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视界】用古董点亮生活,穿越千年的文房雅趣

 lwdalian 2021-06-04

大象多次和朋友们介绍过,古天一拍卖是一家极具特色的优质拍卖公司,其古玉和佛教艺术都堪称是业界一流的水准,不仅如此,古天一的文房杂件也极具特色,我们不妨为朋友们举例一二:

图片

2019年古天一秋拍

清早期 田黄乌鸦皮巧雕九龙纹钮印  重120.5g

成交价:1069万元

图片

2017年古天一春拍

清乾隆 白玉文征明书法洛神赋图插屏

成交价:345万元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相比较有着永恒生命的古董,或许每一位收藏者都是它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从古自今的诸多优秀收藏家们,都选择了将自己心爱的古物来装点自己的美好生活。这自然就包括了200多年前中国最大的收藏家乾隆皇帝。

图片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  故宫博物院藏

“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这幅《是一是二图》写实的记录了二百年前全国最大收藏家乾隆皇帝的空间陈设,画面上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古物济济一堂,从商代青铜器到元代的瓷器,映衬出乾隆皇帝儒雅的生活情趣和他对传统器具的赏识与重视。 而放到今天,很多顶尖收藏家仍然用古物来精心点缀他们的收藏。

图片

这件南宋青白釉观音菩萨坐像在2011年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以2530万元的高价为一位上海藏家收入囊中,这位藏家并没有将这样的高价藏品束之高阁,而是在其书房的显著位置为其精心布置了一方佛堂,还特意为佛像配上明代的香炉和南宋的梅瓶,早晚三柱清香,精心供养,这一供养就是十年。这或许是民间所见最为昂贵的佛堂之一了吧,但对于主人而言,古物的市场价值早已经不是他们所看重的,从中寄托的情感应该是无价的。

图片

而大象个人极为欣赏的一句话,正是来自于安思远——“如果你无意与作品朝夕相对,就不要去收藏它”。

 本次古天一所呈现的诸多美物,也都是可以为藏家的生活增添诸多亮色的佳器,件件可圈可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024

古玉环(清代配红木原托)

D8.5cm

RMB: 70,000

古玉环,清朝时期原配圆形红木托,置于书房案头用作镇纸。古玉配座用作文房器具这种搭配方式,在清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制作比较多,正是当年乾隆皇帝喜爱的做法,而今天的藏家,也可以这样任性的玩转书房。

图片

LOT  1044

明晚期 沉香木雕松竹梅大笔筒

高17cm;口径最大17cm;重1150.5g

RMB: 1,000,000

佳士得(纽约)2016.3.17《威尔逊伉俪文玩珍藏》Lot 1124

Butterfield's, San Francisco, 17 November 1994, lot 3158.

文房之中,笔筒自然是必备之物,而这件堪称是市场上所极难见到的。本件笔筒选用上等沉香木雕成,结香度高,香味自然醇厚,最重要的是尺寸硕大,筒壁较厚。存世沉香木雕刻多以杯为主,通常尺寸较小,难有大材。这件沉香木笔筒不仅尺寸大,施工技艺更是无与伦比,在同类沉香雕刻中属于佼佼者。

图片

本件拍品为当年佳士得(纽约)《威尔逊伉俪文玩珍藏》专场封面作品

笔筒外壁以高浮雕技法,雕刻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树林山石图。徐徐展开,可见近十种树木生长于崖石之旁,有苍松、翠柏、梅、竹等,苍古朴拙,树叶茂盛,重重叠叠。每种树木的叶片表现均十分形象,仔细观察可见多种叶片层叠拥簇的形态,体现了工匠对自然树木形态的认知。整体纹饰层次分明,山石表现犹如文人水墨画中的各类皴法。 

图片

相比竹木牙角雕,沉香因其特性,雕刻难度更大,材质要求更高。现存沉香作品多见是粗犷的雕刻风格,是因为作为雕刻的沉香材料,多数属于材质松软、结香度不高的沉香木,是不允许表现细致雕刻的。而古天一的这件沉香笔筒纹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硬度、密度和结油度,但当时的雕刻者技艺极高,画面上,多种树木罗列分布,姿态各异,枝繁叶茂,栩栩如生,细节如松针、树叶,纤毫毕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雕刻精度,这种雕刻细度在沉香雕刻中是极为少见的,显示出作者精湛的雕刻功底,非名家不能为之。

图片

2018年北京保利秋拍

清乾隆 御制沉香雕仙山楼阁嵌西洋镜座屏 

成交价:2472万元

沉香在历史上从未脱离过主流,它是众香之王,一直处在帝国权力与财富的周围。沉香是帝王宠爱与炫耀的对象,清代宫廷尤其热衷于沉香制品。因沉香资源稀缺,可遇而不可求,历来以沉香雕刻的艺术品颇受收藏家珍视。故宫收藏有多件沉香杯,更有明代雕刻大家江春波之精品力作传世,但市场上出现如此大体量的沉香件,又是如此精湛的雕工,实属罕见。


图片

LOT3099 

清康熙 沈存周制锡轴头罐

H5.3cm

RMB: 300,000-400,000

日本藏家旧藏

又是一件稀罕之物,轴头罐,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罐式,罐体形状颇似卷轴画的轴头。

图片国博仅存的一件“永乐青花轴头罐”,是记录中最早的瓷器作品,永乐之前并无发现同类景德镇作品。保利拍卖曾拍出过一件雍正时期的青花轴头罐,为玫茵堂旧藏,拍出345万元高价,它绝不是普通的文房水盂之类,在帝王生活之中,是极为高级的存在。本轴头罐以锡制成,造型新奇特异,比例拿捏恰当,线条极其流畅,包浆浑厚老辣,通体泛水银色,罐身通体起自然氧化斑点,古人称之为鲶鱼斑,充满岁月痕迹。

图片

盖内小行楷书落款“戊寅小春 鹭離制 存周”,刀工锋芒尽显劲秀有力,可见沈氏镌刻之功力。沈存周(1629-1709),可谓大名鼎鼎,浙江嘉兴人,堪称是古代工匠之中制作锡具最有名者,别号“沈锡”,他曾为大儒朱彝尊制酒器,传为佳话。

图片参阅:沈存周锡刻诗文壶 故宫博物院藏

沈存周是一位集工技和文艺于一身的创作家,在明清两代的制壶家中是罕见的。清初的陈鸣远及清代中叶的杨彭年皆以制壶工艺名世,却不善于诗文。清中的陈曼生,瞿子冶则精于设计和铭文并不会制造壶器。而将诗文、书法、刻绘、意境熔于一炉,不愧为君子所藏。从落款来看,戊寅年为1698年,当时沈氏年长69岁,正属制器巅峰之时。

图片此器旧配日本老仕敷与桐木盒,木盖内部与仕敷底部都有日本收藏者的考证题跋,更显出古人对此器的珍爱程度与递藏关系。


图片

左:明代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H19cm 无底价 

中:明代 铜鎏金仙人像  H8.6cm 无底价 

右:清代 铜鎏金道教天尊像  H11.5cm 无底价

图片

LOT4009 

明代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H19cm

无底价

释迦牟尼结全跏趺端坐,为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标准像。其头饰螺发,排列密集,发正中有髻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造像与座分铸而成,整体造型大方,形象庄严,工艺精美,展现了宗教艺术的庄严。如此美物,如果能供奉在藏家自家的佛堂之中,极为完美殊胜。

图片

美国著名收藏家欧云伉俪的家中陈设


图片

LOT1061

清代 德化窑观音立像

H47.5cm

RMB:50,000

款识:博及渔人

这件观音是德化瓷观音的典范,质地如凝脂,其超凡脱俗的塑造、和蔼可亲的形象历历在目。落有“博及渔人”款。

“博及渔人”是近代杰出的德化瓷雕艺术家苏学金的雅号。苏学金出身于雕塑世家,一生潜心钻研瓷雕艺术,深得何朝宗等大师之艺术技巧与优秀传统精华。其作品皆工重脸型、神态刻画。衣纹线条处理讽逸流利,疏密深浅得宜。生产制作采用土模印制,再加捏塑雕刻,得意作品背部盖有“蕴玉”或“苏蕴玉”或“博及渔人”等印章。德化窑的很多重要作品,都为西方重要藏家所珍藏并供奉,而在大象印象中,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十分长寿,或许正是藏品给他们带来的福报吧。


图片

LOT1040

清康熙 宫廷 檀香木漆彩绘无量寿佛

H11cm

RMB:280,000

我们多次说过,在康熙朝,因康熙对祖母孝庄皇太后慈孝,多有塑造无量寿佛之举。这尊无量寿佛施金色、朱色、蓝色,朱色与金色的色调相间,形式独特,极有美感。佛像整体呈现出恢弘整肃、光芒照耀的视觉效果。达到信仰与艺术的和谐统一,突出了宫廷特有的审美品位。而宫廷佛像,多以金铜。用檀香木漆彩绘塑像,多半是用于特定的场合或是皇家的特殊需求。因而,此像之珍,不言自明。


图片

LOT2049

清乾隆  青玉雕缠枝莲八宝纹香炉

H10cm;L15cm

RMB:500,000

图片

出版:台北历史博物馆《清代玉雕之美》138页

图片

青玉质,通体浮雕缠枝莲八宝纹纹香熏,镂雕双耳,制式、雕工具有清乾隆如意馆玉作特点。如意馆在琢玉时,精选用料,细致琢磨,制作出的器物造型精美新颖,富有创造性,显示出高超的琢玉功力。这件玉香炉制式新颖,特别是满雕工艺,精湛老到。在室内空间陈设的视觉效果,可谓自带气场。


图片

LOT2057

清代 青白玉雕松风煮茗图香筒

H22cm

RMB:350,000

图片

香筒呈方形,上下配碧玉盖、托,阴刻整圈回纹。筒身镂雕山林煮茗,一童子执扇正专心煮茗,主人正悠闲地坐于亭台中,上方山岭之间流云朵朵,松树蜿蜒而上,叶茂繁盛。此器玉质青白,雕刻繁缛,体现出清代玉雕精工细作的时代风格。


图片

图片

LOT1043

吴昌硕 寿山石方章

H4cm;1.8×1.8cm

RMB:35,000

印文:颜

边款:甲寅谷雨节,昌硕为瓢翁刻。

再来欣赏一组印章,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此印即为吴昌硕的篆刻典范。 颜,瓢翁,即为颜世清(1873-1929),字韵伯,广东连平人,寄居北京。善鉴赏,收藏之富为北京之最,收藏有创世名迹苏轼《寒食帖》,有寒木堂、龙髯、颜世清印等,即可见《寒食帖》曾为颜世清递藏。


图片

图片

LOT3002

清代 青黄玉覆斗纽方印

H2cm;1.8×1.8cm

无底价

痴志斋旧藏

印文:韩寿

此印为青黄玉质,细腻温润,受褐色沁。印形为覆斗形印,整体造型古朴,秀丽端方,视觉效果协调。刀法简洁娴熟,遒劲有力。此印尚存留汉印风格。印面阴刻“韩寿”。

图片

图片

LOT3005

清代 白玉螭龙纽方印

H2.4cm;3×3cm

无底价

痴志斋旧藏

印文:窦娆

此印为白玉质,局部受沁。形制方正,此印面达2.4公分见方。上刻有盘龙钮,印台侧面装饰勾连云纹,此风格与汉代帝王留存玉印相似。整体造型古朴,意境悠远。刀法简洁娴熟,遒劲有力。


图片

清代 灵壁石山子(原配红木底座)

H32cm(连座)

RMB:35,000

古人尊石为师,以石为友,如宋代的米芾拜石典故,就是文人好石赏石的最佳典范,米芾对石的热爱到了痴与癫的程度。去年一幅《十面灵璧图》拍出5亿多人民币的高价,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赏石收藏的热潮,去年保利拍卖上一件灵璧石“锁云”,更是拍出了1345万元高价。

图片

明  孙克弘  芸窗清玩(局部)  首都博物馆藏

对灵壁石的欣赏,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文人审美的一个缩影。此天然灵壁石,自然天成,极具特点;而包浆莹润,显然年代久远。赏石的形与状,最能体现自然之美,因之产生极高的观赏价值。白居易诗称“休息之时,与石为伍”,“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 博雅好石,是古今文人的风尚。从赏石角度来说,古天一此石具有极佳的美学特征,石质、石形、石色、石韵、石意等,均为上乘。石之味无尽,可谓每日赏之,日日不同。


图片

图片

LOT1082

清代 铜三瑞兽尊

H17.8cm

RMB:380,000

十分奇特罕见之物!以铜为材,制成瑞兽纹尊,形制十分独特。尊周身凸起三组瑞兽纹,有牛、虎等,瑞兽四肢处理成云纹形态,写意而抽象,所有纹饰线条流畅,行云流水,不见雕琢痕迹。特别是瑞兽身旁火焰纹的表现,颇有六朝遗风。此器造型及题材均十分少见,是一件特立独行的古代艺术品。纵观历代铜器,此类器物实属罕见。


图片

LOT3098

明中期 铜得令加官婴戏香熏

H18cm

RMB: 80,000-120,000

明代官箱型,箱上童子手持武将头盔,为典型的明早中期制式(可以参阅明孝陵武将石相生,不同于晚期头盔,与馆藏崇祯皇帝御用盔形制有明显区别)。两童子赤身外披一件罩衣,符合成化-空白期婴戏图“成化一件衣”之特征,且发髻开脸均呈现明中早期特征,不同于万历以后的婴戏图,呈“大头娃娃状”且内穿衬衣,综合判断此件为标准明代中早期成化左右的一件难得“得令加官”婴戏铜熏。


图片

LOT3095

明代 铜鸭式香熏

H26cm

RMB:150,000-200,000

由上下两个部分,以子母口衔接成鸭式香薰造型。鸭为上等精铜所制,呈昂首站立鸣啼状,通身錾刻羽纹。腹部内空,可贮香料,其上履羽翅为盖,香气通过张开的鸭口飘出。底置一方形铜座,鸭之双脚踏于底座之上。

唐宋以来,香事文化盛行,上至庙堂下到普罗民众无不热衷。鸭形香薰便流行于两宋,成为香事器物的亮丽风景线。此香薰为仿宋代器型,嘴部、羽纹、腿部、爪部都力求写实,比例合理,姿态挺拔;整体构思奇巧,设计合理,是同类作品的代表。

图片

LOT1088

清代 竹雕竹林七贤香筒

H22cm

RMB: 80,000

竹香筒通景镂雕竹林七贤图,刻工以刀代笔,剜镂雕琢,展开如文人水墨画卷。竹林间,七贤形象高古,具魏晋之风。高士们或抚琴,或坐卧,或闲聊,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整体氛围悠闲自得,超然物外,风雅之气、山林之趣甚浓。此香筒雕工精湛,可见多层镂雕,特别是人物、山石均以大斜刀深剜,再以短阴线琢出衣饰细节纹理,其他如松针、竹叶细节均有十分细致的表现。整器雕琢游刃有余,爽利大方,体现出明末清初嘉定竹雕的风格特点。

图片

图片

LOT1018

清代 铜马槽炉

H7cm;L13.8cm;1478g

RMB:150,000

底款:芸窗珍赏

此铜炉呈双耳四方状,为经典的“马槽炉”。马槽炉有“马槽多私款,私款多佳器”之说。此炉底款“芸窗珍赏”,即为私家款,在明清铜炉中十分少见的品种,而本品皮色精明隐映,款识静逸古茂,致持之坠手,叩之音清脆亮,细密厚实,实为精铜所制。有关底款“芸窗珍赏”,有一种主流的说法芸窗者,正是清早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旅游文学家陈鼎,可谓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大学者。

图片

LOT1012

清代 铜宣德桥耳炉

H6.5cm;D12.5cm;1024g

RMB:60,000

铜炉器表呈黄色泛金,光泽内敛。造型、比例、铜质等,为明代桥耳炉的典型特征。此炉铜质密致,浆色动人。、

图片

外底铸有“大明宣德年制”阳文楷书款,字体方正有力,实非凡品。

图片

明 文徵明 猗兰室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炉为香事之用,用香在古代是件时尚之事,在今天则又是一种典雅生活中的新浪潮。拥有一件上佳古炉,对环境的雅调营造,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图片

LOT1083

清代 随形奇木摆件(配红木云纹座)

L64cm;H57cm(连座)

RMB:60,000

图片

铭文:龙吟虎啸。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石如书)。横空惊见玉龙飞(板桥)。

这件天然的奇木摆件,有一种令人击节赞叹的力量。置于书房,倍添神味野趣。整体为树根树瘤之老干,随形释放生长,有着出与别不同的活力,极具美感。天然成型肌理,形成繁简;整体对比成趣,显示出张弛有度的韵律感。露出瘿瘤罅隙,其状如山叠,如山似海。从不同角度望去,显现不同构图。天然的修饰,一如经匠心构思与雕凿表现出的艺术品,其复杂而出人意表的变化,确为气势磅礴的摆件。其意趣随物象变化而不拘泥,更是一件高雅陈设。置于书房,倍添神味野趣。


图片

LOT1023

清代 树榴随形铭文大笔海

H26cm

RMB: 130,000

此树瘤笔海形体硕大敦实,足以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笔海稍加修饰打磨,即呈现出天然古朴的质感,凸起的树瘤大小不均,高低错落,自然分布于笔海周身。树瘤周围饰以水波纹,整体观之宛若星河,神秘莫测。笔海老化自然,包浆莹润,呈古雅的褐黄色调。

笔海刻有隶书及行书铭文三处,落款“扬清弟李芬铭”“生甫”“君绶氏”。 

李芬(1833—?)字扬清,祁县贾令村人。光绪八年(1882)辅修《祁县志》并撰序。著有诗集《梦华轩诗草》。 

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剑川金华忠义巷人,白族,钟岳出生贫寒,刻苦自励。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癸卯科乡试,中第一名,称解元,1905年入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习法政。

张君绶(1905-1922),名玉墨,君绶是张大千的十弟,其秉性聪颖,驾诸兄之上。

图片

LOT 3097

 元代 铜鎏金封侯五峰笔架

L20.5cm;H15.5cm

RMB: 60,000-90,000

笔架是古代书案上一种暂时放笔或架笔的专用工具。文献所记,笔格至少在南朝已经流行。唐代诗人陆龟蒙有“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的诗句。这件绝妙的铜鎏金封侯五峰笔架,其丰富的艺术塑造,在很小的范围内分出数个层次,营造出深远的意境。以浮雕等技法为主,造型圆整可爱,刀法质朴凝练,将山峰感形象地塑造出来,是一件极具特色的艺术品。


图片

LOT1076

清雍正 铜甪端香熏

H20cm

RMB: 200,000

甪端为传说中的上古瑞兽,狮身、独角、熊爪,传说日行万八千里,晓四夷之语,预知未来,护美善而驱邪妖,寓意吉祥。甪端伴明君左右,仅见于英明君主统领之地。清代紫禁城内陈设有众多甪端香熏,可见在宫廷陈设中的重要性。

本件甪端香熏为精铜所铸,甪端的嘴部设计成出烟口,颈部与身体以一纽相连,可开合,炉盖为兽首,头顶部毛发扬起后下垂呈锯齿纹与炉身扣合。甪端身体腹部作为香熏内膛,可搁置香材。点燃香料后,烟从甪端口中吐出,以便观烟品香,颇有意境。此香熏造型典型,构思奇特,体现出清代铜甪端香熏高超的工艺水准,具有雍正时期宫廷制器风格。


图片

LOT3040

清乾隆 宫廷竹簧六边倭角香盒

H3.6cm;D7cm

RMB: 150,000-200,000

美国藏家旧藏

这件文竹盖盒形制、题材、做工等具有明显的宫廷造办处特征,为清乾隆时期作品,故宫收藏有多件类似文竹作品,可相互对照参阅:

图片

参考:清 竹簧四季花卉盒 故宫博物院藏

古天一这件盒作六边倭角式,盖与身子母口相合。通体包镶文竹为饰,盒盖顶面贴饰法轮火焰纹,中心圆圈内为法轮,周围饰以火焰纹,外围再饰以勾连云纹,布局规整。倭角处饰以绶带式纹样。这类佛教题材纹饰在清宫文竹作品中常能见到,以八宝纹居多,具有吉祥的寓意。本件器虽小,但做工极为细腻,细节处理一丝不苟,体现出乾隆造办处制器的严谨与细致,为同类制品中较为突出者。


图片

图片

LOT3070

清道光 端石松皮砚(原配黄花梨盒)

16×11×2.5cm

RMB: 60,000-90,000

款识:鹤舟

落款“鹤舟”,应为王玉璋,字鹤舟,天津(一作沧州)人。嘉庆年间,曾在刑部任职,后继任雷州知府。其山水浑厚古朴,雅近王原祁,友人郑云麓观察尝赠诗有“王廉州后復雷州”句,人遂以王雷州称之。他兴趣广泛,娴骑射,解音律,尤喜藏砚,因名所居曰冻云馆,这样一位会玩的雅士,其所用之砚台,自然风雅非凡了。


图片

LOT1078

元代 铁锈花玉壶春瓶

H32cm

RMB:120,000

清寂园叟《陶雅》有载曰:“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此玉壶春瓶铁锈花发色典雅,花形呈绽放舒展状,排列疏密得当,巧妙留白,突出铁锈花纹饰自然洒脱之美,在传统茶室之中,用这样的花瓶,典雅之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