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祖贻:白地牵正汤-面瘫风痰阻络证及面肌痉挛阴虚风动证】

 昊晟堂 2021-06-04

白地牵正汤

【处方组成】白附子9g,僵蚕10g,全蝎5g,生地黄15g,丹参15g,葛根30g,川芎10g,丝瓜络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化痰,止痉除偏。

【主治】面瘫风痰阻络证及面肌痉挛阴虚风动证,症见口眼㖞斜,闭目、鼓腮不能,或面肌抽搐,伴头面或耳后麻木或疼痛。舌质淡黯或紫黯、苔白,脉细或兼涩。常见于特发性面神经炎,中耳炎或乳突炎所致周围性面瘫,脑血管病变所致中枢性面瘫,面肌痉挛。

【处方分析】此方由牵正散加活血通络药物组成。刘老指出,面瘫之证,多由外风引动内风所致,兼夹痰浊上犯,阻滞经脉,偏侧络脉不荣,功能失常,则见口眼歪斜。刘老常以牵正散为主,祛风化痰,平肝通络,但由于风痰阻滞,气血不畅,则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亦取“血行风自灭”之意。药选生地黄、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兼清瘀热,伍丝瓜络以助通经活络、消肿之功,入葛根解肌散寒、活血升清。诸药相合,共行祛风、化痰、通络之效。

【加减】初起恶风寒或头面疼痛受风冷则加重者,去生地黄,加羌活、桂枝;乳突炎,见耳后疼痛者,加板蓝根、连翘;口眼歪斜日久不愈者,加黄芪;口角流涎者,加胆南星、法半夏;面肌痉挛者,去白附子,加白芍。

【应用举隅】

阴虚风动案(刘老亲诊医案)

患者余某,女,45岁。

[初诊] 2009年7月12日。

主诉:眼睑、双侧面部、口角抽动不已1年。

病史:患者系公司经理,事务冗繁,不胜劳累。一年前出现右眼睑跳动,渐至面肌抽搐,口角亦掣动。初时尚有歇止,近2月来面部抽动频繁不止,因工作需要,人际交往颇多,甚感不便,遂多处求治,效果不佳,且日日加重。

现在症:眼睑、双侧面部、口角抽动不已,心烦不安,口干。

体查:面色黯红,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中医诊断:面肌痉挛;中医诊断:瘛瘲(阴虚风动证)。

治法:育阴熄风。

选方:白地牵正汤加减。

用药:生地黄30g,白芍30g,甘草15g,天麻10g,全蝎10g,僵蚕10g。7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面痉挛基本已止,仅劳累时偶有轻微发作,予上方,加山药30g助肝肾,以增育阴之功。

[结果]后经调治月余,遂愈。

[按]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筋惕肉润”、“瘛瘲”等范畴。《张氏医通》:“瘛者,筋脉拘急也,瘲者,筋脉驰纵也,俗谓之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高巅之上,惟风可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本病多与“风”有关。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发为面肌抽动,肝为刚脏,主筋,藏血,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则筋脉失养;肝为罢极之本,疲劳过度,气血耗损则筋脉不荣均可致筋急瘛瘲,肝风内动。另外,络脉空虚,风邪乘而袭之,外风入中亦可内外合邪而发病。风性主动,故时时抽动。本案患者属于阴虚风扰之证,治宜育阴熄风。《内经》云:“治风先治血,血行疯风自灭”。故方选生地黄、白芍补肝益肾养血,天麻、全蝎、僵蚕共奏息风止痉、祛风通络之功,甘草调和诸药。后患者劳累后偶轻微发作,加山药助脾肾,以增育阴之功,后调治月余病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