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不了大厂、错过正常校招,人生就完蛋了吗?

 宇宙_空间 2021-06-04

东方网王旭5月27日报道:金三银四,2021届的校招尾声已近,豆瓣“校招遗漏人才自救小组”的成员又悄悄增加了。这个专门为错过正常校招的毕业生们创立的网络空间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汇集起了四万多人。他们在这里发出声音,暂时摆脱同辈压力和校招失败带来的痛苦,缓释焦虑的情绪,也在他人的鼓励中积极探索自救和就业新途径。 

他们自救成功了吗? 

10%和100%

根据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总数874万人,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再加上疫情的背景下,企业招聘人数下降、留学生回国人数增多等多个因素叠加,这个数字已是相当不易。然而,换个角度来看,随着基数的增长,因为种种原因错过校招,临近 毕业 或已经毕业却仍然没有找到 工作 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数量也在增加。 

以90%的总体就业率粗略估计,去年80多万高校毕业生在正常校招后依然没有找到工作,每十个毕业生中,就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剩下”。毕业季一过,这群人不仅要背着校招或考公考编考研失败的标签,去面对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未来的 求职 经历中还要应对丧失 应届生 优势以及 简历 出现空白期的劣势,压力可想而知。 

“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到工作?”20届高校毕业生猕猴桃在春招即将结束的四月末发了一个帖子,她在豆瓣建起了一个“校招遗漏人才自救小组”(组员简称为“漏组”),超过四万多名组员在这里 抱团取暖 。 

时间拨回半年前,组长猕猴桃还在2019年的秋招中拿下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 offer ,考虑到这份到手offer与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怎么匹配,思量再三,她还是“天真”地拒绝了。转过年来,许多安排都被疫情打乱了,春招压力倍增,身在 湖北 家中的她也无法参加线下 面试 ,眼看着毕业临近,工作依然遥遥无期。 

现实世界里认识的同届毕业生也许早已开始了职业生涯,环顾四周,可能一个相同处境的人都找不到。但在校招遗漏人才自救小组,找到遗漏同伴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一位 网友 是2019届高校毕业生,考研二战失败之后,考公务员动力不足,阴差阳错之下,目前仍在待业中。在他发布的抱团取暖帖中,很快聚焦了十几位同为2019届的网友,甚至还有一位2018届的毕业生。 

在 猕猴桃 看来,组里的情况比较平均。既有常青藤、985名校,也有 双非 院校,没有找到工作的原因既有考研考博和考公考编失败,也有留学等计划被疫情打断而剩下。计划改不上变化,组员学历、经历和年龄虽各不相同,但在找不到工作这件事情面前,大家“都一样”。在组里,能够互相安慰、支持,积累经验,释放压力也抵抗外界的 焦虑 。 

“我的人生好像真的要完蛋了”吗?

年轻人都有一个大厂梦,在漏组,你能看到这个梦的反面——进不了大厂,错过了校招,我的人生要完蛋了吗? 

“求职的人很多,但大厂的职位有限”,猕猴桃提醒毕业生认清这个现实,能够获得大厂offer的一定是少数人,调整自己的心态,拓宽就业视野,探索职业的可能性,而不要太过设限。“比如我有一个想找市场方向工作的朋友,他最后去了一个律所,在垂直细分领域做相关工作,以前我们可能不知道可以去律所做这样的工作”。 

除了绝望,另一个无法打败的强敌是焦虑。成员们往往经历了多次失败:投递简历显示已读未回、一周收到三封拒信、连续两个月仍然没有合适的面试……家人的关心也会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在校招期间颗粒无收的小雨曾在异地面试的时候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不想我跑那么远工作,一顿说得我又爆哭,那段时间真是眼泪不值钱”。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与正常校招毕业生相比,漏组成员面临更严酷的就业环境 :毕业时间不再符合大部分企业校招的时间要求,虽然处在两年择业期,但实际上并不具备应届生的求职优势;没有工作经验,在社招中的竞争力也不高;没有找到工作的空白期成为新的劣势。 

一位入行6年的 HR 谢申甚至直接告诉记者“与应届生相比, 往届生 可以说是没有优势”。在他 招聘 过的情况中,没有被录取的往届生往往“就业意向不坚定,很多都是来面个试多选条路,最后可能就考公考研去了”。另一位曾在 央企 招聘多年的HR李同正则表示,这种情况招聘的人可能会顾虑是不是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有困难。 

很多人会被失败带来的自我否定情绪击溃,抗拒找工作,陷入低沉的情绪中。网友米奇“近几天动都不想动,完全不想投,连打扫房间都不想做了”。猕猴桃也曾经在某个绝望感涌上心头的时候写下“我的人生好像真的要完蛋了”,更多的人则在“我什么都不行”和“也许我能呢”之间反复横跳,心情从丧到积极往复循环。 

漏组的自救行动

对抗焦虑的方式说起来也很简单,猕猴桃觉得一定要“多和朋友多交流,多和外界人接触,看看心理方面的书,心里要有那个劲儿”。她会定期在组里“灌鸡汤”,找工作是结果导向,但人生是很长的,“鸡汤并不是很虚无的,真的有缓解负面情绪的作用”。 

猕猴桃希望在组内创造一个绿色平和的小环境,避免被外界“内卷”。为此,漏组有明确的组规,禁止发在校实习、在校正常校招的讨论内容。选offer的帖子也有严格的要求,许多网友认为在漏组发选offer这样的帖子很“没有必要”,有一种“凡尔赛”的感觉,也很容易引起他人的焦虑。 

根据猕猴桃的观察,最终大多数组员都能找到工作,时间一般也不会很长,“'一定’要找到工作的话,大概两三个月左右,脱困是肯定的”。许多人找到工作后回馈总结经验,有人具体分析不同的求职app的细微差别,有人贡献自己的简历修改技巧和面经,猕猴桃自己也从求职、考编、心理、干货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实用小知识,“这是我们组最宝贵的东西”。 

为了缓解成员在空白期的焦虑,猕猴桃和伙伴们还发起了具有公益性质的管理员实习项目。面向小组成员组建七人的管理员团队,并完成一些拓展任务,“希望能真正帮助更多人积累运营经验,让大家有可见成果和收获”。此外,微博“漏组bot”、播客“搁浅鲸不落”也在运营中。在如何缓解空白期焦虑的相关帖子中,也有网友分享自己通过“追星做数据”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可行性很强。 

“如果以后应聘的工作就是社群运营类的,这样的经验还是有可用的”,李同正提醒错过校招的毕业生一定要在空白期想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的做一些专业能力上的积累,“比如考个证书,参加个培训”。李同正告诉记者,“面试有点像猫和老鼠的游戏,提到空白期确实需要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谢申则更建议错过正常校招的毕业生去尝试社招,“除非特别有实力,特别感兴趣的企业,不然别去浪费时间”。他解释“做校招的企业毕竟是少数,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机会更多,尤其是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值得考虑”。与动辄几百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校招相比,社招也没有那么白热化,“降低期待,先活下去,再想活得好”,谢申提示“企业7-9月份离职岗位是很难补充的,这个时候可以主动去投去面试”。 

具体操作来说,“最忌讳一份简历走天下,简历一定要有侧重点,言之有物,不要敷衍”,其次如果有面试,一定要注意形象,“现场的态度、表现(都可以练习)也要超越同行人”。 

今年五月份,猕猴桃终于在错过正常校招两年后,通过社招找到工作正式入职。在此之前,促使猕猴桃建组发出去的第一个问题已经不再折磨她,因为她已经明白“毕业之后gap一段状态不是一种特别的状态,学会接受自己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