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七)

 悟事人非 2021-06-04

我当新闻干事这两年



说起来,我这个毕业于军中名校的新闻科班生,写稿子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专业特长,看似并非难事,可真正把在院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为实际采写能力,觉得自己会写稿子、能写一些官兵认可、自己满意的稿子,还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在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学习的两年,系统学过的新闻专业课程就有20多门,当了师新闻干事后,却深深体悟到,新闻写作是门学科不错,但更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理论知识、文化功底、方法技巧最终都要体现在动手写的能力上。每逢给师团报道员搞培训、办讲座,作辅导时,我都会和盘托出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写稿“三靠”一靠了解部队情况,手中有素材。情况、素材靠勤跑、善问、多记,先把菜挖到篮里备用;二靠敏锐的思想,有新点子。思想观点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学习、来源于思考提炼,也来源于领导、身边战友和部队官兵的真知灼见。三靠常写常练。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理,稿字写的多了,就会慢慢悟出门道,找到“诀窍”。

从马站到潍坊,从团机关到到师机关,两年的时间,我的变化有哪些?如何担当起一个甲种师新闻干事的重任?

1

思维层次提升了一大截

一级官衔,一副担子;一个岗位,一份责任。就部队干部来说,职务上升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越往上走,上升的通道就越窄,提升的概率就越小。虽然,职务提升并非和能力素质的提高有对等关系,但应该看到,职务提升却是能力素质提高之后的自然结果。在部队,能够走上师级职位的领导,绝非等闲之辈,在风格做派、处事策略、智慧经验等方面,都有各自特点。学上得中,学中得下。把每一个领导当老师,以小学生的态度,敏而好学,不愧下学。不耻下问,就能不断进步,学有所成。俗话说一级有一级水平,其实就有向更高级别领导学习的成分。

我到师里工作时的师长周懋文,1米8多的个子,身材挺拔,表情威严,气宇轩昂,一副标准的军事指挥员形象。我跟周师长下过几次部队,往训练场一站,到连队食堂走一圈、手往咸菜缸里一翻抄,去“小、散、远”单位住一两天,什么问题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有次,在从莒县库山师教导队回潍坊的路上,我就周师长的“火眼金睛”是怎么练成的,想做个采访写篇稿子。周师长笑着说:“稿子就不用写了,但我可以告诉你小田,洞察力是一种发现事物的核心矛盾的能力、要练就一双慧眼,就是两条,首先要通过不懈学习当个本职工作的'专门家’,再就是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留心发现与别人眼中'不一样’的东西,善于透过事物看本质……”

从军事工作转到我写新闻稿件上,周师长说,搞新闻报道、尤其需要练具备三个本事一是明察秋毫、二是一目了然、三是沙里淘金!那以后,我一直谨记着周师长的话,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砺练,加强“三种本事”的学习,洞悉事物、鉴识真伪、研判情况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记不清是1990年还是1991年的全国两会开幕前,安丘市一位拥军模范、女全国人大代表(名字忘了)到师里走访,想要把官兵需求带到两会上,周师长接见了她,我现场采写的《人大代表到军营》一稿当晚传到军报,第二天见报。

师政委王树学,1961年入伍,黑龙江巴彦人。当过师组织科长、412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的王政委大气、干练、说话、办事、做决策干脆利落。尤其他的每次讲话,既有鲜明的思想性、理论性,又贴合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一次,王科长让我去会议室参加一个会议,到会场一看,是王政委召集各团政委和政治处主任参加的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

会议开了一天,上午听取各团主任和政委发言,下午继续发言,最后王政委讲话。6个建制团加上师通信营、工兵营、汽车营等几个师直单位,将近20个人的汇报发言,为了多掌握情况,我一直不停地记录,用了十几页活页纸。与我不同,王政委大多时候是在听,对有的发言,时而点头赞许、时而低头在本上刷刷写上几笔。

最后的总结讲评,王政委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全师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情况,分了四个方面;二是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了五点;三是对部队转入分业训练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讲了四条。王政委的这次讲评,用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整个讲话站立点有高度、思维层次有深度、观点见解有新意。对面上的情况,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并用数字、事例说明;讲问题,既准确、尖锐,又有共性和典型性;部署下一步的工作,指出方向、明确内容、交给方法,定出标准。我注意到,从头到尾,王政委没看一眼本子、没喝一口水,一气呵成,言必有中,深中肯綮,完全是即席讲话。其高超的归纳、凝练水平,对部队情况的熟悉了解和严密、深刻的理性思维,令我钦佩至极,对今后的工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周师长和王政委之后,胡述安参谋长和王泽副政委分别当了师长政委。胡师长的耿直、胆魄、雄略;王泽政委的睿智、理性、沉稳;鲁久顺副师长的豪放、开朗、敞亮;庄恩普副师长的淡然、审慎、定力;黄显万副政委的谦恭、和气、正气;幸胜标副政委的朝气、锐气、底气;政治部郭守岺主任的果敢、自信、硬气;后勤部李爱秋部长的率直、大气、义气……每个师首长都是一本厚重的书籍、都是身边最好的老师,两年的共事中,我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用他们的优长改变了自己性格上的一些不足、弥补了工作上的一些弱项。比如,幸副政委对凡是见过一面的官兵,第二次再见面时就能能叫出其名字、说出其基本情况,他这种过目不忘的“知兵”本领,令我叹服,也让我在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后学习效仿,虽达不到他的“真知、亲知、深知”程度,却对加深官兵感情、增强官兵贴近性、亲和力大有裨益。



△1992年冬,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到师炮兵团看望新兵,时任师长胡述安(右二),师政委王泽(右一),炮兵团政委尚作为(右三)陪同。照片是时任炮兵团宣传股长的我拍摄的。

周师长后来在潍坊军分区司令员职位上退休;王树学政委在54集团军副政委、少将职位上退休;胡述安师长在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职位上退休;王泽政委在军区后勤部青岛疗养院政委职位上退休;鲁久顺副师长从海南省军区副参谋长职位上转业,任海南口岸办主任);庄恩普副师长从日照军分区司令员职位上退休:黄显万副政委从枣庄军分区政委职位上退休;幸胜标副政委后任师政委、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从山东省军区副政委职位上退休;郭守岺主任后从54集团军职位上退休;李爱秋部长后转业到徐州市工作。我的这些老首长,无论他们后来当了将军的,还是转业到地方的,我对他们都心存敬仰、无限感怀!



△我和师黄显万副政委

向领导学习、向本部门的同事学习、向机关其他部门的同志学习、向基层官兵学习,是除了向书本、实践学习之外,最实际、最见效、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师机关每年都组织若干次由各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下部队蹲点帮抓、指导基层建设,每次长则半月二十天,短则三五天。这是个集中大家智慧、展示个人才能、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时机,和我一起下过部队的同志,有些我至今仍有印记,有些下部队的片段清晰如昨。

1989年底,由我师6名同志组成的济南军区赴安徽接兵师,负责军区在阜阳、淮南、安庆、合肥等几个地市的征兵工作,黄显万副政委、侯万臻副参谋长分别任接兵师师长、政委;司令部侦察科正营职参谋张耀辉、军务科参谋聂绍雨、我、后勤部财务科助理员李杰分别任接兵师参谋、干事、助理员,还有师门诊部的一名张军医(名字忘了)。在将近两个月的征接兵工作中,我们这个司、政、后各部门都齐全、临时组成的“小机关”,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娴熟的业务水平、快速的应变能力、较高的工作效率,协调、解决了新兵体检、政审、定兵输送等各个环节中的矛盾和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了数千名新兵的征集任务,受到了军区征兵办通报表彰。

就我所负责的工作来说,新兵的思想调查、动员发动、政治审查、座谈了解、新闻宣传、群联工作,新兵教育,包括最后向军区提交的6000多字的总结报告等,涉及到政治部门组织、宣传、干部、秘书群联、保卫每个科室的业务,可谓是对自己政治工作综合素质的一次实际检验和全面锻炼。

接兵前,李杰助理员刚从兄弟部队调到师财务科不久,记得黄显万政委组织我们几个人最后总结讲评时,李助理员深有感触地说,幸亏自己以前学习和接触过军需、军交运输等业务,这次派上了用场,否则,几千新兵的被装调拨、兵员输送、生活给养等,不抓瞎才怪!他表示回到师里后要努力当一名多面手、复合型干部。经一事、长一智,这次接兵经历,无形中增强了我学习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和主动性、自觉性。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许你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报,但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我重回老部队炮兵团当宣传股长时,任副连职刚满三年。命令是正连职副股长主持宣传股工作。当时团里一些老指导员也都盯着这个位置,干部科的同志告诉我,师常委会研究我的任职时,王泽政委有话:“把炮团原报的人选和田干事比较一下,谁能力强用谁;再征求一下炮团党委的意见,如果团里不要也不能强派。”事后我想,如果自己不来师里工作这两年而继续在团里当新闻干事,宣传股长肯定不是我的;可如果在师里这两年不长本事,没有“金刚钻”,也干不了这个“瓷器活”,师里也不会让你担此重任。

我在炮团当了两年宣传股副股长,转正的命令和调任宣传科副营职干事的命令同时下达。前后两次在师机关工作,我看到,在职务提升上,并不是调到师里就高枕无忧了,师机关的科长能到团里当主官的并不多,正营职参谋、干事、助理员能下到团里提副团的也寥寥无几,在一个职务上干几年调不了职转业的不在少数。那些投机取巧,靠机关大提升容易而不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最后都后悔莫及。

从团到师两年的任职,我切身体会到:天地再大,没有伯乐请你上舞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珍惜、不会用,永远是个局外人。人生没有四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

打开记忆的闸门,我当师新闻干事期间接触、深交和采写过的师团首长,有一大串姓名映入眼帘。他们是:

师副参谋长董子文(后转业)、侯万臻(后转业);

政治部副主任何长春(后从76师政治部主任职位转业)、孔祥瑞(后退休)、刘级臣(后转业);

△师政治部孔副主任接见安邱市拥军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孔副主任右边是干部科陈文干事,后排左一为时任秘书科长徐纪舜,后排左二为时任干部科长杨士诚,后排左三是我。

后勤部部长王胜常(后转业);

412团团长庞洪国(后转业)、彭树繁(后转业),政委邵利(后转业)、张玉佩(后转业);

413团团长苗建春(后转业),政委张以明(后从东营军分区政委职位退休)、孙振同(后从烟台警备区职位退休);

414团团长王春林(后从副师长职位转业)、政委崔相根(后转业);

我原所在炮兵团团长龙立贵(后转业)、刘升平(后从副师长职位转业)、张凤凌(后转业),政委曹庆瑜(后从军事医科学院副政委职位退休,少将)、何志林(后转业)、尚作为(后转业);

坦克团团长魏青山(后转业)、丁瑞民(后转业),政委吴甫民(后任师政治部主任,从师副政委职位转业)、王铁民(后从师政治部副主任职位转业);

△在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中,师吴甫民主任(戴墨镜者)带政治部机关干部参观潍坊柴油机厂。吴主任左侧是我。

高炮团团长王永真(后从136师副师长职位转业)、尹起富(后从青岛预备役高炮师副师长职位退休),政委宋希武(后从枣庄军分区政委职位退休)、孟庆湖(后从76预备役76师职位退休)。

在我的采访本上,他们,有的留下过新颖的思想观点,有的提供过有价值的报道素材,有的传授给我有关知识,有的是我文章中的主人公。光阴逝去岁月,山川刻下印痕,铸就铁拳雄师的精神不朽,注入我师建设发展的思想智慧长存!我也将会永远记住,这些曾给我新闻写作加劲助力、架梯插翅的人们!



△在师机关办公楼门口送走全国人大代表后,孔副主任召集我们几个参加座谈会的合影留念。左一为陈文干事,左二为秘书科徐纪舜科长,左三为司令部防化科滕科长,左四孔副主任,左五宣传科王科长,右一是我,右二为干部科长杨士诚。

昨日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翻开发黄的剪报本,师史的天空上闪现出一片繁星:

童培友、王   松、王   刚、黄立民、刘庆礼、郑金宏、宫维权、井绪革、张训岭、宋开员、尉兴会、高国英、盖玉喜、柳惠生、谢术良、王传友、杨立虎、孙立新、杨自军、吕登岳、林   涛、祝天辉、李春民、何海满、曹庆瑜、陈东升、汪建华、于子祥、郭振强、张海忠、程贵江、袁增亮、胡德水、朱生德、韩相印、孙书记、王柏刚、王忠学……

他们中,有师、团、营、连、排干部,有的是普通士兵;有的是战斗英雄,有的是模范、典型、标兵人物,有的是“金不换”的回头“浪子”。“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近30年过去了,这些我当年笔下的“新闻人物”,早已被时光的烟尘堙没,曾经的辉煌已被人们淡忘,但我写作时,却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抱着让文字“流传千秋万载”的态度,倾洒在笔端的激情,注入在文章中的心血、付出的甘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忽然想起来的,还有原师通信营教导员储宝胜,储教导员进校深造回到师里后,在我们宣传科帮助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任团副政委。我们宣传科电影队的战士:张连宇卢铭锋刘志强张同良……张连宇、卢铭锋两人后来成为团级干部,刘志强也提干了。还有我在宣传科时政治部的那茬科长,分别是:秘书科长徐纪舜、干部科长杨士诚、组织科长舒良述、保卫科长李忠。他们,都是我当时仰视的对象、学习的榜样!



△我从师里调集团军宣传处后,原师组织科长舒良述提升为77师炮团政委。有一年舒政委到集团军开会,这是我俩在集团军招待所5号楼前的留影。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