“舒兰大米”品质,在水稻生产中,他们严格按照“五统一”生产标准,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生物天敌等先进绿色农业技术,探索稻鱼、稻蟹、稻鸭等现代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在水稻绿色生产、生态种植上下功夫。已建成20多个“绿色种养+”“特色栽培+”绿色生产基地,种植基地面积超过10万亩。
截至去年底,舒兰市水稻面积已经达到81万亩,水稻产量在9亿斤水平。全市还成立了多个水稻种植合作社,多数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的社员,每户社员平均可增收6000余元,社员工资性收益平均每户增收1万余元。

“白金名片”亮丽全国

近年来,吉林大米知名度已经誉满全国。每年吉林省都会在省内外组织大米推介会,以此来提升吉林大米的品牌。从2019年开始,吉林大米专场推介会就以宣传推广吉林优质稻米和“吉田认购”的新型营销模式开展。推介会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云南、浙江等多个省、市开展,这些推介会大多都是由是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省内大米企业与在吉工商界企业合作交流的,为吉林大米进入中高端市场搭建营销平台,对提高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表示,吉林大米要继续坚持品牌化路线、坚持不打销售价格战、坚持中高端市场定位,全力推进吉林大米“吉田认购”新营销,以进一步提升吉林大米的品牌价值,充分发挥其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引领作用。

图片

水稻(大米)“吉田认购”生产销售这种模式是吉林大米品牌建设过程中打造的4.0版本。将这种模式应用于大米营销,是一种配套其他服务功能的水稻订购合同,合同双方通过提前约定地块、品种、种植方式以及所产出的大米价格、包装、配送等方式,提前就可以锁定服务和收益。

这种模式自2018年4月,在吉林大米文化浙江宣传月活动中首次推出就吸引了众多关注。截至2018年底,就达成认购协议涉及土地3.46万亩,认购总金额超过2亿元,平均认购价达到5780元/亩,最高价格达到1万元/亩,产出效益是普通稻田的2-3倍。通过“吉田认购”模式,吉林大米品牌已经亮丽全国,农民收益越来越好,而消费者也能买到安全、放心、口感甜糯的心仪大米。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