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子之心话人生

 文艺众家 2021-06-04


作者:白庐

断断续续读完天津文友王立勤女士寄来的《勤耕集》,被作者连缀一起的整整五十个章节的内容所感动。她像一股山涧清溪伴着歌儿弹着琴弦缓缓流淌,又像一位饱经沧桑历经世故的女人由孩提时代少女时代成年时代变幻着她应有的面容,或天真或清纯或凝重向我们扑面而来,更像是一位哲人站在岁月的桥头,以一种历经危难之后的旷达,一种从容看逝水东去。

作者从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天津的锦州道”写起,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对锦州道,对大杂院,对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倾注了无尽的眷恋与回忆。是啊,一个时代过去了,但那个时代留给人们的独特的故事独特的乐趣是今天任何一个故事任何一个娱乐项目所不能替代的。《秘密的游戏》《苦中作乐》中,从儿时的学做饭、生炉子、学蹬缝纫机、絮棉花、轧帽顶等等描写中,再次证明了这个世界生活不属于有钱人、有权人,它属于有心人,作者对这句经典之语作了最完美的诠释。《母亲的善良》《迟到的感谢》中,一家人让一个鸡蛋的来回“旅行”以及本来就家境窘迫的母亲言传身教子女们对待乞丐的温情,让我几度眼眶湿润。且看《小小的鸡蛋》中作者笔下的鸡蛋:“每年我长大一岁,母亲都要给我煮一个鸡蛋,说是吃了它,事事都能顺顺溜溜。每当生日这天,母亲就会突然给我一个惊喜,把一个煮熟的鸡蛋放在我的面前。我把热乎乎的鸡蛋拿在手上,很珍惜地端详着把玩着,就像欣赏一件心爱的宝贝。我抚摸着它洁白光滑的身体,用鼻子闻着它那清香的味道。啊,小小的鸡蛋,你承载着温暖的母爱,传递着吉祥的福音,抚慰着一颗年轻的心境。每次,我都是先来一番精神上的享受,然后才一点一点地品尝它的美味。”半个世纪以前,孩子们这样吃一个鸡蛋完全可以理解,但把它落在纸上变成文字就让人悲从中来耳目一新了。《懵懂的世界》《童年乐趣》《有一种温暖叫体谅》《只觉当初欢伺日,千金一刻总蹉跎》等篇章,作者像是和你拉家常,讲述了自己普普通通的小学生活、中学生活,让你油然而生一种一见如故的情愫而难以释怀。《父亲的胸怀》中对父亲的描写更是那个年代中国普通家庭的一个缩影:“······我们的生活就在借钱、还钱、再借钱、再还钱这样的一个模式中恶性循环。即使在这么恶劣的生活条件下,父亲却好像从来没有愁过,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结婚后的作者为了婆婆的病情,更为了家庭的和睦,在《给婆婆刮痧》中委屈自己极尽孝敬之事,使我们看到了有着一颗金子般心灵的媳妇形象。

从《与中医结缘》《读书之乐乐陶陶》中,得知作者一直在以顽强的意志力与病魔作斗争,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学习拿到了汉语言专业毕业证书,进而开启了自己的文学之梦,字里行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对文字的痴迷与热爱。《我家独苗》《一鸣惊人》描写了和独生儿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看似细细碎碎的生活场景,教育孩子的成长历程却有着作者明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细节的着笔于心平气和中出神入化而不乏幽默诙谐。《真当咱是一家人喽》《勿以善小而不为》《小领导》《曾经相知》《心中的女神》这些篇章则旗帜鲜明地赞颂了生活中的真善美,贬斥了假恶丑,充分地折射出作者的一颗看似柔柔弱弱却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正义之魂。

有一句话叫“热爱动物的人热爱人类。”作者在《大白与小黄》中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生活的其乐融融其爱融融。《祖国医学妙不可言》中的女主人更像是一位心理学家就医术、养生诸方面在与读者谈心。《相逢在梦中》《父爱般的温暖》对亲情的追思、不舍与眷恋则是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如今,当作者身处高楼大厦眺望窗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以一篇《风雨不动安如山》抒发了新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啊,温故而知新!

其实,作者书中的好多篇章早在南国才女华双鱼创办的《文艺众家》网络平台上拜读过,且几乎在每一篇的文章底部留过感言。如今结集出版,再读其文字,依然被她清新朴实的写作风格、为人处世的一颗赤子之心而感动。

功夫在诗外。衷心祝愿作者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勇于探索,辛勤笔耕,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再上新台阶。

王立勤,笔名立秦,1987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多次在报刊、文学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作品入选散文福地杂志精品集《风从四方来》一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现为天津作协会员、南开作协会员、《文艺众家》网站责任编辑。

【作家档案】

白庐,原名白海军,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平山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敲碎的珊瑚》一部,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各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100余万字,祖籍河北平山,现居银川。



刊载请联系:2084791183@qq.com  

      applezh11889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