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文论辽宁官方笔记7
2021-06-04 | 阅:  转:  |  分享 
  
中国古代文论第七节课官方笔记【辽宁】目录本章/教材结构图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配套练习题一、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第一节论诗
三十首(选录)一、作家作品概况1.元好问,字裕之,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其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幕之作。他的文学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
在他的《论诗三十首》中。2.《论诗三十首》是以绝句的形式评论古今诗人和诗作,表现了作普对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的见解,在文学理论批评
史上颇有地位。主张创作要自然、真实,反对虚伪、雕琢,是他的基本的文学思想。他创作这组诗的目的在于,以“疏凿手”自任,廓清诗歌的正伪
,树立诗致创作的标准。二、论诗三十首(选录)-讲解一、强调抒写真性情,反对虚伪矫饰1.元好问反对虚伪矫饰的文学创作,要求文学作品必
须真实地体现作家内心的精神,要做到文品与人品的统一,如果源自内心情怀表达的创作总是不真实,人们就无法从诗文中见到他的为人。2.他认
为,诗歌创作应是作家的元气激荡于笔端,诉诸于文字,并使欣赏者从言外获得精妙的道理他认为,抒发内心情感的作品只理能将心意表达清楚就可
以,所以他特别欣赏扬雄的“心声”、“心画说。3.他认为,文学创作乃是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发,将胸中郁结的不平之气,通过作品发泄出来。二
、主张刚健豪壮,反对纤细缠绵1.元好问主张诗歌要抒发“元气”,所以他喜欢那些有风云之气、如虎生风般的作品。2.元好问在文学批评
的态度上是公允和客观的。3.元好问论诗看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强调内容的充实,而反对只追求形式的华美,他对陆机、苏轼等人在创作上
以斗靡夸多、堆砌辞藻为能的一面是持反对态度的,强调诗歌的目的是在于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三、主张自然,反对雕琢1.元好问在诗歌创作上
主张自然天成。他大加赞赏陶渊明的创作,认为他的创作使千古诗坛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豪华落尽,真淳显露,惟见天然本性,而陶渊明诗歌最大
的特点也就在于“天然”,多是难以企及的清新秀丽之作。2.这种自然天成的作品也包括豪通慷概之作,他极力赞赏《刺勒川》,正是因为那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中蕴含了天地化成之美。虽是人工创作,但由于境界阔大,主体与自然浑然交融,不再见
人工之迹。3.从自然的思想出发,他对斗靡夸多、逞才使能、布谷澜翻般的过度追求形式华美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他指出,杜甫诗歌的“排比铺张
”,只是他诗歌的一个方面,不能代表他诗歌的全部,而元稹、黄庭坚等人恰恰对杜诗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没有识得杜诗的精华。他指责苏、黄
等人的次韵诗被韵脚死死地束缚,紧跟在前人后面而不能自由创造,完全被形式所束缚。同时批判了苏轼夸多炫巧的“百态新”,因为这种“百态新
”不仅没有给诗坛带来好的影响,反而导致了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的狂流泛滥。4.元好问的诗学思想受苏轼影响很大,他并不是完全反对苏轼
的文学思想与创作,但他对苏轼以学问、议论为诗的倾向是不满的,特别是对江西诗派的创作更是表示了自己的鄙弃。于此可见元好问勇敢的批判精
神。四、主张高雅,反对险怪、徘谐与怒骂1.元好问主张诗歌应高雅。他充分肯定阮籍、陈子昂,认为他们的诗歌在境界上达到了一种高雅的程度
。元好问之所以重视他们的创作和理论,正是由于他们代表了有诗歌以来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亦即《诗经》以来的高雅的传统。2.他慨叹真实
的作品不被今人欣赏,后代之人反而追随“鬼画符”一类奇诡的诗歌。3.他认为,徘谐怒骂不是诗歌。4.他的这种思想,也是受苏轼、黄庭坚二
人的影响的。应注意的是,虽然他不满于苏轼的陌态新”的夸多炫巧,但对其诗歌高雅的一面并不抹杀,对苏轼既有充分的肯定,也有充分肯定基础
上的批评,所以他的评论是客观的。公正的。五、强调直观与体验,反对模拟1.元好问认为,真正的具有天然神韵的作品,不是闭门苦吟、夺胎换
骨、模拟古人、点石成金而来的作品,指出应该像杜甫那样,亲历亲为,在具体环境中获得切身的感受,以直观的所见、感受入诗,才能写出优秀的
作品。2.他认为“暗中摸索”总是无法达到“真”的境界,所以他对杜甫能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3.他的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思想上提出的,是对文学创作的源泉问题认识的一种发展,并对后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王夫之在其后就提出
了“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的说法。“眼处”的客观景象是“心生”的基础,“心生”是“眼处”的必然结果和升华,没有对客观事物的
细致的观察,就不会有内心由观察而得来的主观体验。这种主客观的结合与统一是创作的前提。“眼处心生”的最终目的在于写出具有天然神韵的作
品。这样的思想直接启发了王夫之“即景会心”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词源(选录)一、作家作品概况1.张炎,南宋词人,著名词论家
。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2.《词源》是张炎撰写的一部词论,分上下两卷。上卷详述音律兼及唱曲方法,下卷论作词原则,分音谱、拍
眼、制曲、句法、字面、虚字、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离情、令曲、杂论等计十五篇。提倡“雅正”,强调协律、清空,对辛弃疾
一派的豪迈词篇,指为“非雅词”,对晦涩柔媚词风也表示不满。二、词源(选录)-讲解(一)雅正1.古代的乐章,皆出于雅正。雅正,是张
炎评词的一个标准。他一方面推崇周邦彦,认为他的词雄浑厚重,平和高雅,善于将唐人诗句化入自己的词作中,符合雅正的标准。但也有不尽如人
意之处,即“意趣不高远”,诗风不淳厚,为情所役,这样又有“失雅正之音”,所以他反对柳(永)、周邦彦的“软媚”。认为周词须“以白石(
姜要)骚雅句法润饰之”才能达到更高境界。2.他认为,作词虽难,但如果能够取得各家之所长,避开各家之所短,精心加以琢磨体会,立象而制
作;也能与周邦彦等人一争高低。秦观等人的词,由于具有清新的立意,句法各异,格调不同,精心制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能够在世上各自扬
名。(二)清空1.“清空”是张炎提出的作词的最高境界,是论词的最高标准,是《词源》一书论述的中心。2.他是把清空与质实相对而言的。
他说,词要传神而略其实貌,不要凝滞于所写对象,晦涩质朴。清空即为古直典雅、高耸挺拔,质实就要凝滞晦涩而不清。3.姜夔以“清空”为胜
,而吴文英则以“质实”见长。这是不满吴文英词晦涩的作风而推崇姜夔词为“清空”的典范。(三)协音合律1.合律虽属形式方面的东西,但也
是张炎评词的一条重要标准。而且作者首先强调,合律在词的创作中是不易达到的,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2.他主张,首先要求作品语句稳妥顺
畅,然后才能用音谱来较正,也即是作品必须符合文学的要求,才能谈得上协音合律,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与传统的强调格律的理论是很不同的
。基于上述看法,他认为辛弃疾和刘过的词,虽有豪迈之气,但由于不合音律,且“风流蕴藉”不足,“非雅词也”,所以不予称许。但他却对极力
推崇辛词的元遗山赞不绝口,认为元遗山之词,在用事上深刻,在炼句上精工,有的风流蕴藉之处不低于周邦彦、秦观。总之,张炎论词,推崇周邦
彦、姜夔,强调词的创作要讲究意趣高远、雅正、清空及合律,对后世词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三、配套练习题1.下列作品是以绝句的形式评论
古今诗人和诗作的是(?)A:《人间词话》B:《论诗三十首》C:《典论·论文》D:《原诗·内篇》2.中国古代论诗绝句,可分为(?)A:五大流派B:四大流派C:两大流派D:三大流派3.张炎认为古代的乐章皆出于()A:雄厚B:风骨C:雅正D:自然参考答案:BCC四、其余课程安排1、认真完成本节课的作业;2、知识点有疑问可以发在APP群里询问老师
献花(0)
+1
(本文系悦颜芮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